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追求智慧”的新办学校文化建构的内涵是:学校通过建构智慧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以形成学校的智慧文化,从而“创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  相似文献   

2.
"追求智慧"的新办学校文化建构的内涵是:学校通过建构智慧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以形成学校的智慧文化,从而"创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是学校核心价值取向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积极构建生态型学校,并在确定办学理念,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生态课堂,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学校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改革的深化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思考,新课程改革文化与当前的学校文化间存在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学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明晰学校文化内涵,理解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把握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文化的意义,探究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学校文化建设应明确基本理念;重视不同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学生、课堂学习研究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主体、动力和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元祥 《今日教育》2007,(11S):30-31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课堂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一切的学校文化都可以从学校的课堂里发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课堂文化的生成.因为.一所学校的课堂文化的性格或特征.反映的是学校的文化品质、文化层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学校美术文化的构建是当前"文化立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术文化的构建包括美术教研组文化、美术课堂文化、校本美术课程文化的建设等.只有不断地在价值引领、有机渗透,课改创新、有效生成,校本课程、形成特色的学校美术文化构建途径上行走,才能在常态中培养师生的美术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一种美术文化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定民族经过长期的物质活动和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为一定民族(或种族或集群)共同认同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生的物质成果和非物质成果,包括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体。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美术文化建设包括美术教研组文化、美术课堂文化、校本美术课程文化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文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文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文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文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文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文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班级文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文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文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文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特色,同时充盈正直的文化品位,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文化课堂。文化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校文化,实现常规课堂与学校文化的相互融合。打造文化课堂是学校文化特色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文化课堂的实现要以自发生成的学校文化为基础,以教师对常规教学的熟练把握和教师自觉的文化意识为前提条件。优质的文化课堂是学校文化共性与不同学科个性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师生的情感认同,二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包括:合理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建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文化式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谢英 《湖南教育》2009,(12):41-41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流。要将办学价值观、教学本质和学科价值观与课堂行为有机统一,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我们需要不遗余力地加强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关键,直接影响学校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和学校文化的形成发展。以校长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力,使其成为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要铸造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思想和精神灵魂,把准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时机,扎牢学校科研根基,夯实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唐芬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74-275
黄边小学积极实践课改,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三童教育",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在这过程,学校不仅抓住了课堂这一切入点,还意识到课改阵地不仅仅囿于课堂,还要着手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背景下,亟需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当中存在的以物质文化建设替代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有文无根""有文无魂""有文无体""有体无型""有文无化"等问题,要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以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凝聚集体智慧以形成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集体合力;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结构优化、和谐统一的学校文化;建设专家库,加大专家的引领力度;建设学校信息资源库,积淀学校文化;坚持科学评估,引领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刘岸英 《教育探索》2008,(12):32-33
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文化机制,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推进学校文化变革或重建的过程。学校文化的优化与重建策略,一是促进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的确立;二是开发整合多形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的多元共生;三是重建合作、探究文化,形成学习型文化组织;四是确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发现……"是殷都实验小学经过长期积淀、提炼而形成的学校文化.本文从走进科学、发现课堂、自主管理、特长项目、多元发展性评价、多彩校园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生成以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进、丰富、提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学校致力于阳光教育生态建设,让阳光文化洒满校园,将各种显性文化加以整合。通过建设阳光校园,培育阳光教师,开发阳光课程,打造阳光课堂,将阳光文化在预设的教育课程中进行架构。在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实施路径、课程考核评价等环节都明确指向阳光教育的课程目标,使"阳光教育"更加视觉化,树立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全新形象,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塑造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场力,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研究型学校"文化塑造的实践研究中,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把学校建设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的办学愿景,以营造探究型的课堂文化、培育创新型的活动文化、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为路径,塑造"研究型学校"文化特色,取得了成果,彰显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