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勇 《科教文汇》2012,(7):130-131
本文从中英拟声词的翻译对等性,来探究中英语言中出现的拟声词是否能够进行对等翻译,从而引发的种种思考。翻译对等理论是近年来翻译领域中的核心论题。在西方有不少的翻译理论,如:纽马克的"交际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等。文章在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外的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和介绍。在对相关的翻译理论了解后,本文在第二部分将重点讨论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的对等翻译。在第三部分,本人主要探究中英拟声词对等翻译的哲学思考。结论部分重点强调,对等理论对拟声词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合同翻译是将英语翻译与具体专业方向相结合的一大翻译领域.翻译合同文本既要考虑到翻译相关的问题,又要考虑合同文本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在翻译文本时,译者应该完整、准确、专业地翻译源语言信息,并保持源语言信息和语篇风格不变.翻译合同文本也需要着重考虑其内容上的对等以及文本形式上的统一.美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下,翻译时要优先实现内容上的对等,而形式对等则是在达到以上对等之后的考虑项.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的内容及形式有所要求.因此,本文将功能对等理论与合同翻译相结合,在功能对等理论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下探索合同翻译的具体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不少学者曾尝试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翻译理论当属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全新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形成"言必称奈达"之局面,但是"功能对等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万能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开始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论",并对该理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淑芬 《大众科技》2008,(10):217-219
功能目的论是基于翻译实践中出现的“不对等”情况提出的理论,但它本身没有否定“对等”情况的存在。该理论提出两大翻译标准,即“对等”翻译标准和“合适”翻译标准。文章分析该理论的两个翻译标准及商务合同翻译应选择“对等”翻译标准的理论依据,提出“对等”翻译标准要求下商务合同英译的三个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广告翻译指明了道路,即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而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辨别广告翻译是否达成功能对等。因此本文意在以整合理论梳理广告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的认知过程,揭示广告语篇的意义构建其实是个基于认知的识解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翻译的定义谈起,分析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理论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相对性,最后,谈及如何将其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周楚 《科教文汇》2014,(20):101-101
尤金·A·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本文以《月夜》三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诗歌的韵律、词汇、句子层面分析三个译文的功能对等,体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者运用Nida的翻译理论,分析和讨论科技英语的短语翻译与写作。文章从短语的表层对等翻译,短语的修辞对等翻译和短语的深成对等翻译三个层面讨论了科技英语的短语翻译与写作。Nida的翻译理论对科技英语短语的翻译和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科技英语短语的翻译和写作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产品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完全陌生的消费群体,因此广告语的翻译无疑将成为营销成功与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广告语的翻译来说,除了语义上的对等,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译者必定要应用到各种翻译方法来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上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指导广告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产品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完全陌生的消费群体,因此广告语的翻译无疑将成为营销成功与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广告语的翻译来说,除了语义上的对等,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在目的语中进行再创造。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译者必定要应用到各种翻译方法来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上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指导广告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夏琴 《今日科苑》2007,(20):213-214
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其有积极指导意义。译文商标应力求语音、意义、文化意蕴的统一,应具有与源语商标对等的语言功能,以及对等的经济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2.
葛雅静 《科教文汇》2010,(34):150-151
卡特福德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概念、种类、对等词、翻译转换、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可译性限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在翻译理论迅猛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等翻译是指导翻译工作的重要的理论,如何根据不同风格的原文翻译出与原文内容、意境、韵味对等的译文是翻译工作的难点。文章从词汇,修辞,形式上赏析了李白的著名唐诗《望庐山瀑布》的二种译法,探讨译者如何成功地做到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生活大爆炸》是一个广受喜欢的情景喜剧。其字幕翻译中,包含了许多影视翻译的特征和制约因素,本文从语言和文体方面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对话片段,分析说明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功能对等的,进而论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具有实践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等翻译是指导翻译工作的重要的理论,如何根据不同风格的原文翻译出与原文内容、意境、韵味对等的译文是翻译工作的难点.文章从词汇,修辞,形式上赏析了李白的著名唐诗《望庐山瀑布》的二种译法,探讨译者如何成功地做到风格对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纽约客》中“皇室的烦恼”这一章,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文本特点,在翻译实践中,探索英汉互译中词汇翻译策略和技巧,最终达到译文和源文本在词汇、句法和文体上的有效对等。  相似文献   

18.
周佳  刘玲 《科教文汇》2010,(23):124-125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本文在讨论字幕翻译的特点之后,拟以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的英文字幕为例,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国际汽车标准文献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体例层面详细探讨了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根据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和观点,结合国际汽车标准文献的语言特点,提出在翻译中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对等原则,灵活采用分译法、合译法等翻译策略,不拘泥于形式对应,来达到翻译的效果对等。  相似文献   

20.
郑宝花 《科教文汇》2008,(19):253-253
对比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和翻译对等论所探讨的内容,发现它们在“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这一语用学基本命题内形成渊源关系,因此语用学可以用来检验对等论的合理性、可行性。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用语用等效理论来指导实用文体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