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革命家,批判尊孔复古主义,以唯物史观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是他留下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李大钊虽然说过激愤之语,但总体看来,他能以理性的、科学的态度对待孔子,对待传统文化。今天,重温李大钊批判尊孔复古主义的论述,学习和弘扬他的批判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继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懦。他和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两个最主要的代表,对孔子的思想都作了重大的发展。孟子基本沿袭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被视为孔子的继承者,因而中国古代素有“孔孟之道”的称谓。苟子的学说则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兼取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法家之精华,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因此他虽属儒家,但“儒而不纯”,是一个集百家之大成者。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说:“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懦家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以"仁"为其研究的核心,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儒家学说在创立后的两千余年间,得以不断传承和绵延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中虽然有不少封建糟粕,但仍有很多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孔子是最早提出教育核心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的"至圣先师",因此,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应该是最能形成共识的文化符号和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4.
《论语》共二十篇,大概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记的.内容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也记载孔子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他的学说,自汉以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统治中国约两千年,影响很大.这部书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刘晓雪 《中国教师》2010,(23):41-42
<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学说被后代明君用来治国,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中庸思想更是深深浸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被历代学者尊为圣人。  相似文献   

6.
列文森站在非历史主义史观的基础上,认为儒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失去存在的依据,并运用“博物馆”这一著名的比喻,借以说明儒家传统的死亡.杜维明以复兴儒家传统文化为己任,对儒家思想进行一种现代诠释和阐发的工作,力图复兴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并使之走向世界,但他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却是唯心主义的.在对两种儒家传统文化观分析和批判的同时,指出对待儒家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无疑是最占有支配性和主导性的位置,而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又无疑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中至高无上的最为神圣的人物。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以来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种儒家学说为了更能够适应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在自己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吸取了其它各种学说与宗教的主张。譬如在汉代就吸取了黄老之术和法家之律;而对后世更形成精  相似文献   

8.
儒家道德与现代化建设沈晓梅,李书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还包含着佛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但都没有居于主导地位。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也起着支配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朱子之后又一座里程碑.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是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如汉儒学和宋理学.尤其是朱熹理学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二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严复是促使西方现代思想中国化,是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合理内核来诠释西方现代思想的.严复是与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思想家,包括地主阶级思想家(如张之洞)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如康有为)们的思想,有本质上不同.后者均为近代社会的文化表现,即"中体西用"观论者,而严复是批判"中体西用"论.严复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多年,近代并已波及世界。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影响不仅在国内是巨大的,也已及于世界。但鲁迅在许多论著中,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进行了尖锐的讽刺,猛烈的批评。如何理解这一历史现象?有的论者力图否认鲁迅批孔这一不争的事实。但历史已成为陈迹,任何人也无能为力将它改变。而且,这  相似文献   

11.
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通过《论语》分析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目的,从而看出孔子在教育领域的功绩是前无古人的,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典籍,而且它与《诗经》等许多历史经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论语》作为儒学经典,阐述了孔子的言行和其价值观,其“《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论语》中出现的《诗经》内容,特别是孔子本人对《诗经》内容的阐述评价作为切入点,浅析《论语》“诗学”及其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非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以文化元素促进中非关系交融的进程,孔子学院就是阐释中国文化最合适的一个载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也是中周国家软实力中的无价之宝。许多非洲国家热切希望更广泛地推广汉语教学,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非常迅速。孔子学院的共建模式推动了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孔子学院与所在高校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胡适对孔子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他曾疑孔、非孔,反对现实政治中利用孔子搞复古主义、专制主义;而在学术层面则用平等的眼光研究孔子,作"魔鬼的辩护士";当胡适寻求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其自由主义言说时,孔子又摇身化为自由主义的先驱。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变的是时代与问题,是胡适的视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丁韪良主张融合耶儒,并且最大限度地容忍中国礼仪,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加尔文主义者,在对待儒教问题上仍秉持一种“传教士东方主义”,他的“孔子加耶稣”口号应被理解为“孔子为耶稣”,或“儒教服务于基督教”。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来,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巨大。然而,对于这样一位文化巨人,其一生却颇多争议,其形象也在历史中不断地演变。战国作为孔子形象变化的最初阶段,再者诸子典籍对孔子的描述也十分丰富,因此,从战国诸子典籍这一视角可以一窥孔子形象的最初变化,对当时的学派纷争也可以有基本的认识。同时,通观战国诸子典籍,其中既有对《论语》中孔子本然形象的继承,也有针对孔子形象所进行的变异,而后者则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学儒而不囿于儒,是在学术和思想上第一个批判儒学的思想家,他在对儒家思想进行合理扬弃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成果。墨子重视实践验证并在前人的成果上进行创新,体现其思想的批判性、实践性、求实性,这对当前研究生的学习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论语>一书,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学习<论语>的教育思想,挖掘它的教育精华,吸收它的教育方法,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北孔南朱"说足以说明朱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本文从立德以身、立功以政和立言以著三个方面说明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以自觉的文化传承为使命,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创新了儒家学说,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宗地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