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雁 《辽宁教育》2009,(6):51-5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它遵循了儿童生活的规律,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热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依赖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因此,在品德与社会中关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冯硕万 《教师》2013,(21):56-56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型、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课标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而应该扩大到自然和社区。但是教学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把"儿童"换成"学生",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胡碧莲 《考试周刊》2014,(77):117-117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密切。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教学不离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重要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带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习德     
严佩芳 《现代教学》2012,(Z2):105-106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显性德育课程,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下面以《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的《健康校园你我同行》一课为例,来分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绿色指标"品德行为指数。我在教学中充分聚焦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程与生活连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习德,努力践行"生  相似文献   

12.
孙维平 《四川教育》2009,(12):46-4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综合素养的发展,正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始终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生活化的实践学习活动,在深度参与中探究、体验、自悟、共享和习得。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课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和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需要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课标的基础;提高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已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范畴。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巧妙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可使  相似文献   

16.
李华 《西藏教育》2009,(8):35-35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目前《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智慧,而是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对于这样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创设体验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践行,规避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前调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把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所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只有放手让学生大胆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玉喜 《农村教育》2007,(1):125-125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课程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本课程的最终追求;增强课程实施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观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必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直接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一、立足学生生活,还原"真实"的课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意思就是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1.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教材的内容极其丰富,教科书多以图画、真实的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