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其萌芽于商代,真正形成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的瓷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在元代,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明清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制技术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尤其彩瓷得到了很大发展,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陶瓷史上最有名的是宋代五大名窑,而五大名窑之首就是汝窑,汝窑也是中国陶瓷史上最珍稀最神秘的品种。汝窑产地在河南宝丰。汝窑瓷器胎洁釉润,纹片缜密,制作精细。它以纯正的天青釉色、密布的人工开片和绝妙的支架烧造工艺,倍受人们的赞誉和喜爱。汝窑瓷器胎骨薄,胎色呈浅灰、灰白,俗称"香灰胎",褐灰和深灰色的很少。胎色的形成往往与烧制温度有关,温度低胎色淡,温度高胎色深。胎子质地较疏松,断面涩,无光泽,略有空隙,胎子烧结程度较低。汝窑釉色以天青、青绿为主,天青包括粉青、月白、卵青等(图1、图2)。图1:台北故宫馆藏汝窑椭圆水仙盆  相似文献   

3.
宋瑜 《华章》2011,(18)
采用文献资料及系统分析法,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相似文献   

4.
在中专美术课教学中,总会说到中国工艺美术史;讲中国工艺美术史,总会提到瓷器、茶具等生活工艺品。就茶具而言,行家总会把宋代五大名窑所产的茶具,尤其是建窑的黑釉兔毫盏视为茶具中的珍品,同时认为是唐代茶具的繁荣发展为宋代茶具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宋代的黑釉兔毫盏则与唐代邢窑白瓷及越窑“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内质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 ,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 ,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 ,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陶瓷业在宋代是仅次于矿冶业的第二大手工业,其生产已经超过传统的丝织业生产.所以,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也开始由“丝之国”变为“瓷之国”.宋代陶瓷生产有五大名窑,历来为人们所注意,并有专文论述,但对宋代以外销为主的广瓷生产却几乎无人进行专门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广东陆续有宋窑遗址发现,也有零星的发掘简报发表,但没有对广东宋瓷生产做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估评.本文不揣浅陋,根据已经发现的宋窑的考古材料,就宋代广东瓷窑的分布、工艺特色以及瓷器生产的兴衰,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到了宋代,瓷器的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峰。那时,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五大名窑的作品,充分代表了中国瓷器的最高境界,成为皇家宫廷御用之物,甚至于有“家有万贯钱财,不如钧瓷一件”之说。定瓷该瓷产地为河北曲阳县,古属定州。以白瓷最为著名,有象牙般的质感。另外,黑釉、酱釉等瓷颇具特色,称“黑定”、“酱定”、“紫定”,是在白瓷胎上以高温烧成,尤其“紫定”是以金彩点缀。而更加特别的是,其他四大名瓷是以釉色取胜,唯有定瓷还以刻花、印花、画花等装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陶器纹饰的考察,分别列举了彩陶纹饰、原始青瓷纹饰、秦砖汉瓦、唐三彩纹饰、宋代五大名窑的纹饰、元代青花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纹饰、清雍正粉彩纹饰,这些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纹饰。将这些纹饰的特点与书画艺术的特征相比较,来揭示原始的陶器纹饰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源头之一.探讨在漫长的历史中,当书画成熟后又是怎样反作用于陶瓷纹饰,以书画艺术的审美观念来影响陶瓷纹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作为中国传统五大名窑当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这句谚语是建立在钧瓷非常稀有的基础上的。如今,河南禹州作为钧瓷的故乡,钧瓷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和重要产业,2008年年产值接近10亿元。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0.
标题:一、龙泉青瓷的发展概况 二、龙泉青瓷的形成条件 三、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 四、龙泉青瓷的化学组成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践中,在不断地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就创造出了原始的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陶瓷史家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宋代瓷器在其配料、制胎、釉料、施釉和焙烧工艺上都有新的提高,而且许多名窑在釉色、花纹装饰方面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造瓷技术已达到相  相似文献   

11.
乾隆一生不仅在陶瓷收藏上"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且还创作有249首以陶瓷为主要咏题对象的诗歌.在中国历代名窑名器中,乾隆尤其偏爱两宋窑器,专门咏题宋陶与宋瓷的诗歌达172首,即是明证.在陶瓷诗中,乾隆可谓是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对宋窑的看法,如,世间宋瓷方是瓷、名窑林立数两宋、类玉类冰宋窑美、赵宋澄泥不输瓷等等,此外还有"七大名窑"说、"官窑为魁"说、"澄泥如玉"说等等.显然,在中国陶瓷史尤其是宋代陶瓷史研究中,乾隆的陶瓷诗为"以诗证史"提供了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2.
宋代中国与高丽的陶瓷贸易代表了世界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交流。日本学者小林仁先生所著《中国发现的高丽青瓷》一文对此作了探究与介绍,但其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误。本文从高丽与北宋陶瓷贸易交往中断的原因、海运路线的形成、高丽瓷器入贡中原的路线等方面对高丽青瓷的历史背景予以补遗,以期使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古陶瓷与高丽青瓷成长的关系,更多地了解宋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瓷器凝结了历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积聚了时代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奇葩,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始于五代,盛于南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龙泉青瓷具有造型典雅。端庄、古朴,釉色青翠晶莹之特色,素有瓷器皇冠上璀璨明珠之美称,被誉为祖国艺术之瑰宝。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和省、地、市人民政府重视下,龙泉青瓷这个艺术瑰宝在制作工艺、设计造型、装饰、釉色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被国家、省政府作为赠送外宾的贵重礼品。其中,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浙江省陶艺家学会副会长徐朝兴大师设计的“中美友好玲珑灯”被选为外交部国家级礼品,现收藏在美国…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文萃》2014,(9):62-65
陶瓷表的诞生实在是一段逸事。品牌创始人张曙阳先生本身是一位收藏家,瓷器和手表都是他的爱物。西方有珐琅表,但是中国的传统工艺陶瓷却没有进入到中国自己的手表品牌当中,于是张曙阳先生开始了自己传播陶瓷文化之旅,创立张稻品牌专门制作陶瓷手表。张曙阳先生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在与景德镇瓷器大师交往十余年间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因此每一块张稻陶瓷手表都是景德镇陶瓷大师的作品。中国传统陶瓷技艺的融入,陶瓷大家的参与让中国陶瓷手表站在了世界手表艺术之巅。  相似文献   

16.
本章重点:陶瓷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章难点: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关键词:陶瓷陶艺发展观念本章引言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泥”与”火”的艺术。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不是对传统的重复.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本章主要从理论方面.同时结合一些图片.对陶瓷概念、分类、发展进行阐述,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17.
陶瓷艺术     
《初中生》2013,(16):30-31
陶瓷艺术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明了陶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崭新时代;而中国则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精美而享誉全球,以致英文CHINA一词,就  相似文献   

18.
宋代瓷器     
编辑这张挂图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教学.通过图中的几件瓷器,帮助学生了解宋代制瓷手工业方面的高度成就.北宋时农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商品贸易的发达,为制瓷手工业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宋代制瓷手工业有巨大的进步.宋代瓷窑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开封、杭州及东南沿海这一带地方最为集中,目前经过调查在我国一百三十个县内都发现了宋代窑址.定、钧、汝、官、哥是当时的五大名窑.各地瓷窑生产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图中选的几件瓷器反映了宋代几个著名瓷窑生产成就,下面对几个主要瓷窑的一般情况做简略的介绍.定窑:以主要窑场在宋代定州而得名,其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等地.据记载和调查,定窑自唐朝晚期开始烧瓷,经五代的发展,到北宋时瓷器的烧制达到高度成就,定窑的产  相似文献   

19.
原点 《八小时以外》2012,(12):96-99
这是一个神秘的传奇,一个只闻其声却不见其形的传奇——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它的形,近百年来一直影影绰绰,甚至没人能够确信他们看到过真正的哥窑。根据明代文献的记载,这种神秘瓷器出自浙江的龙泉。然而1928年著名学者陈万里经过先后八次的实地调查,不仅没能证实哥窑的存在,反而对记载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20.
程庸 《当代学生》2014,(10):36-37
哥哥窑,即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中最有趣的窑口之一。相传南宋时期,在浙江龙泉地区,有哥哥与弟弟分别烧造瓷器,有章生一的烧哥窑、章生二的烧弟窑。但这个传说并未通过科学论证,因此其产地至今未明,通常有浙江龙泉和杭州两种说法。哥窑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全身布满了开片,像一件破碎了的瓷器。古文献上有记载,"有裂痕为条者,号百圾碎,亦有作鱼子纹者,但仍以釉水纯粹无纹者为最上。"从传世品中可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