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数词无论是在表示物量还是表示动量时一般都需与量词连用。从汉语史的角度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用法比较复杂,在表数量上有一个由数词单用到数词、量词连用的过程;而且数(量)词的句法分布比较多样与现代汉语多有不同。本文主要考察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情况和在不同时期的用法现象,从而描绘出数量词的使用发展的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2.
划分句子成分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动词后面,宾语前面有时出现数量词。如:(1)我读了三本书。(2)我读了三遍书。 那么,这些数量词究竟是修饰前面的动词,充当补语,还是修饰后面的宾语,充当其定语呢?习惯的辨别方法是,看所出现的数量词是表物量的,还是表动量的,如果是表物量的,就认定它修饰后面的宾语,充当其定语。例(1)我读了三本书。句中“三本”,表物量,因此“三本”就充当后面“书”的定语。如果是表动量的,那就认定它修饰前面的动词,充当其补  相似文献   

3.
动量短语的功能比较复杂,应该分成不同的类型加以分析,指示代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接近表物量的量词短语,数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也有一些方面与表物量的量词短语相通。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数量词时,往往遇到动量词和物量词误用现象。教学中这一节也是难点,怎样区分二者呢?浅谈如下: 其一,从意义上辨别。 物量词是表示事物的单位。有个体的,如“只、个、台、枝”;有的是表示集体的,如“些、点”;有的是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里、亩”。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下、趟、场、遭、番”等、如;你拿一幅画给我看一下。根据意义,这里“幅”是物量词。“下”是动量词。因此,数量词“一幅”作“画”的定语,“一下”作“看”的补语。 其二,从位置上加以辨认。 依上例“幅”用在名同“画”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数词和名词连用时,数词后面总要跟一个词──量词。量词在这时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量词的普遍使用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之一。量词按其语法功能一般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在物量词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量词可以修饰同一个名词,而这个名词又因为所修饰它的量词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同时可修饰同一名词的不同量词,在修饰其他名词时,有时却不能互换,即近义量词一方面有共同可以组合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有不同组合的对象。某些近义量词词义的本源,词义的着重点、应用范围、应用对象、语体色彩、应用后的效果不大相…  相似文献   

6.
彝语他留话有比较丰富的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量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数词结合构成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形成"名词+数词+量词"的语序。此外,数量名结构同指示代词、形容词有其各自独特的组合规则。整体上,名词中心语位于数量词短语之前,量词居于末尾。从形容词、指示代词同数量名结构的组合情况来看,形容词与名词中心语结合更紧密,指示代词次之。  相似文献   

7.
现存于世的《须溪词》计354首,其中含有数量词者约为261首,占总数70%以上。数词在《须溪词》中主要有数名式、数动式、叠加式、习惯式四种组合形式,量词又主要有名量式和动量式两种。数词与量词的组合、数量词与其他词的组合,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语句与篇章结构以及语意、画面感等方面,极大增强了《须溪词》的审美效果,具有重要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语量词是我国汉语中十分活跃而又极普通的一种词类。在汉语中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词类体系中。一般情况下,汉语量词有两种:计算实体事物的是物量词;计算动作行为的是动量词。动量词指“次、趟、回、顿、阵”这些词。表示时间段落和某些表示器具的名词常被用来表示动量(玩了一天、住了一年、咬了一口、砍了一刀)。然而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没有独立的量词词类,那些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及少量表示动作的词都划在名词之列。虽然英语中量词没有像汉语量词一样成为独立的词类,但并不妨碍量词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包括动量词)。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搜集中亚留学生自然语料的基础上对中亚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整理发现中亚留学生能正确使用的量词只有48个,其中“个”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与俄语有对应形式的准量词(时间)“天、点钟、年、岁”和动量词“次”.“‘个’的泛化”“量词的缺失”“量词的误加”“量词的误代”“数量词组位置不当”等是中亚留学生使用量词时最主要的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10.
汉日语动词在应用方面各自有着许多独特之处。本只就汉日语动词在重叠使用以及与数量词连用时的特点进行比较。在动词重叠的比较中,就双方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表义及日汉对译问题进行了说明。在动词与数量词连用时特点的比较中,概述了汉日语数量词的位置、量词单独使用的情况、带“一”的量词所指的含义及数量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数+形+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结构即"数 形 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格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数量词中间都可以插入形容词的,也不是任何形容词都能插入数量词中间的,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主要探讨"数 形 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量词数量丰富、使用频率较高,在魏晋南北朝数量范畴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齐民要术》中,量词总计有111个,其中,名量词101个,动量词10个。在继承和发展先秦两汉量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兴量词15个。从数量表示法的角度来看,在2237例物量表示法中,使用量词的称数构式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数量名"结构仅占7.06%;在239例动量表示法中,使用动量词的约占44.35%。同时,"数量"结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位置仍未定型。可见,此前学界认为该时期汉语量词获得大发展并趋于成熟的观点有待修正,魏晋南北朝量词主要继承自两汉,其语法化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量词史中的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13.
量词是汉语词类中特殊的一类,量词中名量词和动量词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唐代是动量词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在此之前,动量词只是名量词的附庸;自此时起,动量词开始真正兴起,无论从动量词使用的个数以及次数都比以往有了大的提高。可以说,它是动量词的一个兴起阶段,本文通过对唐代作品中动量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唐代动量词的发展态势,总结其特点,看动量词的发展状况,这对现代汉语量词的学习以及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一个"的使用十分常见,它主要作数量词修饰体词性成分,有时也可修饰谓词及其结构."一个"在现汉里主要作数量词组使用,即是说,"一"是数词,"个"是量词.  相似文献   

15.
时间量词是现代汉语量词的一类,与数词组合用来表示时间量。其中存在一部分词既可受数词修饰又可受数量词修饰。一些学者把该部分词看做"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在陆俭明、张雪涛判定的"时间量词兼时间名词"中,发现有些词只受数量词修饰,且受序数词修饰后表示具体时间点,应当把该类词看做"时间名词"。  相似文献   

16.
在《岳麓书院藏秦简》中,共有名量词25种,没有动量词。名量词中,自然单位量词、货币单位量词和时间单位量词的数量非常有限,度量衡单位量词数量较多,且基本已成系统。名量的表达方式较多,动量的表达方式只有一种。  相似文献   

17.
述宾结构中量词"口"词性存在扭结现象,这一现象由量词重新分析导致,当数词为"一",名词表口含物,动词表口腔动作时,名词前移,名词与量词结构分离,仍存在表量语义关系。在为名词表量前提下,又为动词表量,可见,量词"口"词性受数词、名词、动词的共同制约。探讨量词系统内部词性扭结,对研究一定结构中量词的语义及语法特征较为有益。  相似文献   

18.
胡附、文炼在《宾语的位置》中说:“动词后面也不全是宾语,只有物量词才有可能做动词的宾语,动量词只能是补语。”词类与句子成分有没有这种对当关系呢?在印欧语系中,大致(也只能说“大致”,  相似文献   

19.
:“X量 Y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量 Y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构成看 ,“X”“Y”可以顺序组合 ,也可以逆序组合 ,可以连续组合 ,也可以间隔组合 ,有的组合成优势说法 ,有的组合却是劣势说法。格式中的“量”可以是物量 ,也可以是动量和时量。格式中有时省略量词 ,有时嵌入名词 ,有时扩展构项。从表意看 ,“X量 Y量”或表约量 ,或表选量 ,或表虚量  相似文献   

20.
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本文着重谈物量词的近义性与差异性。从它们的比较中还可以看出,量词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修辞效果。充分了解量词的近义性与差异性,对解决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表情达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