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泽光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14-16,33
狄拉克函数δ(f)被广泛用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中,但是这个函数的作用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余弦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分析揭示了δ(f)函数在函数中的物理意义和作用,它是自变量定位函数,另外还揭示复指数函数表示信号频谱的意义和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屯路的时域分析中我们一般应用基尔霍夫定理、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方法对奇异信号作用下电路的响应同样适用.本文主要探讨奇异信号(以冲激信号δ(t)为例)作用下电路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运用口诀判断出问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根据单位"1"构建两大类(4小类)解题模型,简单、快捷地解决分数(百分数)问题中的"倍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正整数n,设δ(n)是n的不同约数之和.本文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n可使δ(n)>√δ(n-1)δ(n+1).  相似文献   

5.
兰盖克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写了《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和volume II,这两部著作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圣经"。书中对语言单位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了Symbolic Unit(象征单位)为语言的唯一单位,并且对词类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勾勒事物""勾勒非时间性关系"以及"勾勒过程"等概念,作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重新审视语言。  相似文献   

6.
在证明了将δ(t)函数理解为普通函数出现的逻辑错误后,指出将δ(x)定义为δ(X)(X)dx=(0)用以解决物理工程问题才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普通函数对单位冲激函数的定义是不严格的,本文用广义函数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单位冲激函数的特性,单位冲激函数在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对于正整数n,设d(n)和δ(n)分别表示n的约数函数与约数和函数,对于正整数k,如果δ(n)>n kd(n),则称n是(δ,d,k)-过剩数.文章证明了对于给定的正整数k,存在无穷多个无限的几何数列都是(δ,d,k)-过剩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分形几何的方法,通过对洛阳市1991年和1993年百强企业年总产值进行分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年产值δ和年产值在δ以上企业个数N(δ)之间的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时间单位名称"日,(天)”的单位符号是"d”.科技期刊叙述性文字中经常用"天”字而较少用"日”字,如15天、35天.按照"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只在通俗出版物中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1]的规则,若15天、35天的"天”是时间"日,(天)”的单位名称,数字15、35与时间单位"天”的乘积,即是表达时间这一物理量的数值,"15天、35天”应当表示为"15d、35d”.完全符合A={A}@[A]这一量代数规律.这似乎无可非议,但仔细分析,并不一定完全正确."15天、35天”的"天”一定是时间单位吗?数字后的名词就一定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吗?  相似文献   

11.
对于正整数n,设δ(n)是n的不同约数之和.证明了:对于正整数k,都有无穷多个正整数n合适δ(n)>n n1/2 n1/3 … n1/k.  相似文献   

12.
对于正整数a,设δ(a)是a的约数和,本文讨论了方程δ(xm)=yn的素数解.  相似文献   

13.
单位脉冲函数δ(t)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单位脉冲函数的定义及若干性质,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给出了一些性质的应用,对工程技术中单位脉冲函数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要正确理解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定义式为P=(W/t)。虽然功率在数值上等于一秒内完成的功,但其单位、意义与功是完全不同的,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W),而功的单位是"焦耳";"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而功却只表示做  相似文献   

15.
选用动、静坐标系内变化的光波波长和光子振动周期作时空测量单位,可以论证相对论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效应.相对论长度收缩与时间延缓效应与传媒-光的中介相互作用及性质直接相关.从物理学上论证相互作用实在论的核心思想--主体、客体、中介传媒(例如光),是人类认知自然(包括时空概念的建立)缺一不可的三个基本要素.由此,可帮助理解运动钟的频率降低与运动电子的频率升高疑难.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生产率作为影响商品价值量的重要因素,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已是理论界长期广泛应用的定论。但若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我们还能发现,从简单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完全能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另一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提高或降低),与劳动劳动量的支付能力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这一认识也是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间的真实关系的描述,这样的认识并不妨碍我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理解,且可能提供出一个解释现代社会诸多经济现象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认识时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1时=60分。由于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应在有效情境中展开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针对"有效情境"谈谈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一、在童话情境中展开新课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平面二次系统(Ⅰ)_(n=0)的所有存在极限环的δ-区间。  相似文献   

19.
从单位冲激函数的理论内涵中,提出了实际工程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统一理论和方法,这一观点对该领域的研究更加规范、明晰.  相似文献   

20.
正"时、分、秒的认识"这节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难点是掌握时间单位换算。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