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2.
绘画“六法”最早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总原则,影响深远,由于句读问题直接关系到对“六法”涵义的正确、深入理解,有鉴于此,本文以钱钟书先生和叶朗先生对“六法”句读诸问题的观点为参照,通过对“六法”判断句式的语法结构以及古代文论、书画论行文惯例的分析,并结合对二二断句后“六法”诸词义的阐释,在肯定二二断句法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六法”的产生及形成问题的看法,即:宗炳(或其他人)初创要旨深意在先,谢赫浅近切事诠释在后,遂成今日之绘画“六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对谢赫的“六法论”之一“随类赋彩”的认识,认为中国画色彩的讨论与应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步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六形态”和“三形态”,“六形态”和“三形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二者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而且复杂,就其基础性而言,应包括六项基本功,即“识、听、说、读、背、写”,我们称之为“六字经”,只要我们的教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念好了这“六字经”,学生踏踏实实地不折不扣做好这“六字经”,小学生的语文基础就会打坚固,语文能力自然也就会提高,而且可以终生受用。如何念好这“六字经”呢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识”,即识字。这是最基础的,也是进行一切语文活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超级三教学法”是从“超级六教学法”演变而来的,专门用于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引导幼儿学习用“超级三教学法”中的计划、实施、回顾策略解决各种信息问题。运用“超级三教学法”,可以明显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华玮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中国传统化认为,自然界具有着无限的生命意义,它不仅是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不仅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学理论家大都推崇艺术的自然本色美。老子以“道”为最高的哲学美学范畴,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周易》亦云:“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些字都是对“小包”的卅美特性的描述。继老子开启的“自然本色”论之后,汉代的《淮南子·说林训》也提出了“白玉不琢,美珠不”的美学主张;唐代皎然把“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视为诗歌六种“至境”的两种;司空图则把“冲淡”“自然”列为诗歌二十四种品格的两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鹏 《教育与职业》2006,(23):32-33
在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着许多困惑,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管理、就业”六个环节紧密结合,是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质疑解疑教学法”概述1.“质疑解疑教学法”操作模式“质疑解疑教学法”由环环紧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六步组成,即“质疑一思疑一辨疑一释疑一解疑一质疑。”从微观来说,这六步是某一具体问题的教学程序,整个一堂课就是由无数循环往复的六步组成;从宏观来说,这六步是一堂课,甚至一个单元的教学程序,只不过这个程序的具体步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有所侧重。以一节课为例,模式图为:2.“质疑解疑教学法”操作程序及操作策略“质疑解疑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及操作策略,以一节课教学环节的顺序为例来阐述。门)质疑、思疑——…  相似文献   

10.
韩阔 《辽宁高职学报》2003,5(4):103-105
采用“晋级法”,即选用六个常用种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积分量等,将学生的成绩分为A、B、C三个档次.成绩达到B级以上,颁发“经济应用写作技能证书”。实行这种方法要注意科学确定讲解和训练之间、各种体之间、社会实践和写作训练之间、训练体和其他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