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者”式与“者也”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式,但二者用法差异很大。弄清它们的用法,对阅读古书,准确理解文意,不无裨益。 一、“也者” 在“也者”式中,“也”与“者”均为语气词,属语气词的连用。我们知道,作为语气词,“也”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顿宕”语气;“者”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提顿”语气。二者连用,以加强“提顿”语气。  相似文献   

2.
"嘇"类语气词分布于汉语的不同方言中,这类语气词来源相近且语音近似,在语句中具有表达提顿、虚拟或祈使的功能。内部语法化方向和程度的不一致,导致部分"嘇"类语气词能表提顿。有些"嘇"类语气词不能同时表达虚拟和祈使语气,这是因为起源的差异。"嘇"类语气词的产生和"时"的语法化有关,表提顿和假设的语气词由"时"虚化而来,表祈使的语气词有共同来源,多为"些"的音变形式或转写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语气词“那”进行了较为周密的调查,认为它是一个产生于汉魏间的口语语气词,它廷用于六朝而至唐宋、发展于金元系白话中。在宋代以前,语气词“那”应用范围较窄,一类是在句末表肯定,惊叹,一类是在句末表疑问。表疑问语气只用在是非问句中,往往是无疑而问,且不需要其它语气词的帮助。在金元戏曲中,由于表疑问的语气词“耶(邪)基本消失,于是语气词“那”扩大了应用范围,各种疑问句均可使用,位置也不再限于句末,在表疑问语气的功能上基本近于传统的“耶(邪)”。在清代,语气词“那”渐为其它语气词主要是“呢”所替代,间或可见的语气词“哪”则正是“那”的遗留形态。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的强调功能大于“到底”。  相似文献   

5.
镇坪八仙方言的"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6.
寻甸方言日常口语中,"么"常用作连词、语气和叹词。连词在于提出疑问,做出总结,表承接、选择、转折的意义。句末语气词表示确认、申述和疑问的语气;句中语气词则用于句中停顿处表强调,目的在于提出话题,引起注意;叹词"么"常置于句前,表惊讶、感叹的意味。从语用上看,连词"么"可以充当话语标记,语气词"么"则具有标记话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8.
寻甸方言日常口语中,"么"常用作连词、语气和叹词。连词在于提出疑问,做出总结,表承接、选择、转折的意义。句末语气词表示确认、申述和疑问的语气;句中语气词则用于句中停顿处表强调,目的在于提出话题,引起注意;叹词"么"常置于句前,表惊讶、感叹的意味。从语用上看,连词"么"可以充当话语标记,语气词"么"则具有标记话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唧”在双峰话程度特指问中充当语气词,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单用时可以拉近对话双方距离,连用时虚化为语气标记,起加强语气情绪的作用。双峰话“唧”具有词缀、结构助词、语气词、语气标记等多重功能。湘语“唧”语法化过程的起点均为词缀,但各方言的虚化程度及路径不同。引起“唧”词法层面的虚化与“崽”的喜爱、亲密等色彩义有关,句法层面的虚化与说话人的语气情绪或主观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比较,有其特殊的格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必须用判断词“是”,它同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判断宾语;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充当谓语。(一)判断句的格式一、用语气词“者”、“也”表判断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又可分为三种。1.主语后边用语气词“者”表提顿,谓语后边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译  相似文献   

11.
语气词是语气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有六个,即:“的、了、吗、呢、吧、啊,”本文主要分析这六个语气词所表示的感情色彩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带“呢”的疑问句以及不带“呢”的疑问句的语调基频曲线的差别,并用听感实验证实了语气词“呢”负载部分疑问信息的功能,以语气词“呢”为例探讨了疑问语调和语气词在表达疑问语气意义时各自承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侗语的语气形式有感叹、陈述、疑问和祈使四种.侗语的语气既有表显的语气标记——语气词,也有隐现的标记——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侗语由于没有通行文字,不存在书面语问题,也就没有书面语语气的句末标点符号的形式标记,但是有句末的语气词标记.侗语的语气转化实现语义转换,必不可少的是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转换,有的时候语气词无法实现,而且同一个语气词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气类型.所以以语气词作为标准判断句子的语气类型或者判断语句的语义变化是不可靠的.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变化既实现语句句法的转换,同时,又能够实现语句语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曲阜话中的语气词数量多,方言色彩浓厚,大都具有表义多能性特点,还具有足句或关联等其他功能,且同一种语气意义可用不同语气词表示。从分布和使用频率角度看,曲阜话核心语气词具有在语气表达中处于核心地位、分布广泛以及表义功能强等特点。按功能划分,曲阜话20组语气词中,核心语气词有13组,主要具有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和提顿5种语气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具体问题入手,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从语义、句法限制、表达等层面分析了汉语传信语气词“嘛”和“呗”的异同.文章认为,二者在语义上有交叉又有侧重,前者重在表“显而易见”语气,后者重在表“情况唯一”的语气,二者表“显而易见”语气的来源也不同.二者句法上的差别在于,“嘛”可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与语气副词的结合面宽、可与能愿动词共现,“呗”则没有上述用法;功能上的差别在于前者重在说理,后者重在道情.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中的语气词"罢了"和"而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罢了""而已"这类双音节语气词,有人称为短语词.孙锡信先生在他的语气词研究专著<近代汉语语气词>一书中,参照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的"短语词"概念,将"语气短语词"的概念定义为"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组(短语),而在功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大于一个词的表语气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广东南澳岛的地理位置、历史原因为其方言带来极强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云澳方言是其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一种.通过对云澳方言中表陈述语气、表祈使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进行研究,可知云澳方言语气词有可与其他语气词连用、位置灵活、可承担多种语法意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起来"做插入语标记这一用法直接来自"起来"表"起始体"这一语法功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由表"起始体"发展出表"时间义",接着发展出"假设义",最后成为"假设标记",从而最终为"起来"成为插入语标记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其语法化的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句法结构的发展;二是假设复句标记的产生;三是动词次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嘎"是昆明方言中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可作句首语气词"嘎_1[ka~(44)]",无实义;作句中语气词"嘎_2[k?~(53)]/[ka~(53)]",表提醒、警告的语气意义;做句末语气词"嘎_3[k?~(53)]/[ka~(24)/ka~(53)]",表祈使、不满、商量、催促、感叹的语气。能与语气词"了""呢"连用,有停顿照应、凸显焦点信息、缓和话语的语用功能。"嘎"的虚化、具体语境中对听说者心理认知因素的影响使得语气词"嘎"凸显出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用法可分为表示疑问语气的呢1和表示陈述语气的呢2两大类。唐宋时期,呢1的形体和用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形由古老的“尔”字变成了“耳渐”、“你”、“尼”、“口尔”,已十分接近“呢”字;用法由先秦、中古的表强调问和反复问,发展到表承前问和假设问。语气词“那”早在中古即已出现,不会是唐末才产生的“耳渐”的音变形式,其基本用法无大的变化,主要用于构成真性或假性的是非疑问,与“尔”的用法有很大差异,自然不可能是由“尔”到“呢”的中间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