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俗话说"平淡之处见惊奇"其实我们也可以"平凡之题解精彩",在解分式方程应用题时,如果我们能仔细分析,深入挖掘其中的数量关系,注意抓住问题的本质,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抓住问题的本质例1(2013年四川遂宁)2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强烈地震,某厂接到在规定时间内加工1500顶帐篷支援灾区人民的任务,在加工了300顶帐篷后厂家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市区举办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有所感触.本文从两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数学的本质.一、呈现知识本质组织有效活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经常是"就事论事",仅仅考虑到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这种对于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3.
正文言文教学要找到"眼",选中"点",抓住"要害"。我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抓住题目,解析作品的情节结构《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这两篇文言文的标题结构相同,都是一个主谓短语,明确交代了人物和事件,让我们一目了然。《烛之武退秦师》关键在一个"退"字上。我们只需抓住"退"这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把全文讲清楚。《荆轲刺秦王》也可以使用同样的道理,抓住"刺"字,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了。但这只是做了初步的分析,这种常规的抓取并不能准确地反  相似文献   

4.
动态几何问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动态几何问题进入了教材,融进了课堂教学,并且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但是学生不易于从"动态"中理清思路,抓住问题的本质.采取"引导学生动中取静、静中求动、综合分析、分析变量、利用函数"等教学策略,可以触动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易于抓住动态几何问题的本质,领悟到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达到不教的境界,需要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六年的小学学习,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从唐彩斌老师对张奠宙教授的访谈中,让我懂得了我们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带得走"的素养,让学生的"智慧"与"精神"和谐共生。一、培养学生寻找问题本质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和善于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的能力。如一道著名的"船长问题":"一条  相似文献   

6.
市场的走势似乎总是出人意料,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加息带来的利空影响,在当天便是震荡下跌的,但是却迎来了之后的一波强劲上涨行情。而在上周末,市场出了央行继续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当天是大涨的,似乎市场不畏惧利空了,但是次日竟然暴跌,让人大跌眼镜。不过,我们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使市场再怎么"妖异",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依然可以紧紧地抓住"蛇"的七寸,抓住市场的趋势拐点,我们就不畏惧任何的市场震荡了。  相似文献   

7.
陆海泉 《广西教育》2006,(1C):94-94
有些表述独特、构思巧妙的数学问题,既会给我们带来新颖有趣之感,也会给我们带来种种困惑,我们只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调整思维的角度。巧妙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才能使问题顺利获解.  相似文献   

8.
张蕾磊 《大学生》2014,(5):28-29
正"获奖以后,很多人问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王瑾瑶有些无奈,她想了想说,"改变肯定是有,但是,不在于是不是得了第一。"2013年秋天,王瑾瑶赢得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的冠军。"之春"之嘘"大三,为了抓住毕业的尾巴,我和宿舍的小伙伴们又参加了一次‘广院之春’,我们的大学无憾了!"王瑾瑶笑说。广院之春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9.
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借助丰富的解题经验,适当记住一些简洁的结论,可以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简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效率.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其实很多问题,只要我们抓住图形的几何特征,探索图形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挖掘问题内涵本质,提炼其解题规律及思想方法,就可以将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抓住办学为民这个本质问题. 一、为什么要坚持办学为民 为什么要抓住办学为民这个本质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搞清两个关系,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为民的关系,二是执政为民与办学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试题更加注重对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运用"对称思维方法"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往往可以避免繁冗的数学推导,一下子抓住问题的物理本质,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简捷.下面举例说明对称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刊去年曾分期刊出了2011年高考考点在高中四个模块的分布统计。透过这些"高频考点",关注焦点问题链接,注重时政热点复习,从而预测2012年高考命题指向,就等于我们在复习中抓住了重点、抓住了高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本期以"2012年高考,我们怎么办"为专题,特约请部分教师分别撰文,试图在频变的考点中把握"不变",在纷繁的热点时政中准确切入,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高考"。也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4.
看透本质 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数学解题及进行自觉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一再提到要想透“本质” ,要抓住“本质” .这里说的本质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题目内容的本质 ,这需要我们透过形式化、抽象性的叙述 ,抓住问题的基本结构或直观背景 ;其二是解题步骤的本质 ,这需要我们对解题过程作整体分解 ,从中找出使解题产生重大进展的关键步骤来 .这两方面是相通的 ,之所以步骤能使解题产生实质性的进展 ,是因为其反映了或触及到内容的本质 ;而真正抓住内容本质的解题步骤 ,总能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 ,洋溢着美感 .反之 ,尚未接触内容本质的解题步骤 ,常会沦为形式的演练 ,或单独…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充满对称,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是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物理学理论也具有对称性.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也能帮助我们求解某些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利用对称思维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对远距离教育还只停留在表面、直观的认识上。如若根据这种认识去指导实践,势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问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抓住了本质,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正确的、全面的认识。用这种认识去指导实践。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此文写作的目的。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界展开了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的讨论。但是,这个讨论仅仅涉及的是教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一文中讲道: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扎扎实实地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数学发现、创新的关键和动力,抓住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根本所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并且有效地能加以归纳和总结,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奥妙,领会数学的真谛,抓住问题的本质,提高解题能力.一、转化思想转化思想就是将不熟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来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数学问题时要善于分析该问题的结构,通过"拼"、"拆"、"合"、"分"等方法,将之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王举秀  王怀学 《高中生》2012,(30):18-20
变式教学是认识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训练效果的较好途径之一,而条件变式则是变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在解题时,我们可以针对某一题目的条件进行合理变化,从而得到一组变式题,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和研究,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既可以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可以达到举  相似文献   

20.
题目特征,就是题目的本质表现.题目特征,暗示了解法.善于抓住特征,并充分利用,可以巧妙地解决一些难题.现举例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