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网络化对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前网络时代组成情报学的概念,并从前网络时代组成情报学的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和技术情报学3个方面论述网络化对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主要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把网络化到来之前的情报学学科体系称之为“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主要结构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归纳和总结为情报理论、情报工作、情报事业、情报技术和情报系统五个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对“大情报观”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论文从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特点入手,分析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情报学理论体系构建规则及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进展系列论文之一情报学的形成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在分析大量的国外权威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回答情报学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情报学定义所包含的要素、情报学的结构、情报学的目标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情报学的形成和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在分析大量的国外权威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成果,回答情报学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情报学定义所包含的要素、情报学的结构、情报学的目标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的困境和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吕斌  李国秋 《情报学报》2007,26(1):20-28
本文从学科理论、教育、职业认同三方面对世界范围的情报学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情报学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三方面:强势学科的加入竞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情报学的内在局限性。描述了美国和欧洲应对情报学困境的不同探索方向,最后对中国情报学的发展提出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IT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当代IT在情报学领域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IT对情报工作,情报学各分支学科以及它对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从而指出情报学与当代IT的密切结合是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的学科发展与教育问题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论述了情报学产生的背景、学科特性、发展演变 (研究内容的变化 ) ,情报学教育模式的变化 ,中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目前情报学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情报学性:情报学之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学的理论尊严往往遭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诘难,究其根本,在于情报学发展的学科异化的境遇。这种学科异化,尤其表现在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的摇摆不定与非独立性的学科品性。通过对情报学理论基础的发生学分析,然后依据情报学理论存在逻辑,就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终极评价意义的衡量标准——情报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在线学术社交为快速监测和深入理解学科发展态势及科学启示提供了有效途径与新颖视角。[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学术社交的学科分析框架,在跟踪学科间关联轨迹基础上,从影响力和跨学科性二个维度开展学科比较,以从多级学科视角揭示我国学术社交模式。以科学网为对象,聚焦于好友关系,分别从学科分类的三个层级(学科领域、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生命科学领域具有社交规模优势,而管理综合领域具有社交强度优势;结合统计分析与桑基图展示,发现以计算机科学为核心的相关一级学科群组(如自动化、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通过二维象限图,发现学术社交模式在多学科粒度切换中展现出多样化、动态化特征,仅有少数模式能够保持稳定性,比如管理综合领域呈现高跨学科倾向,生命科学领域呈现出低影响力,计算机科学呈现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对图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与推动了人类的图书情报服务事业。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的未来学家McLuhan在预测电子媒介的远景时,提出了“地球村”的崭新概念,他还展望了电子媒介对全球有一种“重新部落化”的影响[1]。继之,交互式信息网络——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检索成了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情报检索语言、用户端处理、自动分类、智能检索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当今医学网络信息检索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在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中 ,应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整合。应当建立专业实验室 ,形成独立、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11  相似文献   

15.
The study investigates how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India integrat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 into their routine work. It was reveal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at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are members of the institution's official group on the SNS, whereas only one fifth are members of an unofficial student group. Thes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use SNS to socialize, keep themselves up-to-date, find jobs, and acquire information about conferences and seminars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Some of the legitimate concer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are privacy and cyberbullying. To increase use,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of master's degree courses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图情专业的计算机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时代图情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齐向华ABSTRACTTheauthorthinksthatinthecomputereducationin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therearethefolowingproblems...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文献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文献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文化学思考贾宝琦ABSTRACTAfterdiscussingtheculturalbackgroundsoftheoriginsofinformationnetworkinginChinaandanalysingthei...  相似文献   

18.
介绍社会认识论的发展情况及主要观点,分析社会认识论的知识观对情报学知识界定的影响,考察社会认识论关于知识获得的社会化途径对于情报学过程如信息源、信息检索、信息服务等理论的影响,用社会认识论中求真认识论的知识评价标准分析情报学如何评价知识的问题。最后,认为社会认识论特别是现代社会认识论可以作为情报学理论基础的一个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19.
ChinaInfo系统是国家科委立项,国家科委信息司组织全国有关信息单位共同建设的网上信息服务系统。它的实施将会解决我国网上信息资源贫乏的问题。ChinaInfo是一系统工程,要全面考虑。本文就其发展过程有关的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应适应事物的多样性、多维性和网络性。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依据是立体分类,它是适应网络信息立体三维信息构建之需的。网络信息分类,可通过核心三维扩张式延伸等得以实践。图2。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