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并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向往和实践的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走通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的和平发展道路重要讲话是新时期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行动纲领,必将对实现中国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通和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认同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7,26(11):50-54
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通过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时代主题与世界秩序、大国复兴与国际责任等三方面的结合,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和抱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发展道路讲话,是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基本理念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中国外交的关键是改善中美关系,首要是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基础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念和行动,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是中国实现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6.
一、热点综述2005年1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确立的和平发展道路首先得益于邓小平和平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思想的科学引领。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主题、基本特征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阐述,对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对策进行了科学论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战略观。邓小平的全球化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引领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努力实现构建"和谐世界"伟大目标的思想旗帜和战略指针。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理论成果。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思想源流、生动实践、发展脉络,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必然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的形成,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它所蕴含的合历史性、价值性、科学性特质,必将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使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出现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变化,这是当今世界多极化不同于以往多极世界的显著特点。中国的和平发展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中进行。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世界多极化为其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推动、促进世界多极化,为其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各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和实质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依据是什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质是什么?这些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际学校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何谓真正的国际学校?在其神秘的面纱之下,国际学校到底有哪些国际范儿呢?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北京顺义国际学校校长任达瑞先生。  相似文献   

12.
论以国际组织为载体的国际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以国际组织为载体的国际干预的频繁程度大大提高,“干预”与“干涉”有着明显的区别,干预有着专横干预与善意干预之分。专横干预才是干涉,而以国际组织为载体的国际干预应是善意干预。这种善意干预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使国际干预沿着合法性的轨道发展,应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与其他新生项目的推行过程一样,开始是少数学者呼吁,继而少数学校开展实验,之后通过不断的研讨、论证、推广,一个有益的教育项目逐渐普及。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14.
国际     
《留学生》2009,(6):4-7
韩国:出国留学研修费用减幅明显,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大学排名揭晓,澳大利亚:国际学生被袭案频发促使政府讨论对策,英国:威尔士大学重金“礼聘”博士生,英国:剑桥大学将增加中国留学生奖学金金额.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对违反国际规范原因分析上仍存在较大分歧.理性主义学派认为违反国际规范是国际规范与国家利益相互冲突造成的,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是由于国际规范参照系模糊性与特定国际环境下决策的观念导致的.国际政治心理学认为,决策者的动机偏见使得决策者在解释其政策和外部环境时,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将违反国际规范视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此外,国际规范中存在多元的参照系数和决策者对于国际环境不同认识,使得决策者在违反国际规范时心理上存在侥幸或者刻意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其行为进行解释.违反国际规范的行为是由于国际规范本身的相对的模糊性和决策者对于规范本身认知上的主观性造成的.文章试图在分析违反国际规范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探究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在违反国际规范原因分析上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国际     
《留学生》2009,(2):4-6
美国:申请名牌大学人数猛增 国际学生招生近饱和 据《星岛日报》报道,哈佛大学收到的入学申请再创纪录,高达2.9万人,比去年的2.75万人增加约5%。申请人数增加但招生人数却维持不变,只有2100人,招生率仅略高于7%。今年秋季入学的2013届学生面临的竞争势将更加激烈。Harvard Crimson网站报道,其他精英大学预期他们今年的申请人数也会增加。其中耶鲁大学的申请人数接近2.6万,高于2008年的2.28万人。  相似文献   

17.
国际     
《留学生》2009,(5):4-6
澳大利亚:留学生报读厨师课人数暴涨;法国:20所高校欲征收学费;美国:大学财务状况堪忧 富家子弟入名校几率提高;日本:经济危机冲击教育体系;美国:博士学位留学生有望直接获绿卡.  相似文献   

18.
国际     
《留学生》2009,(1):4-6
美国:签证政策放宽 中国高中生就读美国人数增加。《美国侨报》由于美国签证政策的放宽,来美的中国留学生呈现了低龄化的趋势。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教育领事王义认为,留美学生年龄趋小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签证政策的放宽。留学生中介的负责人介绍说,以前签证官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在签证时的表现,而现在签证处尤其关注担保人的收入情况和资金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际     
  相似文献   

20.
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