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他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个舆论场"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它与舆论初始含义相去甚远。"两个舆论场"体现出新媒体时代官方舆论引导效力下降、民间意见场域勃兴的趋势,其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步入"深水区"以及网络技术勃兴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舆论场"蕴涵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对于创新当今时代的舆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之在对立中走向统一,是解决"两个舆论场"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两个舆论场"之说,有的文章强调"两个舆论场不仅对同一现象看法不同,甚至对社会整体认识也有很大差别",需要"打通两个舆论场,使二者尽量吻合"。有的文章则认为,两个舆论场讨论的内容大抵相同,只是讨论的方式、使用的话语不同。还有的文章指出,舆论本来就发生在民间,官方媒体只能引导舆论,将二者"打通"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做到。这些文章之所以产生歧义,因为人们对舆论、舆论场及主流媒体的功能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舆论场的含义与分类 在我国新闻学界较早提出舆论场定义的是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他认为:"所谓舆论场,就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①构成舆论场有三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和"舆论场的渲染物和渲染气氛".同一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便可能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  相似文献   

5.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2,(30):4-5
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化交集提及当下的舆论生态,不可回避的是对"两个舆论场"的讨论,即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和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一段时间来,两个舆论场的媒介、受众和评判标准存在差异,有时在同一个问题的讨论中自说自话,缺乏沟  相似文献   

6.
APEC会议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APEC蓝"。经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传播,"APEC蓝"在短时间之内成功建构了民间舆论场,它反映了广大市民期盼首都蓝天的强烈愿望。而传统媒体也不甘示弱,并没有回避网友戏谑般的调侃,而是主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形成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良性互动的局面。本文以"APEC蓝"在民间舆论场的发酵为例,分析民间舆论场的建构和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以期正确引导舆论,反思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张洪忠  王鑫 《传媒》2015,(21):18-19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普及, "民间舆论场"也成为一个热词,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传播平台的"官方舆论场",两者被诸多文章定义为一种互不兼容的对抗性关系.具体来说,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大众运用微博、论坛、QQ、博客等渠道议论时事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将"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作为二元对立关系论述的一个误区是假定网络上的"民间舆论场"是整齐划一的铁板一块,但真的是这样吗?本文从网络舆论场中网民类型与分布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同时,考察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同类型网民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网民的接触渠道对其信息辨别的影响,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通过全景调研助手从样本库中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四川、广东四地网络样本3696份.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曾提出,两个舆论场在中国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自媒体的"民间舆论场"。1研究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对峙对于两个舆论场的融合、促进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凝聚正能量,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官方媒体的公信力与话语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产生、形成、传播的场所与环境,归纳了网络舆论场理论的演变过程,力图通过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舆论波"和"蝴蝶效应"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场中舆论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一直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为主要力量;另一个是"民间舆论场",以基于互联网之上的博客、QQ、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力量。"主流媒体舆论场"如何让自己的"磁场"变得更强大?这是在互联网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党报需要研究的课题。地方党报作为地方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如何在办报过程中传递主  相似文献   

11.
提及当下的舆论生态,不可回避的是对"两个舆论场"的讨论,即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和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一段时间来,两个舆论场的媒介、受众和评判标准存在差异,有时在同一个问题的讨论中自说自话,缺乏沟通,造成了舆论被撕裂、讨论被局限、观点被垄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徐家钏 《今传媒》2011,(9):26-27
食品安全时代,一种与"媒介舆论场"相对应的"民间舆论场"正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信息源的混乱与网络舆论场的无序,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舆论方向的偏离。作为舆论监督者的大众媒介,理应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担负起引导网络舆论的领衔角色。  相似文献   

13.
社会舆论一头连着"世道",一头连着"人心",它是特定社会语境下公众群体意识的产物。当下中国同时遭遇社会转型、全球化、媒介化三重巨变。社会舆论及时、敏锐地反应了这场深刻的大变局。当下中国舆论场"乱云飞渡",变幻莫测。如何把握当前中国舆论场域的风云变幻?中国舆论场存在什么样的结构?这些结构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当前中国舆论场构成及演化特征的角度进行观察。一、四大舆论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近期微博广为传播的"房妹"为例,对微博舆论场进行传播学解构。首先挖掘微博舆论场的内涵,然后在第二部分对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学现状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这些现状造成的问题,文章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加强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引导的措施,趋利避害,使微博舆论场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场域的深刻变革与新媒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舆论场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民众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官方"下场"参与对话以及境外舆论介入,对两个舆论场的合意产生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社会热点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需要从各方面行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进一步打通"两个舆论场"。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文明而自由的社会存在合理范围内的舆论场域的对峙是正常现象,但是热点事件背后官方和民间舆论场域的常态性撕裂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整合。本文以"东莞扫黄"事件为切入点,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以场域理论作为支撑,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比较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探讨两个舆论场域之间的弥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纵观目前的媒介环境中,有两个"舆论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流媒体的舆论场,主要是以党报党刊、通讯社、出版社为主。还有一个则是以新兴媒体为主的舆论场,其主要是以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为基础。尽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客观存在,甚至此消彼长,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还将会是中国最主要的舆论阵地。面对这样的局面,寻求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是当务之急。好在近几年来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出版单位与以微博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公益活动领域找到了交集,并且以公益的平台开始了良性的合作。本文通过研究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在公益出版传播实践中的互动情况和模式,分析它们的互动动因和互动关系,探讨互动面对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唐伊娜 《东南传播》2015,(12):54-56
中国的两个舆论场由来已久,官方媒体曾长期占据舆论场舞台,一枝独秀的格局直到互联网的普及才被逐渐改变。这一变化体现在新闻传播现象中,浅层的是传统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更深层次的表现在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之间的互动。本文将以"夏俊峰案"为案例,梳理案件从发生到落幕的四年多时间里,两个舆论场的互动过程和各自观点的转变,以探索两个舆论场未来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公共热点问题上,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彼此割裂、相互对峙已成为当下中国舆论生态的典型图景。其中,网络民粹主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离间因素,它严重割裂和消解了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本文以"东莞扫黄风暴"为例,考察公共热点事件中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探求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及同构路径,为实现社会舆论的和谐有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海燕  谭超 《新闻记者》2012,(10):56-58
缺少正常的沟通才特别危险问():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最早提出两个"舆论场"的观点。最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祝华新在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在中国的舆论界客观上存在两个"舆论场",即以党报为代表构建的一个舆论场和相对而言以微博、博客及网上论坛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你曾经是新浪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