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多年,各种实验异彩纷呈,在形式上的创新让人目不暇接.教师们在追求创新的时候,追求形式纷繁、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长此以往师生出现了疲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习原本的面目、真实的生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真正的学习过程,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才能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原生态语文课堂教学"原生态...  相似文献   

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不畅处引导。学好语文朗读是一条有效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课内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彰显魅力,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了这句话,很多老师都埋头钻研,探究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人的因素,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活的教学境界能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凌云 《考试周刊》2011,(11):43-43
教师要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就必须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哪儿去了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应试教学的扼杀是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提问题或很少提问题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每天提问,每堂课提问,于无疑处生疑,在有疑处释疑,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权、质疑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提问中学会批判,在提问中实现精神成长,在提问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己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语文学习充满勃勃生机。教师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关键是要创建学生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动态的语文课堂,即要求教师树立人本思想,把广阔的课堂时空留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的舞台。这就需要教师为语文教学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7.
梁青松 《广西教育》2006,(7B):22-23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人”的地位。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的产生,靠教师课堂上的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由“忠实的听众”、“录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格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机会,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王钦萍 《小学生》2013,(9):89-8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新课标以来,彻底革除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老师灌输,学生接受的陈旧教学观念,重新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的现代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思想。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重视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9.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选择学法的权利,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对成功的真切体验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以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发动契机,让学生展开自主读写训练,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无疑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诉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精讲、少讲,把更多学习时空让给学生,为学生学习做好引导和服务,这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从六方面入手,对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展开探究,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要求学生自如地参与语文交流活动中。但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讲解多、学生活动少,互助合作活动少的现象,老师重学生独立操作轻合作学习,重问题解决轻问题意识培养,如何克服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情绪,把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自己和学生,而不是把课堂完全给学生,教师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要构建好一个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来唱戏,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关键是尺度、对象和时候,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吴祖英 《考试周刊》2011,(47):54-5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地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探索、发现、研究、创造,去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本文重点从课堂教学、知识积累、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四个方面入手,重点阐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该怎样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笔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思考权还给学生,把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发挥、领悟、积累,真正地撑起语文课堂的天空。  相似文献   

16.
肖玉静 《新疆教育》2012,(9):118-118
在语文课堂中,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就必须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耍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朱崇珍 《考试周刊》2014,(23):34-34
<正>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互动的、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生成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在教学的双向互动中思维碰撞而产生的信息。教师要课前下工夫,课上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鲜活灵动的思维充满语文课堂教学。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主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在课前深入研读文本,解读文本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下工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纵观我的语文课堂,已有了改变,因为我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学习。我还倾听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国俊 《考试周刊》2011,(80):53-53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但能学会自主学习,而且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本文以"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为载体,剖析学生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如何真正把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激发课堂活力,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改革教学,才能进而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