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嫉妒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嫉妒的存在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地渡过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进行了剖析,着重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及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调节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文章就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嫉妒产生的根源及对人际沟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嫉妒现象,本文分析了嫉妒。理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危害,运用思想教育和心理学的知识提出了正确处理自身和别人嫉妒心理的方法,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嫉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嫉妒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动力性.大学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消除嫉妒消极影响,进而把大学生嫉妒心理升华为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嫉妒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与行为表现,受到着性别和内隐、外显自尊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嫉妒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日后研究做出展望,对大学生嫉妒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嫉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分析了这种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嫉妒心理剖析及其辅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因而这种心理处理得好坏对大学生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本质、基本特点及成因,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有碍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危险情感,部分学生时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本文通过分析嫉妒心理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学校、学生工作者及学生应各自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以39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与嫉妒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嫉妒水平低于中等水平,人际嫉妒上存在显著家庭背景差异(t=-2.236,P<0.05)和显著的年级差异显著(F(3,388)=3.256,P<0.05);3.社会比较倾向与嫉妒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238,P<0.01),能力比较对嫉妒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对嫉妒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交往障碍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嫉妒、猜忌、孤僻或仇视心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时甚至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几种对策,有助于大学生的成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原因及自我调节方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21世纪全球经济的繁荣,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挑战,而且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挑战,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挑战。文中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概述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性,分析了这种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自我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负性心理暗示的归因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偏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自卑心理、低就心理、造假心理、依赖心理、从众心理、仕途心理、嫉妒心理、攀比心理等负性心理暗示。必须通过学科建设、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校园网络及校友会等多种管道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加以引导,以利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既影响个体感受,也涉及社会文化,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影响,如人际关系等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疏导淡化嫉妒这种消极情绪,以保证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嫉妒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它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认清嫉妒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嫉妒的途径,对于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完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且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嫉妒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调适和疏导,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本文探索大学生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其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产生和普及为"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笔者校园生活学习经历以及在微博发展初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微博对"90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不当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不当心理,诸如焦虑、嫉妒、自卑、自负、依赖和盲目等,这会给他们的择业带来消极的影响.为避免不当择业心理的干扰,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在认真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好择业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8.
霍晓萍  付伟 《广西教育》2013,(7):7-7,13
针对"穷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高校和社会都应加大重视力度,预防它可能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以及社会稳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创造公平的教育及社会环境,引导"穷二代"大学生积极乐观地完成高等教育并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中心,自卑、恐惧、孤僻、嫉妒、猜疑等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问题的成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解决的对策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注重形成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困扰和影响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嫉妒心理、多疑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常见障碍。充分认识这些障碍,并正确地加以自我调适,对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