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4种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建立和优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国内外4种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纳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结果/结论]每个指标体系各有优劣,明确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智库运行特点设计不同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线科学交流中学术论文影响力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构建在线科学交流中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和模型,丰富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分析目前学术评价研究中指标的特点,参考Altmetrics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几大权威在线媒体平台为研究平台,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其次,通过与被引频次和下载量的相关性筛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最后,以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通过对学术论文在网络环境下的影响力研究及评价,改进传统学术论文评价模型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优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梳理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识别与预测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推进科学研究临床影响力评价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界定学术论文的临床影响力评价相关概念,明确临床影响力评价问题的学科属性,并阐述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临床影响力的量化特征、识别与预测方法进行细致梳理,并列举了获取“跨界引文”数据的工具。[结果/结论 ]在科学计量学视角下识别与预测论文临床影响力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未来,需要多学科、跨团队专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加快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与大语言模型的深度结合,开创学术论文多维度影响力智能化检索与评价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科学有效地评价各类高校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现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估、监督、管理与激励,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系统地检索国内外科研评价文献,参考现有国内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初步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高校科研评价基础指标体系,并在专家咨询和调查后修改完善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研究构建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可从核心指标与拓展指标两个部分对同类型但科研实力不同的高校进行客观、合理、周期性的评价,从而促进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我国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分类评价尚未落实、忽视影响力评价等问题,总结国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优化策略,对于深化科研评价、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各国主要的科研评估框架及绩效评价实践,从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等方面提炼总结特点与经验,结合我国“三评”改革后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现状,提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优化策略建议。[结果/结论]我国应构建面向绩效评价的科研项目分类体系,丰富项目成果评价维度,重视项目的创新价值和贡献评估,同时在多方联动建设科研项目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帮助企业客观评判微信公众号价值,指引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影响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以4 876条微信公众号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并同清博指数、新榜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对策。[结果/结论]模型评价维度完整,变量更丰富,能够修正文章造假对影响力的数据偏差,评价效果较好,更能真实反映微信公众号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云娣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6):102-109
[目的/意义]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农业信息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以引导其更好地开展普遍服务、公平服务和优质服务。[方法/过程]在借鉴国内外政府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然后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信息网”链接的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网站的影响力开展评价。[结果/结论]31个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影响力得分分布在3.81-65.61分之间,平均得分为19.04分,总体得分非常低。安徽农网以65.61分位居榜首,也是唯一超过60分的网站。得分较高者以东部省份居多,而得分低者以西部省份、工业化程度高的直辖市为主。政府部门应从网站的有效性、服务性、互动性和粘黏性4个方面着手,提升政府农业信息网站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正在从只注重学术评价转向学术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并重,而针对社会科学应用成果,需要开发出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证调研,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坚持主观和客观结合的方式,综合构建社会科学应用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文章构建的指标体系普遍适用于社会科学门类下各学科应用成果评价,为促进社会科学应用成果内涵式发展创造新动能;并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式优化、评价体系实施,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从Altmetrics的起源和科学研究本质的角度探讨Altmetrics指标的内涵。[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逻辑分析与理论探讨,提出以社交媒体评论科技论文的内容的分类方法,作为Altmetrics内容分析的基础。[结果/结论] 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Altmetrics指标外在含义的解释与分析,而忽略了对其评价内容的挖掘。通过对Altmetrics工具评价内容的分析,从而了解科学研究对公众产生的影响。这对于深入理解Altmetrics本质内涵,全面了解科研产品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图书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建立外译图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展现图书影响力,为图书外译的内容类型选择提供指导。[方法/过程]从反映外译图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10个维度出发,细化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的外译图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40.48%的图书国内外影响力排名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0;部分国内学术影响力高的图书外译后未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外译图书的社会影响整体较低。选择外译图书的内容类型时需要同时考察该图书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3):144-148
[目的/意义] 对《基于科学计量学指标的科研评价》一书进行评介,旨在为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详读全书,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本书的特点和精华。[结果/结论] 该书具有研究体系完整、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结构清晰、研究指标易于量化等特点,运用科学计量学指标和测度方法来进行科研评价,可为评价科技期刊质量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某个学科领域中Altmetrics指标的特征,为该领域文献影响力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定位于图书情报领域,选取Scopus、Altmetric.com进行文献被引频次及Altmetrics指标值的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在众多Altmetrics指标中,Mendeley和Twitter更适合于对图书情报领域文献的影响力做出评价;Mendeley和Twitter中文献的使用群体、文献主题、内容和期刊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Twitter适合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做出判断,Mendeley更适用于文献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不同工具的流行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利用Altmetrics指标时应考虑该指标对文献影响力的评价是否存在地域缺失。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期刊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对于优化期刊质量、促进科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述国内外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从传统指标、影响因子系列评价指标、H指数以及衍生指标、类PageRank及其衍生指标、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社交媒体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跨学科期刊评价方法出发,总结现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特征及其不足之处。[结果/结论]现有评价指标融合度较差,较少考虑引文偏态与自引问题,且新兴的基于社交媒体的评价方法可行性有待商榷。未来应重视深度融合评价指标,引文偏态改进方法多样化,社交媒体期刊评价方法规范化以及跨领域期刊评价方法体系化。  相似文献   

14.
科研成果创新力指标S指数的设计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探讨成果创新力指标设计原则、原理,提出相应指数并进行实证研究,为科研评价体系中创新力评价维度的确立提供理论与指标参考。[方法/过程]首先,结合经典指标的设计经验、科研评价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库恩范式转换理论,明确成果创新力指标的设计原则。其次,通过对科学发展过程、科研创新产生与扩散机制等的研究,说明成果创新力指标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S指数及累加S指数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指数计算、与影响力指数的对比分析、不同扩散阶段的精细评价及成果创新力分区等实证分析。[结果/结论]讨论S指数可靠性,总结指数特性、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并对其在创新扩散现象与规律研究、促进学术规范、确立科研评价体系创新维度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梳理LIS领域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追踪、预测学科研究热点和增长点。[研究设计/方法]基于LIS领域国外和国内核心期刊数据,使用TP-JIF模型计算学科主题的热度并衡量学科主题的状态,对LIS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和学科增长点进行演化分析;使用TPP-LSTM学科主题预测模型,对LIS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增长点进行预测。[结论/发现]国内外LIS领域研究热点的体量和侧重点具有较大差异,国外研究热点聚焦在社交媒体、电子病历、知识管理、文献计量、机器学习、替代计量等方面,而国内聚焦在图书馆学类、大数据、知识服务、数字人文、人工智能等方面。数据科学可能是LIS领域国内外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科研评价指标与体系、数据素养以及数据管理等研究也有望快速增长。[创新/价值]从研究热点和学科增长点两个方面揭示了国内外LIS学科之间的差异,并对研究热点和学科增长点进行了预测,为学科未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实现了健康科学数据的高效利用并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总结国外实践能为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健康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从健康科学数据的管理计划、采集与评价、组织与保存、共享与再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结论/发现]国外基金委、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将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提交设为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数据安全保护是国外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国外成熟经验,本研究从加强基金委与科研机构层面的健康科学数据管理计划制定、完善健康科学数据采集与评价体系、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健康科学数据仓储、权衡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利用与数据安全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健康科学数据管理实践给予建议。[创新/价值]将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引入健康信息学领域,弥补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健康科学数据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科研论文产出时间序列的传统研究均基于科研人员整体的平均论文产出,此种方法研究所得规律能否代表全部科研人员个人的论文产出规律,既是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政策评价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 实证分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规律进行研究,并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规律进行对比。[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杰青基金资助前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呈现持续增长的规律,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呈现4种规律,其中31.7%的杰青科学家个人论文产出规律与杰青科学家整体论文产出规律不一致,科技政策定量评价时该方法可以将研究精确到每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刘虹  李煜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87-96
[目的/意义]揭示2002年以来图情领域重要国家在学术论文产出的总量、引证、研究主题、学术合作等维度上的学术贡献与特征演化,为图情领域的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者追踪研究主题与前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近15年WoS数据库收录的图情领域86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运用TDA、Ucinet、VOSviewer等数据分析工具,从学术论文的总量特征、引证特征、主题特征三个角度对图情领域重要国家的学术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空间距离及学术能力对重要国家之间学术合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美国在图情领域的科研实力强劲,中国的学术贡献增速最快,荷兰、芬兰、比利时三国则在归一化被引比率指标上表现突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信息检索、互联网、知识管理、社交网络、计量学、用户研究、研究方法8个主题范畴,英国、西班牙、中国、美国的研究主题最为广泛;空间距离与学术能力都对国家间的学术合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Purpose/significance] Scientific data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resour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data can make it play a better role and serve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ta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ata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Method/process]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ata management related to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sult/conclusion] China'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has certain problems in terms of policy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content, infrastructure, etc. In the follow-up, we shoul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ata management by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systems,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focusing on personnel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