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性。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根本,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之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语文教材编制凸显语文实践的地位,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探索国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有助于思考我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3):187-188
小学语文课程是基础教学的必修课之一。其中,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直接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关键。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持续提升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方方面面,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始终认为:  相似文献   

4.
陆义 《广西教育》2013,(26):32-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目标模糊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是重视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培养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谓的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目标模糊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是重视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培养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袁文丽 《考试周刊》2012,(39):38-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提高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做的是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课堂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始和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文素养普遍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何英  孙萍 《考试周刊》2009,(18):22-22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和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知识积累,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积累,会积累,从而促进语文能力提高,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理念,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选准整合的切入点,将语文与美术学科进行深度整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语感成为语文教育的又一支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提高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要做到:注重实践,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语文能力中其他能力的形成.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培养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是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够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使学生一生受益。本文简单介绍新课改前提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有关看法,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修养等。《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认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点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此,巢宗琪先生作了注解:"‘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傅卓琴 《成才之路》2009,(33):40-40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使人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文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和认识自己.真正成为精神高尚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