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大量的当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原文的对照,可以发现,流行歌曲多方面地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秀词句和意蕴,并因此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得以广泛流传;而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承传发扬之功,也是不能被抹煞的。  相似文献   

2.
影视艺术与诗词非常接近,蒙太奇是中国诗词表现手法的再现放大,古已有之。将影视语言与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能给人以更多、更美、更实在的、耐人寻味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最富有魅力的文学表现形式,它以有限的字句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作者丰富的情感,但是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蕴藉的特点又使当代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阅读障碍。可视化将抽象、复杂的内容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有利于读者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将可视化的方法和理念应用于古典诗词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把古典诗词译介到西方对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和内容,翻译古典诗词对许多翻译家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对古典诗词翻译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译者首先应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语文本保持一致,其次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5.
惠联芳 《文教资料》2012,(14):17-18
以往在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时所凭借的媒介在时空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有所限制。网络媒介的出现,给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带来了一缕春风,网络使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更为迅速,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加直观,有利于古典诗词的接受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如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相结合 ,可以对大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全面提高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当代流行歌曲的研究,探讨了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共通性,并从多视角考察了现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和继承,以期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寻出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尤以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得更为强烈、突出。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出来的优秀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强烈的抒情性文体,而当代大学生又是一个感情丰富、强烈的社会群体,因而在高师院校非中文专业增设《中国古典诗词修养》课程,对于提高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纵观当今流行歌坛,国人传诵百年、千年的古典诗词和歌词结缘的趋势,正在被听众所作者在创作中继承了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借鉴了古诗词的体式用语,运用了许多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文章将从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的渊源、内容形式的继承、表现手法的借鉴等方面,论述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词人方文山,其歌词在意象、意境、韵律和辞藻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通过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以旧换新"的题材和现代口语的叙述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他的作品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运用了创新的艺术手法,将古典诗词元素注入现代歌词,用现代的手法和思维对古典诗词传统进行了现代转化。本文旨在通过方文山歌词对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来探讨其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中峰先生是当代西部一位杰出诗人。他热爱传统文化,文化功底深厚,具有浓郁诗人气质,几十年来创作的诗赋近3000首(篇),其特点一是众体皆备,诗词曲赋文兼写,诗歌以格律诗为主,格律诗以七绝见长。二是题材广泛,咏怀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新田园诗既描写原生态的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又体现了当代农村的新风尚;讽喻诗继承了中国诗歌的"美刺"传统。三是风格多样,其中有一些七绝佳作令人拍案叫绝。中峰先生的诗赋创作继承了中华古典诗赋的优秀传统,又能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中峰先生以及当代许多传统诗歌创作实践是对后现代非诗化诗风的矫正。将当代众多的创作古体诗赋的作家屏之于当代文坛之外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不能只把眼光关注到小说、散文及现代诗上面,应该放开眼光,抛弃陈见,关注那一大群以古体格律诗为载体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诗人及其他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 ,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 ,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 ,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 ,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新诗理论在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全面欧化的情况下诞生,其要纠正的自然是新诗发展的偏颇,从而达到一种审美的自觉。但又不能否认的是自由诗也是诗,不乏审美价值,直到现在它依然是当代诗歌的主导形式。其新诗理论重新重视格律诗,强调诗歌之建筑美,必然导致旧体诗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凭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再加上对西方有关格律和形式诗论的有意剪裁式借鉴,不难看出他在有意无意中重新唤醒了中国古老诗歌的魅力,找到古典诗歌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西传产生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介绍我国古典文化西传的媒介,进而了解美国现代诗歌对中国古诗的接受、吸收与创造.  相似文献   

15.
从翻译诗歌的接受到本土原创诗歌的兴盛,日本近代诗歌经历了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与日本近代小说被中国学者大量译介的盛况相比,日本诗歌为何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究其原因,除了同时期中国本土诗歌的蓬勃发展之外,与中日诗歌译介方面的"艰辛"及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都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是当代流行歌词的远祖,两者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传承既有内容上的,也有形式上的。可以说,古典诗词雅致精美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境是当代流行歌词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大量诗歌,但没有哪一朝代的诗歌能拥有比唐代诗歌更多的接受者。唐诗接受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普泛性、时代性、个体性、应用性。其中,普泛性与应用性是唐诗接受最显著的特征。正是这两个关键特征,确立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地位。  相似文献   

18.
著名学者缪钺治学的特点是文史双栖、古今贯通。他在古典文学、古代文献、中国古代史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与其他当代学者不同的是,他在诗词创作、论著写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9.
加里·斯奈德是当代美国禅诗的重要代表诗人,其诗作受到中国禅宗思想和中国古代禅诗的影响。在禅思、禅机、禅悟、禅境四个方面都将禅宗基本要义和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并结合美国本土特征和英美现代新诗运动形成其独特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20.
Boudoir Lamen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ive subgenr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This essay argues that some of Dickinson's poems are replete with the sens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Boudoir Lament poetry.The Boudoir Lament resonance of her poetry,along with her seclusion and love story,activate Chinese readers' cultural memory to re-imagine her and re-mold her image with the Chinese flavor.Rewriting Dickinson in the way of Boudoir Lamen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confirmation and reexamination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