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右军突围     
教学《兰亭集序》,笔者认为不仅要读出"悲"、"痛",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王羲之对生命无限的热爱珍惜之情,解读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炽热的爱.我的课堂就有了这样的镜头. 师:同学们都说文章表达了王羲之的悲与痛,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作者由面对美好自然的惬意、欢畅、幸福转瞬即逝转而生痛,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痛惜之情. (师板书:人生易逝之痛惜.)  相似文献   

2.
师:(生齐读课题后)猜一猜作者下文会写什么. 生:写春天的雨点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文,发现刚才猜的不对) 师:既然不是写春天的雨点,那是写什么呢? 生:写的是乌罕娜老师和学生达耐玛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板块一读懂1.默读文章,明了内容。师:请带着问题"这是一篇写的文章"默读全文。2.全班交流,多元解读。生:这是写人和鸟之间相互信赖的一篇文章。生:文章写了作者和珍珠鸟由陌生到慢慢熟悉,再到相互信赖,写出了一种温情。生:作者是通过六个字来写这篇文章的———人爱鸟,鸟恋人。……师:作为善于阅读的孩子,仅读懂是不够的,还要感悟出  相似文献   

4.
师.(生齐渎课题后)猜一猜作者下文会写什么。 生:写春天的雨点是什么样的。 (生读课文,发现刚才猜的不对) 师:既然不是写春天的雨点,那是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一、看材料,感受和谐场景 师:这是我很喜欢的两篇儿童文学作品,请看大屏幕.(PPT:“珍珠鸟”、“小狮子爱尔莎”.) 师:根据题目,猜猜作者会写些什么? 生1:我猜作者会把鸟儿写得像珍珠一样洁白. 生2:可能会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珍珠鸟的样子. 生3:可能会写小狮子爱尔莎成长的过程. 生4:会用童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这两只小动物的故事. 师:那就带着你们的阅读期待,快速浏览,解开心中的疑惑吧!时间4分钟,温馨提示:注意手指要放中间,注意力集中,抓紧时间. (生快速阅读两篇文章) 师:猜想的内容作者都写出来了吗? 生1:没有,但我不觉得遗憾,因为这里面写到了许多让我感动的情节.  相似文献   

6.
一、走近纪念碑 1.揭题导入,质疑猜读.师:今天,咱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刘成章来"读--碑".(手指课题)再把题目读一读. 生:(齐)读碑. 师: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作者读的是什么碑? 生:他读的时候,是怎么读的,有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为什么要读碑? 师:也就是说,读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吧? 生:为什么是"读"碑?  相似文献   

7.
正[板块一]开门见山,揭题解题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生读课题)师:诗题比较长,共有九个字,要读好它,停顿很重要,请再读一遍。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师: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这首诗是写早上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的事。师:你从哪儿知道了这是在早上发生的事呢?生:晓就是早上的意思。师:理解非常准确,那么是谁走出净慈寺呢?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9.
<正>板块一:在"寻常处"问道师:作者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生:作者写了花色艳、花期长、花香浓和花影妙。师: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一般人也会这么写,对吧?(生纷纷点头)师:如果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他还是季羡林吗?(生大笑)师:所以,我们还是不能自以为是。看看他是怎么写花期的。(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当你...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揭题导入师:今天在咱班上课真开心,我们一起先来做一个猜字小游戏吧。(课件出示"听"的小篆体)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古人是这样写这个字的,为了降低难度,老师再把这个字的繁写体告诉大家。(课件出示"听"的繁写体)你们猜这是什么字?并说说你的理由。生:这是一个"德"字,因为它的右边和"德"很像。师:你很会联想,可惜不对。生:这是一个语文的"语"字。因为它的左边就像一个言字旁。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回顾,提出目标师: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知道了作者表达的情感是———生:对鸟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师板书:喜爱)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写出这份喜爱之情的。【点评:简洁的导入,明晰了本节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学习略读课文,理解“只要你热爱别人,别人同样会热爱你”的道理,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了解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师板书课题及下面一句话: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师:对于这句话中的“不同的笔迹”能说说你的理解吗?生:说明写的内容一样,但字体不一样。生:说明有很多人来写。师:在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生:比如选三好学生的时候。生:…  相似文献   

13.
一、揭示课题,猜想内容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出示图画)特意为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写的。(出示课题)猜想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看到课题,你猜一猜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生:我猜想课文会写什么“是呼风唤雨”。生:我猜想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我猜会写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猜想阅读,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将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激发…  相似文献   

14.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 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明确重点师 :读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 ,想一想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生 :课文先写杨梅树 ,再写杨梅果。师 :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果?重点写什么?生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 ,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重点是写杨梅果。二、渗透学法 ,突出重点1 教给学法师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杨梅果呢?(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 ,放录像)生 :作者按顺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师 :能找出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吗?生 :第…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孩子 ,不仅知识面广 ,思维也很活跃。在课堂教学中 ,他们常常会以独特的感受和特有的思维方式 ,童言无忌地提出一些问题 ,把老师“将”住。面临来自孩子的挑战 ,我们该如何应对 ?值得人们深思。咱们不妨先来看两个教例。教例一 :“猜”为什么是反犬旁 ?师 :小朋友 ,现在我们来学“猜一猜”的“猜”字。谁能提醒大家 ,读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 :“猜”是平舌音 ,不要读成翘舌音。师 :很好 ,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那么 ,你能想个办法记住“猜”字吗 ?生1 :“猜”就是把“眼睛”的“睛”的目字旁换成反犬旁。生2 :把“蜻蜓”的“蜻…  相似文献   

17.
一、融入诗句,领会象征 1.初识"妩媚",理解表层义. 师: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看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生:第1~3自然段讲的是作者赏丁香花,第4~6自然段讲的是丁香结. 师:在"丁香花"之前,这位同学用了一个字特别美妙,说出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生:赏. 师:是的,欣赏.欣赏什么样的丁香花? ...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19.
(授课班级:深圳市新洲小学三(3)班)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同学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板书:猜。老师捧起箱子摇了两下,里面发出了响声。)生:我猜是石头。生:羽毛球。生:铅笔。生:巧克力。生:我猜是书。师:……猜要有根据,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摸一摸,再猜。谁来摸?(同学们积极举手。老师板书:摸)(一学生大约摸了半分钟。)师:说一说,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板书:说)生:这一个尖尖的,还有纸包着。师:再换一个摸一摸。生:这一个滑滑的,是正方形的,又有点儿像长方形。师:再抓一把感觉一下。生:好像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师:同学们有…  相似文献   

20.
文静 《湖南教育》2014,(11):27-30
正师: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过几篇关于"狼"的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PPT课件出示课题、作者)昨天老师发了学案,课文的预习工作做好了吗?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任务完成得如何。(师检测作者、文章出处、《聊斋志异》简介等预习情况)师:对蒲松龄的成就,郭沫若先生用一副对联作了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生齐读)师:在"初读感知"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