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汉华 《今传媒》2006,(3):61-62
新闻媒介的定位,是借鉴市场学理论“市场定位”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媒介市场,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受众分众化日益明显,媒介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和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并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以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这就是媒介的市场定位。媒介主要有功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总署近来公布的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报业市场无论从出版总数、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均较2009年有所增长,尤其是利润总额增长43.2%。这些数字显示出中国报业尚未进入衰退期,并依旧处于激烈的同业竞争状态。本文通过对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主体的界定,借鉴定位理论、长尾理论及分众、现代性等概念,对不同报纸类型的定位策略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分众市场已然在报业竞争中确立,并将继续在报业转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农”报分众传播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迫于自身生存压力,加上现代报纸越来越要求定位明确,“三农”报开始在细分市场、细分读者上进行了大胆探索,相继推出专刊、专页,实行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4.
一、分众传播与精英定位
  分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社会结构的非群体化、价值取向的非群体化以及思想意识的非群体化造就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审美取向的群落。消费者、传媒的受众,都分化为各个不同的群落。此后,日本的市场研究机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在《分众的诞生》一书中对分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以“划一性”为基础的“大众”社会正在分化成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这是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的现象,因而被冠以“分众”之名。  相似文献   

5.
一、分众传播与精英定位
  分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社会结构的非群体化、价值取向的非群体化以及思想意识的非群体化造就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审美取向的群落。消费者、传媒的受众,都分化为各个不同的群落。此后,日本的市场研究机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在《分众的诞生》一书中对分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以“划一性”为基础的“大众”社会正在分化成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这是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的现象,因而被冠以“分众”之名。  相似文献   

6.
蔡宇知 《当代传播》2004,(4):101-102
面对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对于新闻法制报等专业报来说,只有精细定位,紧盯读者细分市场。办“分众化”报纸,以卓而不群的个性开拓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一、分众化的电视媒介电视媒介的传播发展一般经历这样的过程:大众化传播——分众化传播——个性化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电视媒介以细分受众市场为基础,进行专业化的、分众化的传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分众理论最早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而后在大众传播领域大显身手。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分众传播理论更在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在三屏合一(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的全媒体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日趋多样化,以时下最火的真人秀节目为例,其背后成功的因素也跟分众传播密不可分。用分众传播的模式精准定位受众、细分受众并灵活应用新媒体进行分众营销,方能达到最优传播之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杂志的分众化趋势,针对不同读者群细分市场的杂志越来越多,男性杂志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占据自己的领地,但是由于大陆男性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化传统、时尚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在大陆发展男性杂志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传媒由"大众"向"分众"发展的市场氛围中,以市场细分见长、锁定特定读者群的都市女性报刊通过以下策略来建构报纸品牌:以精确的读者定位和自我定位来建立品牌,通过以情感为中心及引领新型的两性文化、塑造新女性形象的方式来扩大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以品牌延伸及二次售卖的方式来形成品牌的价值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分众化传播强调的是体现私人性的、小众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通过分众化传播精准体现数字出版“内容为王”的实施途径,即确定内容与形式的标准化口径、通过分众化传播细分受众定位、构建庞大的内容信息资源库、构建定制化智能出版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忠 《新闻传播》2009,(10):107-107
当前,频道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频道专业化、受众“分众化”、传播互动化的形势下.教育电视台在栏目的策划与设置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原则,以求办出特色,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4.
分众化作为顺应市场分流、以受众信息需求差异为变量媒介对市场进行细分的一种传播手段,在给受众更多、更深刻的信息的同时,还有利于媒介之间的竞争以及媒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看到分众化优势的同时,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分众化难道是一分就灵、百无遗漏吗?在实际操作中,对分众化存在哪些误区?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唐峰 《新闻战线》2015,(3):207-208
随着分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分众传媒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广告投放方式也正在从大众往分众方向发展。根据研究分众媒体下广告投放的特点,提出企业在分众媒体下的广告投放策略,对增强分众传媒广告认识,提高广告投放效果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传统大众媒体下的广告投放,具有广告形态单调、缺少市场划分、投放效率低下等缺陷,这就使分众媒体开始出现并发展。分众媒体广告满足了企业个性化营销的需求,广告投放更精准,效率更高,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广告投放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试论市场需要与电视栏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视观众的分众化,更由于新世纪我国电视面临国内外新闻竞争的压力,一个电视栏目如果缺少清晰明确的定位,就会像没有舵的船一样,终究会迷失在市场的海洋中。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仍有不少电视栏目定位只盯着“占位”,定位的方法基本也只停留在克隆的水平上。那么我国的电视栏目应该如何定位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分众阅读"的阅读文化学原理及"分地读物推广"的方法论,阐发了湖湘文化的知识内涵和湖南地方文献资源的文化底蕴,指出湖南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是湖湘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且具有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和校园阅读推广的知识接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秦翠萍 《出版广角》2018,(13):53-55
随着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女性图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呈快速增长态势.基于女性阅读分众特征显著、乐于分享、易于从众等特点,女性图书普遍采取社群营销、微信营销和"互联网+图书"营销等模式进行精准营销.未来,图书出版机构应不断拓展女性图书的选题内容,树立终身服务、终身营销的理念,切实满足女性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推动女性图书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众筹阅读的概念、图书馆众筹阅读服务模式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指出了共享经济与图书馆众筹阅读的关系,以及在共享经济视角下开展图书馆众筹阅读服务模式研究的价值。着重分析了共享经济视角下图书馆众筹阅读服务模式构建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众筹项目,制定主题计划;构建活动平台,丰富众筹方式;激发舆论热情,营造公益氛围;开展项目推广,实时更新数据4部分。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共享经济视角下图书馆众筹阅读服务模式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