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学生、管理者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保障的期望和价值诉求不尽相同。在教学质量保障活动中,各利益主体间存在权力失衡现象。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提高教学质量保障的效力,应当建立主体多元的合作机制,建立教师发展机制,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和对管理者的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从高职学生、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主体,探讨高职院校各利益相关者在教学质量问题上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元主体的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和改善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监控制度创新两个层面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政府、社会、民办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都是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与利益诉求,在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在实践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照搬公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存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化、外部化与单一化等弊端,极大地抑制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参与,直接削弱了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性.为了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构建起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目标与利益相关者要求之间的协调和互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各利益相关者是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划定者、办学资源的提供者、制度制定的参与者。明确高职院校利益主体的多元教学质量观和利益诉求,构建利益对话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合作博弈机制,才能有效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财务困境的化解需要寻求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民办高校举办者、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政府、银行等,都是民办高校财务经营活动中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者。现实办学中,由于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职能缺位和民办高校对一些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漠视,民办高校的筹资活动未能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响应,致使民办高校筹资活动呈现出极度的单一化和依赖性。为此,民办高校应以"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理念,着力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机制,共同构建财务风险防范平台。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文化事业领域的一种组织原则与分析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依据参与性、权力性、合法性和紧迫性四个属性,把大学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成直接、间接和外围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从各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诉求出发,创新大学质量管理机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论证与决策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多元质量主体的分层体系,分担管理责任;构建自组织性、创新与生成性兼具的质量文化,实现文化规约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职院校的各利益相关方有着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并直接带来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实践。只有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前提下,构建包含教学质量管理决策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制度和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制度等元素的教学质量管理框架,才能有效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持续、稳定、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学生权力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对校内人员或组织有意施加的影响力或控制力.学生权力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具有无法取代的意义:它是学生作为利益主体的基本需要,作为高校"三权"之一的本质要求,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必然选择.从学生作为公民、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参与管理者等多重身份的维度,可以看到学生权力不同的内涵.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可以看到学生权力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具体包括学习权、参与权、索要权和择业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高校治理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既有高校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共同特点,又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的"跨界"特性和自身特点。如何合理配置决策权力,解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制度能力建设,解决院校内部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协调和整合的思想对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借鉴范式。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管理者、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政府、用人单位等都是民办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民办高校应关注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的合理诉求,创新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学质量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把民办高校教育之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质量评价的视闽。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适应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突破,需要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个人和公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合法性、权力性、紧迫性三个属性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主体进行多维诉求分析,构建持续内生的动力机制、多元核心的运行机制、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全员全过程参与,促进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实现与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二级学院组织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在对二级学院利益相关者界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识别和价值期望分析;探索高校二级学院组织管理的创新,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提出二级学院在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时应紧紧依据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中利益诉求的不同及其对组织决策影响程度的大小,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差异化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在职工程硕士教育系统是一个集知识传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诸多组织活动的联合,是一个包括政府、大学、生源单位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生源单位和社会各界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管理层、教职员工和工程硕士学员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教育质量保障的期望、价值和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需要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权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赵岚 《高教论坛》2022,(10):110-113
现代学徒制是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新型教育模式,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建的合作实践中,因各利益相关方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产生利益冲突,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纵深发展。本文剖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分析工具,探寻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者合作困境的成因,进而提出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三点思考,即决策主体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和价值取向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高校治理的大背景下,把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纳入研究视野,重点探讨学生、用人单位、教学管理者和学科(课程)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在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受限于一元制治理主体、双子科层化治理结构、"大行政、小学术"的行政权力的强势地位和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等问题的束缚,使高校陷入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主动性不高、固化科层组织影响效率提升、创造力受制于行政权力、发展特色不彰等困境.为此,高校要从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治理主体、科学设置治理结构等方面,构建地方行业特色大学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政府及学习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对于职业教育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期望,但是在其背后蕴藏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论述逻辑。这种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利益诉求及期望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给职业教育治理带来了挑战。基于遵循利益协调和权力均衡的原则,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关键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最有可能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院校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引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内部治理能力是高职校建设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应以《大学章程》为抓手,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内部权力配置,建立监督制衡机制;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协调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保证高水平校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公共理性: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理性在现代大学管理中的运用在于使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治理达到良好秩序,从而缓解各主体间固有的利益分歧与矛盾冲突,以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与共识。罗尔斯"公共理性"理念作为一种阐释,为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作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