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答:泰山称“岱”,由来已久。其实,称“岱”表明古人对泰山的崇拜和改朝换代之意。(说文)解:“岱,大山也。”古人认为它可上通于天,泰山有一天门、中天门、玉皇顶等名称就表明这一点。因此,古人就把它作为改朝换代之后向天报告的地点。泰山何以称“岱”?  相似文献   

2.
泰山文化定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山崇拜在华夏文化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海经》中的昆仑就是泰山;夏前华夏族活动在泰山周围的山东中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创造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先民是华夏族的祖先。几千年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不过是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三位一体的崇拜的一种体现。泰山文化应该定位于“华夏之源,中华神山”。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它是古代先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反映.所以,神话虽是先民“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创造的,但和现实却有密切的关系.泰山神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泰山女神崇拜沿革,对于全面认识泰山文化之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泰山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曾数次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大放异彩。它们是:新石器时期,泰山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是当时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类型;春秋时期,泰山肥城衡鱼村的左丘明提出和发展了"新民本思想";秦代,泰山南麓的儒家杰出代表人物淳于越敢于坚持孔孟的朴素联邦制政治主张并曾影响了秦始皇的全国思想文化政策;隋唐时期,泰山地区佛教大繁荣;宋代,泰山的书院文化开启了宋明理学;元代,泰山地区曾是当时全国性杂剧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族群便已较大规模地迁徙,其中南移至凌家滩的一支成为皖中地区东夷的主要族群。  相似文献   

6.
藏彝走廊地区石棺葬所属人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棺葬是继新石器时代以后整个藏彝走廊地区最主要的一种考古文化遗存。藏彝走廊石棺葬文化族属的“羌人”说和“氐人”说均难成立。从汉代史籍记载来看,藏彝走廊地区与石棺葬文化相对应的人群应与《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载的徙、筰都、冉駹、巂、昆明等五个部落相关。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6,(4):3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贾鲁《登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云南彝族石崇拜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彝族石崇拜渊源流长 ,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民俗遗存 ,赋予石崇拜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 ,石头不仅是生殖之神、驱邪镇崇之神 ,还是惠及万民之神。石崇拜在云南彝族社会生活中还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傅家遗址群落是东营市目前最古老的人类遗址,是鲁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类型,对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傅家遗址群落是一个发达的聚落,周围已发现多处遗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五村遗址出土的陶鼓看,这个群落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乐礼文化,是后来齐文化的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徽州古村落里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长方形的石碑,或嵌入墙中或独立而置.上面刻着“石敢当”三字,也有的刻成“泰山石敢当”。这其实是一种风水镇符。相传黄帝时.蚩尤残暴,头角坚实.无人能敌。一次他登上泰山,声称天下无人敢当。女娲遂投所炼补天石以制其暴,上镌“泰山石敢当”。蚩尤畏惧。由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为民间辟邪镇煞的神石。又一说“石敢当”为五代时的力士。生平逢凶化吉,能御侮防危。故后人凡桥路要冲处,必刻石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石敢当通常被置于村落入口处、河川池塘岸边、门前巷口、三叉路口直冲处等。  相似文献   

11.
泰山天街石厂南,有避风崖,多宋人题名石刻,偶于天街角落发现宋宣和年间题刻数条,对比传世文献,有一条未见记载。此外,传世文献中对“补之”此人说法有异,一为晁补之,一为杨补之,却未曾有人对此进行过对比探究。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查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传世文献未有之文加以补充,二是考证此处“补之”实为杨补之,这对研究宋代历史文化以及完善泰山石刻文献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石器时代的“女神”现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始宗教话题,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崇拜方式。中国“女神”昭示着中华大地史前原始崇拜、原始宗教及巫术文化的繁荣。“女神”现象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这种神秘的崇拜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最新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会议上,中国的武夷山和大足石刻被批准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内地已有二十三处“世界遗产”。这二十三处“世界遗产”分布在全国十八八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北京市拥有五处,居全国之冠.四川、山东两省分别以三处、两处紧随其后,其余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中,有文化遗产十上八处,自然遗产三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四处。具体情况如下:一九八七年:泰山“文化和自然遗产”、长城“文化遗产”、明清故宫“文化遗产”、莫高窟“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考古学兴盛,巢湖流域10余处史前文化遗址被发现与发掘。地下古人类化石和遗迹揭露,证明了巢湖区域30万年古人类的历史活动,也证明了文献记载有巢氏的很多故事。和县猿人、银山猿人、薛家岗、凌家滩等遗址,其文化遗存和遗迹,证明了有巢氏“构木为巢”、“筑巢而居”、“编槿而庐”的历史。遗址出土“杉树”、“阳鸟”、“猪首”、“龟”等特有的玉雕,不仅证明了有巢氏生活区域所在,也证明了有巢氏崇拜树木的精神文化,7枚“人俑”玉雕出土,展现了距今5千年的人物形象,其原型就是有巢氏人物。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宁阳县葛石镇的神童山发现一处"舜王府洞",其石刻文字尚未辨明。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证并的出生地及其活动中心即在今神童山地区。一是综合《史记》、《淮南子》、《辞源》等古今多种文献资料记载进行论证;二是从神童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大官庄文化"遗存中进行论证;三是从孔子儒家思想对舜之仁德的继承发展上进杆论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方志材料,叙述了福建临水女神崇拜的形成,试从历史角度探讨临水女神的历史真貌,提出:临水夫人崇拜是闽中造神运动的产物和巫道文化的“嫁接”,并分析了女神崇拜与福建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把孩子交给谁张玉庭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故事:小时候,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曾碰到过两位女神,一个叫美德女神,一个叫恶德女神。恶德女神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包你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你要什么,我就满足你什么?”美德女神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我将教会你如何勇...  相似文献   

18.
石崇拜是初民社会中自然崇拜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有关大禹及其子启的神话传说中显示出与石崇拜的密切关系,传说大禹降生与石有关,大禹与石崇拜的外在及内在联系说明禹为石的后代,禹乃石所衍生。现今羌族仍盛行白石崇拜,联系到有关禹与启相关石崇拜的记载与遗迹,便不难看出禹与羌确实有着族源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中国第一圣山”(日本学者中村裕一语)的东岳泰山,在远古时期,便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引发先民的无比崇拜;自东汉以降,泰山之神日渐人格化,司掌众生生死、主宰人间祸福的“泰山府君”形象开始走入世人的心目中,这一信仰在后来又融合了佛教中的地狱之说,得到广泛传播与崇信.这位“泰山府君”,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其“山岳至尊,万神领袖”的显赫偶象,而且还曾“东渡”日本,成为在大和民族中影响最大的中国神祗.泰山神信仰东传日本的故实,应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值得探寻的一叶.  相似文献   

20.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命名地,发现于1959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曾先后三次发掘.并出土大宗文物。它那明确的文化发展序列、相对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两次社会变革的非凡经历、日鸟结合的图腾崇拜以及与早期泰山文化的渊源关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借助大汶口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辟建大汶口遗址博物苑(馆),“古为今用”.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