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法治"与"德治"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海 《体育科学》2005,25(7):F002-F002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是需要若干前提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竞争(fair play)。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体育比赛的价值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底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复杂而详尽的规则,使体育比赛成为社会中规则最为完备的一种活动。然而,体育比赛的规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不仅要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一、体育比赛编排法的重要性及现状在众多的体育项目的比赛中.就其比赛的性质来分,可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两队或两人同时在一个比赛场互相直接争夺胜负,如:球类、棋类、摔跤、击剑等……。另一种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场地或同一场地进行比赛,根据记时、丈量、评分来决定胜负,如田径、体操、武术、技巧、游泳、跳水、花样滑冰等……。为了阐明体育比赛的编排方法,把前者称为直接对抗性体育比赛,后者称为非直接对抗性体育比赛。直接对抗性的比赛,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淘汰制或循环制或在一次比赛中两者皆用的混合制,这一固定的编排法,已为世界公认,早已编入世界各国的体育教科书。然而非直接对抗性体育比赛的编排法,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世界竞技体育大赛的不断增多(世界杯、大奖赛、商业比赛),体育比赛逐渐地向商业化发展。现代竞技体育比赛的显著特征就是在3~6个月内进行一系列比赛。竞技比赛被当作竞赛准备的一部分和提高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手段,这使得人们认为传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商业性体育比赛中基本民事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性体育比赛中,有两个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①观众与比赛举办者之间;②比赛举办者与参赛队之间。通过对这两个基本民事关系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得出:观众与举办者之间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举办者与参赛队(员)之间是一种雇用合同关系。依据我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推导出观众、举办者、参赛队等各主体在商业性体育比赛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建立规范体育竞赛市场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论博弈论在体育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体育比赛的规则、献、英特网上资料,结合比赛实际,阐述博弈论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博弈论对体育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比赛都离不开技术和战术,离开战术就体现不出技术实力,没有实力来谈战术就是空话,战术需要在实力的基础上进行,有实力而不研究比赛战术是盲目的。体育比赛是体力和技术的较量,也是斗智斗勇比赛战术的竞争。在技术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战术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体育比赛都有各自的战术训练,中长跑运动员更不能忽视比赛的战术训练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体操、跳水等体育比赛中,裁判员的打分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本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评分类体育比赛中各裁判员的裁判水平进行分析评价,评出最佳和最差的裁判员。这对于改进裁判工作、维护比赛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橄榄球电子竞技联赛为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比赛提供了仿真的语境,数据统计赋予了积极的价值意义,例如电子竞技比赛中的漏球、没接稳球、错误传球、丢分,都会像触底得分那样被欢呼庆祝.  相似文献   

9.
李忠义 《体育学刊》2006,13(5):53-56
着重分析了运动药物在体育比赛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药物与体育精神、公平比赛、运动安全等方面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安全、规范的服用运动药物可以消除不平等的遗传效应等因素使体育比赛更公平以及安全应成为体育比赛中检测违禁药物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体育比赛深受广大中小学生们喜爱,如美国的职业拳击、NBA篮球,中国的乒乓球,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等精彩的比赛场面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各种体育比赛大约有20000多种,真可谓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怎样欣赏体育比赛呢?这里仅从体育比赛成绩和获得名次的评定角度做以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一、测量类(包括测试速度和测量距离两种)1.测试速度类:以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的快慢来决定体育比赛的成绩和名次。例如奥运会比赛中的径赛项目,有短跑(100米、200米、400米),中长跑(800、1500、3000、5000、…  相似文献   

11.
主办奥运会对旅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运会在全球日益扩大的规模和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过去人们一直很热衷于体育比赛,但体育与旅游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独立活动。直至最近,体育比赛才以自己的独特性而成为旅游大家庭中的正式成员。 体育比赛的观众作为游客的社会重要性和经济潜力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旅游促成了无数比赛,而比赛又繁荣了主办城市  相似文献   

12.
1.大城市大众体育比赛参与群体的法律保障研究(1)全民健身背景下对比赛参与群体法律保障的构成分析从纵向看,有配套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和条例。从横向看,无论是国家政策法律,还是地方性法规条例,都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的法治要求。(2)比赛公平性和安全性对参与群体的影响公平性是体育竞赛首要条件和保证,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达到体育竞赛的目的——健康、荣誉和自我表现与满足,从而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可能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大众体育比赛不像竞技体育项目那样严格和规范,对公平性的要求也就有所降低。但随着大众体育比赛的广泛开展和影响增大,公平原则和体育道德的要求也应该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和州分别对操纵体育比赛犯罪进行了刑事立法。联邦层面,体育贿赂法主要被适用于规制跨州以及全国性的操纵体育比赛犯罪;该法对体育比赛的性质、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以及刑事管辖权做出了明确规定。美国法学会制定的《模范刑法典》明确设立了操纵公开竞赛罪以供各州参考。州层面,50个州中共有16个州制定了规制操纵比赛犯罪的成文立法,各州主要采取贿赂罪、欺诈罪和赌博罪进行罪名设定。研究认为,我国宜借鉴美国联邦规制操纵体育比赛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定,在刑法修正案中增设非法操纵公开竞赛罪,以此打击与操纵比赛相关的各类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体育比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比赛的增多,各类比赛的编排工作也日益繁重。为了使广大体育教师能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针对普通学校的比赛特点以及考虑到当前学校体育教师对微机技术了解、掌握的实际情况,参考了国内在微机应用方面的有关成果,着手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乒乓球终于下决心了,要试探着摆脱传统的赛制模式,搞起了俱乐部主客场的赛制,向市场迈出了贴近的一步。其实在中国体坛,主客场制已不是新鲜事物了。足球、篮球等率先实行了主客场制,观众踊跃购票,比赛气氛火爆,对抗激烈程度增加等等,这一切,为精明的商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为体育比赛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新赛制给国内体育比赛带来了生命力。就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赛场上的竞技水平而言,中国的其它体育项目似乎不好与其比肩,大部分项目甚至难以望其项背。但由于几十年旧体制的惯性,比赛形式过于僵化,具有世界水平的国内…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学校体育竞赛的计分沿袭了竞技体育比赛的模式,如"单项按成绩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往往一组二三十人的比赛,只能有8人得分,极大地挫伤了其他大多数参赛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尝试改革了比赛办法,旨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比赛,都能享受体育比赛的乐趣,都能体验到为班集体争分、增光的荣誉感。  相似文献   

17.
<正>决输赢的体育比赛能激发参与者的拼搏进取精神,凝聚士气,培养荣誉感,让参与者获得同伴的认同,有归属感,享受拼搏之乐和与同伴一起运动之乐,受到广泛欢迎。若在体育比赛中一味地追求"赢"而不守规则,"只能赢不能输"的心理作祟让其得不到比赛的乐趣。体育教师应在课中设计好体育比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正视输赢,享受比赛,快乐锻炼。  相似文献   

18.
皇马的此次远东之行在中国再次掀起了一场关于商业体育比赛的新热潮,比起以往,无论是商业营销的策略和方法,还是体育比赛的影响和规模,现在的商业比赛都比过去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商业体育比赛在中国再次呈现出其独有的蓬勃生命力。中国的第一次商业足球比赛热潮恰逢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初具规模,当时一大批欧洲足坛的豪门如桑普多利亚、AC米兰、阿森纳以及英格兰国家队等先后莅临中国,同中国甲A球队和中国国家队进行对抗比赛。成功的商业足球比赛帮助中国足球拉近了  相似文献   

19.
探讨操纵比赛行为的刑法规制,为相应的制度改革提供建议。结论:操纵体育比赛行为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其生发机理可从博弈论、寻租俘获理论、市场理论等方面进行解读;现行刑法无论在罪刑设置还是在罪数判断上都需要深刻反思。建议:有必要依据法律经济学原理调整刑法的制度设计,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在犯罪问题上,增加操纵体育比赛罪,整合罪名体系;在法律后果问题上,扩充刑罚类型,完善刑事责任形式,实现政、刑的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19日,吉林省科技体育比赛暨2013吉林市科技体育比赛在东北电力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吉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科协、吉林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共设大学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来自吉林省中、小学共64支代表队的8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