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什么是舆论?什么是舆论监督? 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是利益相同、认识相近的相当数量的人的议论或意见。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社会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与考虑,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是、种借助干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它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具有一种超乎法律和行政力量的权威性、威慑力、感召力与约束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所具有的功能之一,也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特殊的监督形式。它无形地形成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对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特殊的监督作用。但舆论不是任何人的思想情绪,它总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也就是说,它是公众的意见,是一种社会思潮,往往表达着人心向背。  相似文献   

5.
赵黎 《新闻知识》2012,(3):90-91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媒体作为一种舆论手段,是社会的利器,它能够捍卫真理和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借助大众传媒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得以表达公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对国家、社会事物实行监督.注释: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新闻官司也随之大量出现。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主气氛的日渐浓厚和公民与组织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舆论监督方面法制建设的相对落后、无法可依。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问题,日益引起新闻界及关心新闻立法的人们关注。一、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利。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在今日我国的治国理论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责任,新闻舆论监督和立…  相似文献   

8.
李薇 《声屏世界》2005,(5):13-14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反映舆论,并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监督的一种权力。它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其地位表现形成的新闻舆论监督空间,对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就我国而言,笔者认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特点及其成效与不足.决定了扩大新闻舆论监督空间需要多头并举。  相似文献   

9.
莫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舆论监督中的媒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属于广义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 然而,毋庸讳言,现在,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借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号,为自己、为小团体谋私利,或者借用新闻舆论监督达到其它方面的目的,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人民群众对某些以“无冕之王”自居的记者很是反感和不满,对某些媒体上刊登的“批评报道”也不屑一顾。综合起来看,目前不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以下几种现象: 以舆论监…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传播的价值则在于引导舆论以影响现实。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式,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一切不合乎法律、纪律、道德的行为。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法制国家的人民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权力和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也是新闻媒体承担的一种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以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它所凭借的,并不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也不是法律法规的威慑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传媒作为舆论手段是一种社会利器,它能够捍卫真理和正义,鞭笞腐败和邪恶,对权力组织和整个社会起到批评和监督作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舆论机关,在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威力。本文在探讨批评与监督原则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意义、特征和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手段的新闻批评的特点及其工作方针和原则,论述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  相似文献   

14.
公众舆论,一般表现为民心民意,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的一些认识,是群众心态和情绪的反映,而新闻舆论则是一种比较成熟、稳固、明晰的意识形态,它是公众舆论经过理性升华后的集中表现,它表现新闻媒体通过集中群众意见而提出的正确意见和主张。所以新闻媒介一方面要体察群众的情绪,有选择地传播公众中正确的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机械照搬,做“群众尾巴”,而是要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公众舆论进行筛选、导航,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人员下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问题,有的下岗人员无所适…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又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不单纯是媒体的责任,更是百姓、社会、时代对媒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对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实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所进行的监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为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人类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是“人民的政治”和“人民的权利”;媒介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或工具,对民主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播新闻的新闻媒介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手段。它通过提供信息、反映舆论、实行监督等社会功能提高民意在政治中的参与水平,既体现多元化的利益,又使各种利益和舆论在社会范围内得以整合,以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民主体制。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机器的运转,离不开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行。所谓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信源、信息、信…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引导是舆论流向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后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虽然流向不同,但这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所承担的职责。何谓新闻舆论的监督,李瑞环同志下了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定义:“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这里阐明了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新闻舆论的监督的实质:是人民政权主持下自觉地检查、揭露、批评违背人民利益的一切不良倾向,是人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社会公共政策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揭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监督具有反应快、影响大、震动大等特点。因此,它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保障和促进法律的实施有广泛和重要影响。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如果监督报道播发后达到了引起重视、解决问题、一次为诫的目的,哪么这个监督报道也就基本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监督报道。但是,在新闻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正确的新闻监督往往不能产生效果,揭示的问题不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舆论监督只能停滞在舆论上面,而不能发挥后者监督的作用。笔者在一些电视媒体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就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