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4,(8):15-17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生活污水量也同步增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亟待加强.面对如此窘境,再生水无疑已成为破局利器.日前,北京排水集团介绍,截至2013年底,集团已改造并建成清河、北小河等5座高品质再生水厂,日供再生水能力达104万立方米,两天的再生水供应量就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水量,并初步建成再生水使用网络.北京再生水的发展,与这座城的“水荒”有着密切联系.据了解,北京人均水资源量现在仅有100立方米左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20,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80,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近10年来,北京以年均不足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维持着每年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2.
只需两三分钟,一个普通的抽水马桶即可改装成节水型马桶,冲厕的用水量只需原来的1/4至1/6,如能坚持使用效果十分明显.这样一个实用方便的“节水神器”出自北京一位名叫金九皋的老人之手.金九皋年过七旬,是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西里三区的一名老党员,退休前是一名电子工程师.“我年轻时曾随部队到河北山区工作,那里因缺水导致庄稼产量很低甚至绝收,因缺水而环境恶劣,人们惜水如金.”金九皋对此深感痛心.2000年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称,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比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还少.  相似文献   

3.
莱茵河重生     
最近,一则关于《北京河流近半长度受到污染》的新闻引发大家的关注。据报道,从5月北京市水务局所披露的数字来看,北京的水资源再度告急,人均水资源量已从多年前的每年不足300立方米,降至近几年的100立方米左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现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缺水或严重缺水。更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5.
淮北地区水资源与农业种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三元 《科学中国人》2000,(1):63-63,59
1 淮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灌溉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有世界人均的1/4。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的1/2,而淮北地区不及全省的一半。由此可见,淮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将制约着该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要节水!"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提倡生活节水和工业节水非常正确,但农业节水这道‘阀门’拧不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是很难改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所长、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益农说。农业灌溉用水量占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摘     
我国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北京居国内严重缺水城市之首据《城市导报》报道,二十一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宣布,中国年人均用水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联合国据此已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据了解,中国目前年用水量为4500亿立方米,其中年农业用水4000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用水500亿立方米。由于中国水资源的不足,农业年缺水量约300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带,多年平均降水量550~680毫米,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量47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8%。随着天津工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天津农业发展的需求,即使在丰水年天津农村缺水仍达5.4亿立方米,而枯水年则占耕地总面积的25%的土地没有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9.
1997年,联合国在阿根廷召开的“水问题大会”上,与会各国一致通过决议指出:在世纪性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面临的下一个危机将是“水危机”。有人断言,20世纪人们为石油而战,21世纪人们将为水而战。我国也是世界上十分缺水的国家。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仅有224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已接近世界公认的淡水危机的人均极限值2000立方米。在按153个国家排序中,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北京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工增雨已成为向天空这个天然大水库索要水源和缓解旱情、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和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  相似文献   

12.
海水淡化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2 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沿海地区虽占国土面积的13%,却居住着全国40%的人口,提供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由于人口稠密,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一些地区甚至不足200立方米。因此发挥临海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目前应用海水淡化技术来开发辅助水源已为各国最常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能解决“水危机”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为严重缺水城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不足500立方米,属极度缺水地区,再加上沿海项目对工业淡水需求的不断增大,向海洋取水成为当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途径。那么,海水淡化主要有哪些方法?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如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缺水问题就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约668座建制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约有110个严重缺水,年缺水约10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约2000亿。如何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把中水的开发与利用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董藩  刘毅 《未来与发展》2005,26(1):11-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华北地区,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立方米,已经到了危机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呼和浩特市是以地下水为依托的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随着呼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而水污染又破坏了有限的水资源,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汪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严正指出:“我国水资源存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其中水污染的问题最大、而且越来越严重,冶理的难度也最大,正如汪部长指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开发海水     
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进入21世纪,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应是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尖锐,将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举步艰难。根据统计,全球8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供应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有120余个城市缺水,至少50个城市严重缺水。2002年夏季,黄河断流处已上延至河南省境内。黄河流域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0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6。在全球11个最贫水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