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证据无论在民事领域还是刑事领域的作用都日益凸显。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也已将电子证据作为法定证据之一。本文对智能手机取证中电子证据的运用现状和特征进行概括分析,以智能手机电子数据取证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研发一种智能手机取证程序来解决当前智能手机取证中电子证据运用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专利法》和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于专利侵权纠纷中诉前证据保全的规定,但是并未具体规定法院裁定如何解除诉前证据保全措施。"诉前证据保全"作为一种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临时性措施,一般均因申请人正式向法院提起了侵犯专利权诉讼而终结,司法实践中,尚没有出现由于超过临时措施期限未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而审结的程序性案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由于申请人15日内未起诉而经裁定审结的程序性案件,本文在对诉前证据保全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首例案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法院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前设置审查起诉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色,它决定了是否立案受理。加上起诉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和审查功能,这种制度极大地保护了当事人双方的权利,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劲 《科教文汇》2012,(2):203-204
民事调查令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因为无法收集到有关证据而请求人民法院颁发调查令,利用调查令向有关当事人搜集证据的一种制度。调查令制度早已是国外民事诉讼通行的做法。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全国各地一些法院已经开始了试点,并取得很好的成效。此文通过对民事调查令制度法理基础的探讨,通过对调查令制度有利和不利之处的辨析,通过对各地试行民事调查令制度的司法实践的总结,提出在我省试行民事调查令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贵静 《科教文汇》2009,(32):241-241
自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很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典中均有明确的体现。而我国沿用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却没有将自认制度纳入其中,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弥补了这一立法的不足,具体体现在《证据规定》的第八条之中。本文从自认的概念、对自认的限制以及自认的效力几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证分析重庆市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2004年至2013年的年度报告中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近年重庆市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披露状况不容乐观,并且行业间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据此,建议从制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出台针对特殊行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导引两个方面入手,规范、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随着情报证据在诉讼程序中的广泛应用,诉讼程序的公开性与情报证据的秘密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合理调整情报证据披露制度,进而平衡“权力——权利”的关系,对于缓解情报证据披露与保密的紧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判例分析等方法,并以《加拿大证据法》第38条为中心,对加拿大情报证据披露制度的发展变迁、改革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经过不断发展和革新,加拿大建立起了以分庭审查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情报证据披露制度。尽管加拿大情报证据披露制度在学理和实践层面仍然存在部分论争,但其平衡“权力——权利”关系的制度设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是调整因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调整企业破产问题的主要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进入市场首先是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债务人达到资不抵债的程度,需要破产就离不开律师的代理,代理企业破产清算就是重中之重的内容,既是涉及到程序问题,又涉及到实质适用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2018年7月颁发的《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提上了日程。本文首先建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来反映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并以信息技术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信息披露状况对公司价值有显著性影响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何军 《百科知识》2024,(2):44-4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文中简称《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比其他国家民事诉讼法典的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在法律文本中规定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点。《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专利权人可以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行政决定违法,但不能用于证明该行政决定合法。专利无效请求人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的,不予采纳,但用于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程序违法的证据除外。法院对于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证据,应当根据上述规则进行判斷是否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无需进行认定,予以采纳的应当作出认定;不应在末对证据进行认定的情形下,仅以当事人提交了在行政程序中未提交的新证据为由,判令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新证据重新作出决定。对于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应当参照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自2013年1月1日施行。  相似文献   

13.
张倩楠 《科学与管理》2011,(2):82-83,85
本文介绍了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立法中所涉及到的对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中,“举证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诉讼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又进一步规定:“当事人封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封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法》开宗明义第1条,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摆在首位.投资者合法权益如何保护?在投资者因内幕交易、操作市场价格等恶性欺诈行为而遭受损失时,仅仅对欺诈行为人进行罚款、判刑就足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了吗?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3、54条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而这一制度本身在代表人资格、代表人的选举、权利登记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交易成本过高不适合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本文研究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出发,结合有关理论,阐释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一、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与思考我国法律条文中首次出现“商业秘密”这一名称是在自1991年4月9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随后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入世承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不断增加,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也越来越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  相似文献   

18.
督促程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法新设了督促程序,但十几年来司法实践中的督促程序适用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法院审判人员及群众对该制度没有掌握。本文试从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内容等方面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为使其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接轨,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日本不断地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修改。目前,日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以下实体法组成:《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版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和《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商法》、《半导体集成电路流程设计法》、《种子和种苗法》、《海关法》。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创造性智力成果,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在涉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中,普通审判模式已很难公平、有效地解决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种纠纷。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第45条规定,"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简化救济程序。研究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研究适当集中专利等技术性较强案件的审理管辖权问题,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充实知识产权司法队伍,提高审判和执行能力。"可见,我国已把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推向了战略的高度,在广东、武汉、上海等地进行推行,部分基层及中级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专门审理有关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已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11月6日,我国第一家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成立,并开始受理案件。本文将从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模式的现状、在实践中探索"三审合一"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想以期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