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醴陵自古为湘东门户,是全国著名的“瓷城”和“花炮之乡”。与陶瓷、花炮有同样品牌效应的是醴陵的教育,近年来,醴陵瞄准“教育强市”目标,基础教育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是底子,职业教育是柱子,高中教育是面子。我们的底子雄厚,柱子扎实,面子漂亮。”在醴陵,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2.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醴陵方言为赣方言,以城区语音为标准,周边邻近的王仙、黄沙、大林、富里、神福港等乡镇,以及泗汾、板杉等乡镇部分地区的语言,与城区的语言基本一致。其他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语言,因受毗邻县市方言影响,各有一些差异。本文在归纳了醴陵方言语音系统的同时,总结了其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文白异读情况。对醴陵方言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易磊 《湖南教育》2010,(8):34-35
醴陵,全国著名的"瓷城"和"花炮之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发展目标,牢牢把握"经济强市必先教育强市、人才强市"的执政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教育品牌迅速崛起,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赞誉。在全市千人行风评议中,醴陵教育已连续两年在全市所有单位中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4.
醴陵,荆楚古邑,湘东门户。文风鼎盛,教育昌明。醴陵的教育事业有较好的基础,曾经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标兵日远、追兵日近"的形势,醴陵的教育凸显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醴陵的教育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没有整体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检""国检"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择校热,城乡之间、  相似文献   

5.
激流 《教师》2012,(31):16-20
方勇,一个干练而响亮的名字,一个睿智而大胆的校长,一个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人。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大物理系,历任醴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醴陵市教育局副局长、醴陵四中校长等职,现任湖南省醴陵一中校长。曾获得湖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我国瓷器艺术中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湖湘地域特色和价值的"名牌"。但是随着陶瓷科研院所的没落,老牌国有瓷厂的倒闭改制,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大师和制瓷艺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醴陵釉下五彩瓷面临新品研发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设计创新领域面临许多困境,如产品同质化严重、背离传统审美取向、追逐名人效应等等。只有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统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和烧制工艺的基础上,以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提炼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设计方法,才能做到在保留和传承醴陵釉下五彩瓷传统文化审美特质的同时,实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创新发展,实现市场背景下醴陵釉下五彩瓷整体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学校简介醴陵素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美誉,陶瓷和花炮是醴陵两大传统支柱产业,陶瓷、花炮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7年,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职教中心牵头学校。依托雄厚的产业背景,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园区,对接产业,服务醴陵经济"的办学宗旨,确立了"打造陶瓷、花炮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办学模式为核心,以  相似文献   

8.
江郞才尽     
“江郎才尽”这一掌故,源于南朝诗人江淹。江淹(公元444—505年),南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曾连续在宋、齐、梁三代为官。历任庐陵内史、御史中丞、紫金光禄大夫等。诗歌创作尤长于拟古,对六朝文坛绮丽之风有所摆脱。所著抒情短赋《恨赋》、《别赋》等,集中表达了社会地位低微者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为六朝文学名篇。由于他曾被封为“醴陵侯”,所以他的诗文集称  相似文献   

9.
古老的醴陵,古老的瓷都。特别在上个世纪70年代,醴陵生产了毛泽东专用瓷器。这里因“毛瓷”而更增加知名度,也更加吸引人们向往和亲近。行走在罗霄山脉一侧的这片广袤的湘东大地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瓷器的光彩,而更感受到各行各业发展繁荣的魅力。近年来,醴陵市第二中学特色办学的收获和经验,就被醴陵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在一些汇报、会议场合中,市委书记、市长满是高兴地将“二中现象”称之为醴陵发展中的“新名片”。极高的评价、充分的肯定,鼓舞和鞭策二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前进。太阳照在铁水河上。醴陵市第二中学地处铁水…  相似文献   

10.
1月16日,醴陵市委、市政府在醴陵大剧院召开全市推进教育强市工作会议,获奖单位和个人共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表彰奖励了建设教育强市工作的20个先进单位和25位先进个人,同时受奖的还有30位“十佳教学能手、十佳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  相似文献   

11.
古老的醴陵,古老的瓷都。特别在上个世纪70年代,醴陵生产了毛泽东专用瓷器。这里因“毛瓷”而更增加知名度,也更加吸引人们向往和亲近。行走在罗霄山脉一侧的这片广袤的湘东大地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瓷器的光彩,而更感受到各行各业发展繁荣的魅力。近年来,醴陵市第二中学特色办学的收获和经验,就被醴陵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在一些汇报、会议场合中,市委书记、市长满是高兴地将“二中现象”称之为醴陵发展中的“新名片”。极高的评价、充分的肯定,鼓舞和鞭策二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熊希龄与醴陵瓷业》一文的补充论述。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改革创兴醴陵瓷业的步骤。指出改革创兴醴陵瓷业是熊希龄实业思想付诸实践的产物,并论述了其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二部分:筹措瓷业学堂经费。阐述了经费筹措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情形以及熊希龄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对学堂公司的治理整顿。论述学堂与公司遭受挫折后,熊希龄对其进行了治理整顿,通过各项有效措置,使公司学堂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政权建设。秋收起义中,醴陵成为工农武装夺取的第一个县城,为中共武装建政创造了条件。"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作为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开创了党领导建立红色政权的先河。南四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红遍了醴陵半壁江山,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开展土地改革和武装割据,文化建设破旧立新,开创了湖南有苏维埃组织的历史。按照毛泽东指示建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是我党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人民政权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后来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以及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熊希龄与醴陵瓷业》一文的补充论述。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改革创兴醴陵瓷业的步骤。指出改革创兴醴陵瓷业是熊希龄实业思想付诸实践的产物,并论述了其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二部分:筹措瓷业学堂经费。阐述了经费筹措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情形以及熊希龄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第三部分:对学堂公司的治理整顿。论述学堂与公司遭受挫折后,熊希龄对其进行了治理整顿,通过各项有效措置,使公司学堂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相似文献   

15.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湘赣边界,东汉初置县,1985年撤县设市,是我国著名的“瓷城”和“花炮之乡”。全市现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0.7万。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218元和4927元,是湖南省“经济强县”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进行整风,我社于6月中旬分别在醴陵、宁乡、桃江、益阳市、衡阳市等地邀请部分小学教师座谈,听取大家对教育行政领导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醴陵城郊的涤江河畔,有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建小型农场——醴陵四中农场。这里蔬菜满园,果木茂盛,蜂鸣鱼跃,猪肥鸭壮。师生们把这座用自己双手开  相似文献   

18.
醴陵方言属赣方言,共有19个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相比较,醴陵方言中的有些声母的音值有所不同,每个声母所包含的字更是不同,但其与普通话声母相比较又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潜在游客和现实游客的比较分析,针对醴陵红官窑工业旅游开发,提出了5大建议:加强工业旅游形象的宣传;提升厂区工艺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深度开发红色陶瓷工业旅游线路;推出以瓷茶为主的旅游活动策划;巩固现有客源市场,拓展其他市场。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醴陵红官窑的研究成果对全国工业旅游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与醴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曾掌教醴陵渌江书院,掌教时间有多说,应以道光十六年(1836)至十七年(1837)为准。他离开渌江书院的原因,一是向往仕途,不甘于作“句读师”;一是孤独感。他在醴陵的收入不算菲薄,属中等水平。左氏离开醴陵后,与他有关的醴邑人士多为其昔日诸生及某些官场中人物,不少有姓名可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