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强化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是创新型人才,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教育是关键,培养和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的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自主学习,没有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运用,就无“创”可言,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创新”可言。因此,通过强化自主学习不断开发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把学生铸造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在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而人之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讲过:“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此,数学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不断地重视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三自”能力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创新”的能力;“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在开放教育试点教学中,尝试通过培养“三自”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关键。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成,始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期“三人行”栏目围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向学生敞开一方天空,通过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开放、民主、愉悦、创新的气氛中感悟知识,驰骋思维,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希望,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现代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夯实“四基”是起点;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关键;三、探究性学习是基本手段。教师要把创新教育充分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环境。”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创设教学情境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与研究“创新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使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当前实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出适应改革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红英 《学语文》2006,(6):35-36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是重中之重。而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因为,作文的价值就在于标新立异,在于创新。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都是在讲文章应该有新的东西,是作者刻意追求创新的产物。没有新意的作文很难称得上是一篇好作文。  相似文献   

11.
张平德 《教育艺术》2005,(10):22-23
“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的优秀成绩,而在于他的优秀思维.”(杨振宁),而优秀思维的培养更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自我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新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而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而,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广大教师通过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任重道远,它不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为了适应新形势,优化课堂教学,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思维”为重点,向课堂要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创新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学生意志品质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实施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物理学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必然发展的、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其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启导探究式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启导探究式教学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主要目的,注重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中通过质疑,实验,讨论,想象,产生顿悟,有所创新。运用启导探究式进行教学,要注意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注意“最近发展区”的最优化创设,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中学英语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思维体操”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表现机会,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和其他学科并重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