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呼和浩特市是以地下水为依托的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随着呼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紧缺日益严重。在中国北方依附大中城市周围都建有火力发电厂,能否利用城市的废水净化后做为火力发电厂的用水,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7年,联合国在阿根廷召开的“水问题大会”上,与会各国一致通过决议指出:在世纪性的“能源危机”之后,全球面临的下一个危机将是“水危机”。有人断言,20世纪人们为石油而战,21世纪人们将为水而战。我国也是世界上十分缺水的国家。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仅有224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已接近世界公认的淡水危机的人均极限值2000立方米。在按153个国家排序中,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  相似文献   

4.
节水在高校     
北京处于水资源匮乏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只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0。随着近年城市入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市对水的需求早已远远超过水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是水资源的贫穷大国。水资源紧张,地下水供不应求,许多地区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大范围的持续下降,同时伴着土地沙化、退化、盐渍化,其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这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近几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我们的用水效率却极其低下,水资源已成为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水与人类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董藩  刘毅 《未来与发展》2005,26(1):11-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华北地区,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立方米,已经到了危机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而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人门多,底子薄,经济发展快,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立志 《未来与发展》2006,27(10):19-23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水量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按人均水量2,000m~3为严重缺水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  相似文献   

10.
发展节水灌溉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200m^3。约为世界人均值的1/4,相当于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巴西的1/19。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水资源已经迅速接近承载力的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已出现水资源匮乏,水将成为继石油危机后的下一个社会危机,成为21世纪的重大世界性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40立方米,仅及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左右,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上13个水资源贫国之一。据统计,2001年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8座城市已严重缺水。城市的生产生活已面临严峻的挑战,水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务之急应制定有效可行的城市用水节水…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之一。我国幅员广大,自然资源门类齐全,总量虽多,但人均偏少。如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但人均约 1.2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4。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但人均 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不足世界人均的1/2。森林总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分别居世界第七、第八位,分别为世界人均的 1/6和 1/8。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缺水问题就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约668座建制市中约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约有110个严重缺水,年缺水约10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约2000亿。如何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已把中水的开发与利用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淮北地区水资源与农业种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三元 《科学中国人》2000,(1):63-63,59
1 淮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灌溉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有世界人均的1/4。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的1/2,而淮北地区不及全省的一半。由此可见,淮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将制约着该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开发海水     
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进入21世纪,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应是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尖锐,将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举步艰难。根据统计,全球8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供应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有120余个城市缺水,至少50个城市严重缺水。2002年夏季,黄河断流处已上延至河南省境内。黄河流域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0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6。在全球11个最贫水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北京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6。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工增雨已成为向天空这个天然大水库索要水源和缓解旱情、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和  相似文献   

18.
王祯  姚飞 《科协论坛》2008,(4):103-103
1 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北京曾经出现过四次全市范围的严重缺水.北京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北京多年平均降水595毫米,年均可利用水资源41亿立方米.北京市人口已接近1500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远低于联合国划定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现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缺水或严重缺水。更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分析表明: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有限的水资源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尽管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但是水的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大。当前西北地区人均社会用水量868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4立方米,2002年西北地区万元GDP用水量高达1433立方米,全国为537立方米。这与该地区以农为主,农业高耗水、低产出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农田灌溉节水是关键。只有通过大力提倡节水、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适当增加新的水源,该地区的水资源才有可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