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具有明显的社交障碍,表现出局限、刻板的兴趣和活动模式,常伴有明显的动作笨拙,但认知能力正常,无明显的言语和智力障碍.本研究针对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美术教育活动,选取一名实验对象,实行一对一的个别化实验教学.研究结果发现,美术教育对促进该儿童认知、注意力与观察力、表达与沟通等能力的发展,进而改善其社交状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AS)即孤独症,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斯伯格(As.perger)在1944年首先提出的。该病同自闭症都属于同一系列的发展性障碍:不同之处主要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比自闭症患者受影响的程度较轻,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亚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人际关系和交往障碍,通常在6岁以后被诊断,且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其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情绪行为异常,但是无明显的语言和智力障碍。由于亚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所以产生情绪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儿童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传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已降到很低水平,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家长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儿童存在共性,同时又具有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小学生中,有一些属于发育障碍的儿童,例如儿童多动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阿斯伯格综合症,他们更需要特别的…  相似文献   

5.
阿斯珀格氏综合征作为儿童弥漫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与孤独症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儿童智力正常或超常,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天才特质,应引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问题、言语和非言语的双向沟通困难、狭隘的兴趣爱好以及刻板重复固执的行为方式等,阿斯珀格氏综合征与孤独症和天才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研究和探讨这些区别和联系并关注他们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前景,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劳肇燕 《教育导刊》2004,(22):27-29
“儿童多动综合症”,又名“儿童注意多动障碍或脑轻微损害综合症”,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患病率甚高,发病率为3%左右。“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近年来,患“多动症”的孩子数目不断增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有家长反映,甚至忧心忡忡地向我们诉说:  相似文献   

7.
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的面容与普通学生基本无异,普通学校的教师往往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因缺乏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术,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文章以一份对某普通初中阿斯伯格综合征女生阿青的行为干预个案为例,论述改善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沟通行为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国丽芸 《文教资料》2012,(22):162-163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有着相对较强的认知发展能力,他们大多就读于普通幼儿园。但是因其先天障碍,在普通幼儿园会出现诸多适应性行为问题,本文以一名6岁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为例,针对其在幼儿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因应策略。期待这一个案例能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康复和社会融合教育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这类患儿长大后,多动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违法行为、教育困难、病态人格等精神障碍仍高于常人。我国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在1.3%-13.4%之间。其起病始于学龄前,但能确诊者多为学龄期,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多于女,其比例4:1至9:1。  相似文献   

10.
赵翠芬 《山东教育》2005,(12):64-64
儿童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换言之,即患儿强烈的被动注意力增强,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好或明显下降、多动,即使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也超不过0.5小时,并影响他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儿童多动综合症?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等为特点,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故称为儿童多动综合症。二、儿童儿动综合症有哪些表现? 一般不足7岁发症;无广泛性发育障碍表现;经常心不在焉地摇动手、脚或坐在椅子上也不安静;很难安安稳稳地坐着说话;对外界刺激很容易分心;在游戏和团体活动时,不能耐心依次等待;经常提问还没完,就抢着回答问题;对于别人的指示很难轻易服从;学习和玩耍时很难长久地集中注意力;通常一件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症,是一类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地过度活跃,情绪不稳,好冲动并伴有学习困难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说法不一。如生物学因素中的轻微脑损伤、遗传、生化代谢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尤为重要的是社会家庭因素如不良社会环境、破碎的家庭、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隔代教养等等。现代研究认为:它是由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一种综合症。正因为上述原因,针对不同的多动儿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长期混乱的破裂家庭,其生活环境难以造成…  相似文献   

13.
阿斯贝格症儿童的评估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斯贝格综合症 (Asperger’sSyndrome ,AS)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 ,及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评估与儿童孤独症有所不同 ,但在干预与治疗上可参考孤独症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咨询中心提供资助的一项研究.此项研究探讨了23位唐氏综合症儿童气质特点及对他们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明显差异.容易型气质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比困难型儿童容易引起母亲的直接教育反应和较少的负情绪语言表达;而且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中的活动性、节律性、趋避、适应性和心境纬度有显着相关.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16.
自闭症谱系障碍包括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候群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面孔识别障碍广泛存在于ASD儿童中间,从而影响了个体的社会交往。文章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ASD儿童面孔识别缺陷的具体体现,并概括了该群体面孔识别障碍的理论成因。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对ASD儿童面孔识别的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干预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行为古怪而又特别,但大多智力正常甚至超常,进入正常学校学习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了解其特质,寻求并实施适应性策略是教师和家长帮助这类儿童跨越学习困难、更好适应正常学校教学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N·伯格是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创始人.他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DNA键与外来的DNA片段结合,形成新的遗传基因,获得1980年的化学诺贝尔奖.伯格从小就喜爱科学,中学时他参加了课外生物小组,辅导老师叫索菲亚·沃尔沃,小伯格有不懂的问题向索菲亚提问时,她很少把答案直接告诉他.起初,伯格对索菲亚这种教学方法的意义并不了解,原来,索菲亚并不把灌输现成的知识作为重点,而是启发学生们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教他们如何利用图书馆查资料,如何通过实验来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小伯格发现,自己的收获往往比事前预想的还要大.”——摘自袁振国主编的《教育新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是指由于环境、心理和本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产生障碍.表现出经常性的成绩不及格的学龄期的儿童。以Rutter为代表的英国儿童精神病学派将“学习困难”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称为普遍性学习困难,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及普遍性学业成绩低下等;狭义的称为特殊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小百科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障碍等,是一种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自我克制能力差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病,分布广,小学儿童的患病率,约在5%以上,男生多于女生。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是不能静坐听课,上课时玩弄玩具、书簿或其它物品,或搞小动作,或离坐行走,或大声说话,干扰课堂秩序。有的学生在家终日手脚不停,摸这弄那、或因好奇而拆毁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