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能力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对学习者更高的要求,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益补充。文章采纳现代隐喻认知理论观点,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隐喻与文化及隐喻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指出隐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二语教学要注意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领悟能力。隐喻能力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是十分重要的,以达到用现代隐喻理论指导二语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婷惠 《海外英语》2014,(14):127-128,130
以政治会议报告及官方英译为语料,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隐喻的翻译。研究发现,由于两个民族在认知上异同并存,进而在隐喻投射过程上存在共性和异性,因此在理解原文中的隐喻时,译文读者并不一定能够找到源语作者预设的最佳关联。得出结论:在政治文献的隐喻翻译中必须注意到认知差异进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帮助译文读者以最小努力获得源语作者所预设的最佳关联,通过隐喻达到传递政治理念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应合,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手段。语篇的建构和理解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个思维认知的过程。从语篇的角度看,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既是语篇信息发展的要求,也是交际双方互动认知的结果。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从语篇组织和语篇理解两个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4.
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一门外语时,隐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语篇理解中。对隐喻的认知和建构,直接反应了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水平。本文以初中至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喻为例,进一步探讨隐喻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关于提高隐喻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隐喻和二语习得研究同属语言认知领域。把隐喻理论应用到二语习得中去,既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需要。二语习得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重视隐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将二语习得者引入目标语的隐喻系统,开辟提高诸如外语词汇教学、篇章阅读和文化教学等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因此隐喻在二语习得和语言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词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张恒 《华章》2011,(3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一个重要概念,体现词汇和语法之间的转换.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实现手段,反映人们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存在一个概念重构过程以此来理解输入的语言信息.本文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力图探讨名词化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解释的是明示一推理交际,指出人们在话语理解中付出一定的努力才可能获得语境效果,因而获得关联。语篇中指称词语的选择也体现了人们使用和理解指称词语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即人们对不同的指称词语的理解需要付出不同的努力。指称词语的可及度越高,人们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少。  相似文献   

9.
隐喻能力一般指隐喻产生的原创性、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对隐喻做出解释的流利程度。第一项是关于说话人对于隐喻的原创性使用,后三项涉及到听话人或读者对于隐喻的认知。我们认为,隐喻的认知包括学习者对隐喻的辨别、隐喻的理解和隐喻的使用三个环节。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对其语言习得影响重大。本文将就外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隐喻认知学习中隐喻的理解从关联理论的应用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能力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速度和效率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利用隐喻提高二语词汇习得能力既是隐喻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