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政策评估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既与外部政策评估制度有关,也受教育政策本身所带有的那些内在限制性因素的制约。要缩小教育政策评估的限度,应构建公众评议教育政策的平台,保障公众的表达权;沟通多种角度的评估,缩小不同立场的局限;全面评估政策的各种可能效果,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受公共政策研究思维和视角的局限,教育政策研究多从"精英立场"出发开展研究工作,没有体现出教育政策的特殊性,忽视了教育政策的文化性.而教育政策自身的特点、政策与文化的关系等,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开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育政策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直接影响教育政策的效果与效益。教育政策伦理不仅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内容方面,还涉及教育政策的主体,同时,还贯穿于教育政策的程序之中。我国教育政策实践在上述三个方面却难掩伦理缺位的困境与窘状,突出表现为:教育差距不断拉大,教育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公众参与机制不畅。因此,现实教育政策实践需要从加强教育政策伦理理论研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政策程序与强化问责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努力实现教育政策的善治,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政策的特殊性是开展教育政策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立场所在。然而在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历程中曾长期忽视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这在影响了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发展的同时更是极大地影响了对教育政策评估范式的选择。因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教育政策评估范式的选择必须要能反映教育政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教育智库"教育政策中心"为例,探讨智库对美国教育政策影响的方式:(1)通过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扩大在政策决策圈的影响;(2)借助媒体影响公众舆论与大众的认知,左右政策议程;(3)通过"旋转门"机制,实现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基于教育活动的立场,在"教育"生态中研究教育政策活动可以看出,教育政策活动以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为实践对象;教育政策活动目标具有多元性;教育政策活动中的利益需求与利益博弈具有复杂性和剧烈性;教育政策活动决策权力具有分散性;教育政策活动评估具有相对困难性;教育政策活动根基于生命世界,具有生命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直接关系着整个教育过程,然而,在国家中心的话语模式和精英中心的决策模式下,公众人在教育政策活动中缺失,教育政策成为国家统治的工具。政策科学视域中的教育政策带给教育的是冷冰冰的政策,公众人迷失于政策之中。走向教育学视域无疑是教育政策制定中公众人回归的一条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智库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教育智库主体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或主张在政策决策共同体内部达成的"政治共识"程度,"政治共识"程度又取决于教育智库将政治过程、理性分析与大众关切紧密结合的程度,是教育智库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此,我国教育智库应精准定位政府的教育政策需求,积极开展对策性研究,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立足实证研究,积极推进教育政策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为公众参与教育政策讨论提供交流平台,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公众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利益形成于政策过程的制定阶段,在教育政策实践中,教育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其他政策利益相关者对教育政策利益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和立场,正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及其政策利益的存在,深入研究政策利益的形成机制是解决教育政策过程中政策利益受损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政策评估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决策民主化的现实着力点,也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在教育发展从规模向内涵转变的背景下,要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公众对教育政策的满意度,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揭示和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及其教育存在是教育政策价值生成的基点,学生及其教育存在论的教育政策价值认识论是进行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视野,"学生—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标准。以特殊教育政策为例,对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政策价值存在偏颇,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其主要是: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缺损,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选择立场偏颇,特殊教育政策主体价值有效性失衡。  相似文献   

12.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券能否改进学业成绩,美国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相同。究其原因,既有研究方法自身的缺陷,也有因利益立场和价值观不同带来的分歧。中国在推行这一政策时,需理性认识教育券的作用,完善必要的政策环境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族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保障,民族教育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成员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长期以来,涉及民族教育政策的部分研究者却惯用普通教育政策研究的思维和套路,站在普通教育的立场上,对民族教育政策进行"指手画脚"的评判,殊不知民族教育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尴尬的两难。研究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中两难的实质是对差异和公平的权衡;是权衡民族教育决策者价值取向的体现;两难的消除也是未来民族教育政策改革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作为学术界和行政部门共同关注的主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共鸣.本文以中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2011-2015年联邦教育发展目标纲要》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环境、政策内容、政策评估等视角探析两国在教育政策上的差异,以期从战略角度,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人本化教育政策,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人本化教育政策是基于“主观理性的自我实现的复杂人”的人性假设而提出的。人本化教育政策的内涵要求教育政策源于公众,为了公众,依靠公众。实践人本化教育政策要求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过公众协商机制,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贯彻于教育政策制定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的推行使得边疆地区仅有世俗文化传承而基本没有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历史走向终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性意义.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政策是为贯彻国民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教育政策而由国民政府所创制并被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系列特殊性和优惠性的少数民族教育法令措施.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推行提供了政策制定上的合法性依据.新式教育普及政策则从教育政策层面为边疆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又一个合法性来源.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政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系统中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决策问题之一就是政策制订,而政策研究是政策制订乃至政策实施的必要环节。本文重点研究了基础教育政策所透露出的教育价值观,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得以制定的出发点;分析了基础教育中的导向政策,规模政策,质量政策等主要政策内容,进而对基础教育政策分别从制定的依据、政策特点及政策风险进行了简要评价。本文的目的一是在于引起教育界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兴趣,二是为其它类型的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一个初始框架  相似文献   

19.
幼儿入园困难逐渐成为当代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其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文化与人口、经济与科技、政治背景等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入园难问题可视为政府责任问题,同时也受地方经济、教育环境、社会舆论、咨询机构和政策制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幼儿入园的相关政策,需要从法律保障、专业立场、科学性与民主性等方面着手,考虑政策执行的有效新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研究的第三立场: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问题不只关乎研究者和决策者,它也涉及各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流行于教育政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说虽有助于协调决策者与研究者的立场,却也忽略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问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隐含着政策研究只有直接指向教育决策者这一利用路径的判断。“两种文化”说依循的是一种实证论假设,其强调社会现实的客观性,认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有资格、有能力设计教育政策;而社会批判论和社会建构论则否定了实证论假设,表达了与政策设计观相反的政策建构观。从政策利益相关者介入政策问题的权利和建构性的思维出发,教育政策研究需要面向政策利益相关者,确立第三种立场。而要达致这一目的,既有赖于教育政策研究自身的调整,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