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安荣 《精武》2013,(24):101-102,104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饭炼效果。不同阶段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重在剖析天津市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周绕体育兴趣的部分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鲒果说明:天津市高校学生婶堡亨译的态度,参加僚亨饭炼的摆平,对各种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每两者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遵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本文通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不同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提出顺应童趣、培养兴趣和享受乐趣的体育教学新思路,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革新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随着学乍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职业学校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各学校在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社团改革应运而“动”,对LTAD(运动员长期培养理论框架)体系基本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后,研究得出符合小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两个阶段。其一是兴趣基础培养阶段,即体育社团要重视基本动作模式发展,注重一般化与专项化的合理配置,低年级基本动作模式中注重动作练习与游戏并存。其二是学习训练培养阶段,即不同运动项目具有专项化年龄特点、技术特点和心理特点,需要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门学习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运动项目的动作感知,同步进行心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水平三阶段实施体育选项教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尝试。结果表明: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丰富了小学高年级(水平三)体育教学内容。为新课程在小学高段的顺利实施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对重庆地区初一到高三年级共2564名学生进行团体测量,考察其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及其主要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主效应,存在学校与年级之间的交互作用;青少年体育心理素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校性质差异。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体育心理素质各因素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即初中阶段总体发展水平相对高于高中阶段;各阶段内发展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的田径训练,主要是在体育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对学生的运动潜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而提升高中学校的升学率,增强学校的影响力。而在高中阶段的田径教学中,采用"以兴趣为先导"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对此,本文对以兴趣为先导的高中田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考体育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俊 《体育师友》2016,(6):65-66
毋庸置疑,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且会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特点。我们不妨先对体育教学中体罚的类型、特点及危害等逐一了解,以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适度地进行惩罚,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农村中学独生子女学生体育兴趣作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村独生子女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他们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及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针对农村独生子女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培养21世纪人才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未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认真回顾与思考,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产生质疑,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应据各学段学生生理和心理不同特点而有所不同。提出了作为学校体育最后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学生未来需要着眼,把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传授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自我锻炼能力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对江西省中小学生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构建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3轮专家问卷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了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运动知识、运动行为、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4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对四年级和八年级的指标体系给予不同的权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同级别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在实际的测评中为不同项目的占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晓翠 《精武》2012,(24):43-45,4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统计法,对广州市天河区四所中学的320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实施新课标以来广州天河区初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兴趣情况,了解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兴趣的因素,并针对所发现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实施新课标以来,初中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有较大的兴趣,对平时锻炼和竞赛活动持积极或比较积极的态度。但随着年级的提高,由于课业负担加重,升学压力加大,对体育课兴趣有所下降,对平时锻炼的态度也趋于消极,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教师专业水平,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课的次数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等情况是影响新课标的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小学生体质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而体育兴趣的培养可以为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从而可以增强其体质.本文主要从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方法做一探讨,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做一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学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尝试的初期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适当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学生形成扎实的体育运动学习基础,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情境创设,采用游戏化教学等教学手段,能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社团型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社团型俱乐部的情况,针对俱乐部实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社团型体育俱乐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法中的再学法,运用连续性动作和分离性动作作为学习的内容进行实验,以Ebbinghaus的语词遗忘实验研究和我国学者许尚侠的动作操作遗忘进程的实验为基本框架,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小学生进行运动记忆差异性检验。结论:连续性运动材料的学习,遗忘进程与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相似;分离性运动材料的学习,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最初的再学习有一定的记忆回涨现象,而后逐渐趋于平稳。小学生在学习运动材料的遗忘进程方面,存在着年龄、性别的差异,但差异量不大。不同难度运动材料的学习与再学习,小学生的遗忘量受学习动机、兴趣及其后继学习内容多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访谈法,对中小学体育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为人师表,提高教师感召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及中小学阳光体育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高中生体育兴趣现状,探讨高中生体育兴趣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62.82%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仍有37.18%的高中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较为广泛,主要以竞技性球类运动为主。(3)大部分高中生感兴趣的项目都集中在羽毛球、篮球和跑步上(71.9%);(4)喜欢体育运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不喜欢运动的高中生,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0.123,P=0.000)。  相似文献   

19.
在解析体育图片内涵、分类和作用的基础上,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图片的选择与运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体育图片的选择应注意加强小学体育教师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兴趣,调整一节课使用量以2-10张为宜,且多选择高清图片类型;体育图片的运用应关注学生思维活动和身体感知的有机结合,在学生思考中合理把握运用时机。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平顶山市羽毛球场馆的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场馆体育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人、中年人以及经商、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以及学习羽毛球运动的中小学生;其体育消费动机体现出趋同性,各年龄段的侧重点不同;大多数人满足于业余爱好;人群主要以随机方式到场馆进行消费为主;从消费的频率、规模等方面看,平顶山市羽毛球运动的体育消费相对稳定,规模仍需扩大且具有发展潜力;消费结构以实物形式的消费资料为主,服务形式的消费资料比例较小,精神产品形式的消费资料有一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