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二、世界李小龙迷大观以下是世界各国的12位李小龙迷和有关他们的简介,通过这些简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李小龙在世界各国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广大青少年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1、杜加金·穆拉哈撒尼(南斯拉夫,科索沃)现年29岁的杜加金原籍阿尔巴尼亚,从事截拳道研究与练习已颇有些年头了。他的收藏品包括欧洲各国出版的有关李小龙的杂志、书籍、海报等。他认为功夫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爱好,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功夫影星。杜加金鼓励自己像李小龙般进行肌肉训练,通过长期坚持训练,他现在已能摩仿…  相似文献   

2.
我第一次遇到李小龙是在1964 年。那时,我刚从埃德帕克那里获得空手道黑带一段,并且陪同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组织了第一个国际空手道锦标赛。我到那里后, 我们去了附近的奥克兰拜访了严镜海以及暂住在他那里的兄弟李小龙。  相似文献   

3.
李小龙生平大量的武术训练器械都是由他自己构思设计并绘制草图的。在李小龙中、前期的众弟子中,不乏能工巧匠,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将师父的奇思妙想由设汁蓝图变成精美绝伦、威力无比的训练器械。李鸿新、严镜海、赫伯·杰克森便是李小龙生平的3位训练器械制造师——他们既是小龙的好友、名弟子,又是小龙练功房里众多训练器械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4.
杰西·格洛弗是李小龙到美国后的第一位徒弟,同时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李小龙最伟大的学生。虽然他和李小龙一起练武的日子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杰西?格洛弗依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武术领域的权威。斯基普·埃尔斯沃思(李小龙早期一位著名的徒弟)不仅仅称杰西·格洛弗为“李小龙最优秀的门生”,还进一步赞誉道:“当提到杰西·格洛弗时,我很敬畏他。首先,我见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斗士,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超越杰西。当然,李小龙除外。“但比杰西的格斗技术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了每个人的武术哲学里应包含的所有优秀品质。他非常诚实、厚道、勇敢、忠诚、耐心、宽容、正直、谦虚、直率。他还非常聪明、有教养和博学。你能够信任他到把生命托付给他的程度。当时,如果说在我格斗艺术领域内有个英雄的话,那肯定是杰西·格洛弗莫属了”。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李小龙以哲人、智者的通达,竖起直指人心的灵性之指,自渡渡人、自觉觉他。如今,李小龙革命性的武道哲学和技击思想,对于全世界习武者解放思想,打破门派束缚,认识自我,忠诚求真,具有无可比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他指引了人们从单纯求“必杀术”往求道、求自我发展的更高目标,或者说更具人牛意义与价值的方向努力,以武入哲、以武证道。李小龙简明地还原了人与武术的本质关系:不足“术”(即所谓绝招秘技)决定人,而是由人来决定“术”。在李小龙看来,包括武术在内,“所有形式的知识摄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人,活着的人,创造武术的人要比任何已建立的各种武术体系重要得多,也更有价值”。由此,  相似文献   

6.
文明 《精武》2005,(6):26-27
李小龙年纪轻轻,便已功夫精绝,许多人感叹他是不是得了秘笈,于是他的训练方法也就成了众多功夫爱好者的追求。笔者根据李小龙的训练日记“复制”了他的训练方法,以供截拳道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熟悉李小龙生平的人都知道,他成名以前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哲学系,是地地道道的“科班”毕业,同时,他还刻意研读了中国古代哲学论著,这在他关于截拳道的论述中多有表述。无疑,他的哲学修养是构成截拳道的思想基础。他死后的挽联中有如下文字:“哲人其陨·艺海星沉”。对于这一评价,李小龙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读下他的悟道体会,无疑会使我们对武术、截拳道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恺师傅,出生于中国上海,李小龙亲传弟子,实战派武术家。10岁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进行西洋拳击的学习,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于1948年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取得轻中量级拳击冠军。1952年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又于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跟随杨式太板拳传人董虎岭(董英杰之子)学习太板拳。1967年,正式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并成为李小龙在洛杉矾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首位注册学生。之前,李凯师傅曾达到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级别。正是由于李凯师傅深厚的武术知识以及丰富的搏击经验,而被李小龙挑选为“后院训练对手”之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李小龙的训练。 1988年,李凯师傅被美国《黑带》杂志选为“黑带群英殿”年度名人,曾任“振藩截拳道核心”总会创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了弘扬截拳道,李凯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研究与教授工作,同时继续致力于中国武术(杨式太板拳)在美国的推广。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他的网站,我们把他翻译过来,希望能够对一些传统武术家有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唐龙 《中华武术》2001,(6):50-51
一代英豪李小龙虽已远逝近28载,但他非凡的精神却恒久地留存在世界武术文化与民族文化璀璨的星空之中,光华四射,熠熠生辉。烟花三月,笔者第十六次南下广东考察。广东——是李小龙的故乡,是李氏家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一方热土,在历史的车轮已隆隆驶入21世纪的今天,故乡人民没有忘记李小龙这位广东骄子、中华英雄,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缅怀李小龙、纪念李小龙。  相似文献   

10.
1967年上半年,李小龙在洛杉矶的唐人街开了一间武馆。李恺和杰瑞·泡提特是最早报名参加该武馆的,并被李小龙选入家庭小班接受训练,同时参加小班训练的还包括丹·伊鲁山度、史蒂夫·戈尔登、鲍勃·布莱默和皮特·杰克伯。此家庭小班训练人员很幸运,除参加振藩国术馆的公开训练外,每周还有两次私下接受李小龙教导的机会(周三晚在李小龙家中,周六早上在唐人街闭门授课)。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今天,参加小班的成员各奔东西。李恺在一个实验室担任工程师,研究太穿梭工程(译者注:现已退休,以研讨会形式教授太极拳与截拳道),空闲时在帕萨德纳城市学院教太极拳。在逃避众人目光蛰伏许多年后,杰瑞·泡提特重出江湖,开始传授截拳道。最近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进行小班教学(译者注:杰瑞常年在美国《功夫精深》杂志开办截拳道专栏)。现在,李恺和杰瑞·泡提特重新聚在一起,回忆往昔。  相似文献   

11.
在浩若银汉的国际收藏业中.有一颗璀璨的武术之星——这就是“李小龙收藏”:美籍华人秦杰夫先生是全美最大的“李小龙纪念品收藏之王”.他从1972年起系统搜集有关李小龙的图书、画报、杂志、海报、图片、电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唱片、光盘、纪念章、硬币、邮票、玩偶、钥匙链、服装、武器等(包括  相似文献   

12.
博文 《中华武术》2000,(1):15-15
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卓越成就,在武术界无与伦比,追随者甚多。在进入 2000年的时刻,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研究、书本等又将昂然踏进21世纪。 在深切怀念李小龙逝世20周年的时候,香港武术界、牙买加太极拳协会及李小龙俱乐部,共同举办“21世纪李小龙功夫武术大赛”,旨在让学习李小龙武术功夫的年轻运动员能一展所长,以认真的态度互相学习、切磋武艺同场竞技。大赛于1999年12月 17日,在香港李小龙俱乐部举行。大赛设最佳李小龙功夫武术运动员奖、最佳武术指导将、最佳两节棍奖、最佳散手组合奖及最佳形态奖。21世纪李…  相似文献   

13.
李小龙解码     
Robert  Wolff  史旭光 《中华武术》2006,(10):14-14
本文作者为一位哲学博士,《健美101》撰稿人,同时也是《李小龙:武者语录》序言的作者。曾被李小龙家人特准查阅李小龙私人武学笔记。相信他所描述的李小龙会和你以前认为的李小龙有着不同之处,且听他慢慢道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李小龙的武术老师是香港一代詠春拳宗师叶问和精武元老、节拳名家邵汉生。然而,李小龙青少年时代曾受教或曾受益的其他武术老师的名字,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李小龙曾向父亲李海泉学习过太极拳,向一位谭姓师父学习过洪拳,向一位不知名长者学习过蔡李佛拳,并向日本武术家大兵卫学习过柔道。他还曾向梁子鹏师父学习过内家  相似文献   

15.
李小龙是中国功夫的传奇人物,其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养成是他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武术精神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资源。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进行梳理与凝练。研究指出:李小龙“志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形塑阳刚身体的志气、攀登武学巅峰的志气和传播中华功夫的志气;“骨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坚强刚毅的爱国骨气、尚武自强的侠义骨气和正义暴力的民族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意涵,体现在无限超越的技术底气、以武入哲的功夫底气和武之大者的文化底气。李小龙志气、骨气、底气的武术精神蕴含着一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当代中国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青少年,可以从李小龙的武术精神意涵中汲取智慧以作为培养国人血性人格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振奋人心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李小龙传奇》的成功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部电视剧给青少年武术学习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李小龙传奇》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在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李小龙传奇》里独特的主人翁形象促进了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形成健全的人格;李小龙自身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韧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他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李小龙还促使武术学习者遵守社会道德、遵纪守法做一个忠义之士.  相似文献   

17.
李小龙一直在寻找更多的调节身体发动机的有效方法,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他能找到的关于体能训练的任何资料。李小龙总能及时采纳大量有效的训练原则,特别是那些关于科学练习的精确原则,这些原则强化了关于改善体能的整体概念,从而使体能不断适应越来越高水平的实践要求。李小龙很快发现了两条力量原则,这两条原则一旦运用于训练实践,就会立即产生惊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圈奋斗的同时,在武道上丝毫没有放松。他一边在好莱坞影视圈积极出演电影、电视剧,争取重要角色、做武术指导,一边抓紧一切时间练习体能和武艺,使新创立的截拳道武术与哲学体系日益完善,也使自身的武功水准不断臻于巅峰状态。  相似文献   

19.
唐龙 《中华武术》2001,(11):26-27
为了感谢《中华武术》“李小龙网站”广大读者朋友长期以来的热情支持与厚爱,帮助大家更好、更多地了解网络李小龙文化与最新信息,笔者特地从大量网上李小龙站点中精选出最“酷”的十二个网站,逐一加以详细介绍评点,并附各站详细网址于其后。供大家上网查询。  相似文献   

20.
李小龙并非只因为电影而被称之为功夫巨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掀起了"武术革命"的浪潮,而电影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美国Hip—Hop音乐界最优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歌手之一,Ice Cube(艾斯·库伯)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与武术界的李小龙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