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广西宾阳县大桥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探寻大桥客家话迁离故土嘉应州后词汇演变的轨迹,并从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宾阳大桥客家话独具特色的词汇,从而检验语言稳定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广西贺州沙田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从贺州白话、官话和本地话的词汇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沙田客家话独具的特色词,从而进一步印证语言稳固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7,(9):20-26
印尼棉兰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有不少来自印尼语的借词,值得我们去关注。在此,从词汇内容、借入原因和方式、新老差异等三个方面对美达村客家话词汇中的印尼语借词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梅州客家话粤语借词的语言接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托马森七个机制的接触性理论,对梅州客家话中粤语借词产生的条件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梅州客家话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使得客家话和粤语的接触比其他地区深入,其粤语借词的产生主要受到语码转换和语码交替两个机制的影响。通过与江西(赣南、大余)客家话进行比较,列举出34个梅州客家话中特有的粤语借词,最后得出梅州客家话借用粤语词的分布情况:借用最多的是名词,其次为动词、形容词、副词。  相似文献   

6.
客家话和普通话同出一源,它们的语法现象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客家话毕竟是现代汉民族的一种地方语言,它同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无论在语言、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差异。尽管语法上的差异最小,但在大同中仍有小异,试看如下几个方面:一、程度副词能修饰限制名词在普通话里,名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限制。如不能说“很水”、“很树木”等。但客家话的程度副词常常可以修饰限制名词。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限制的名词是形容词的兼类.  相似文献   

7.
客家话和赣语应该划分为两个大方言区。看一种汉语方言是不是客家话,可以有三个标准:一是客家人自我意识的标准;二是词汇上的标准;三是语音的标准。主要是看古次浊声母上声字今是否读阴平,这可以用“野尾有暖软冷”六个字作为典型例字来检验。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8-23
台湾客家话源自大陆客家话,两者早期的差别并不大;但由于时事的变迁,异地分布以及不同的语言接触,造成两地客家话既有许多共性的同时又有一些差异。首先是由于台湾在政治、社会、文化、语言接触等方面产生了变化,使得台湾客家话发生了一些变异;其次是大陆客家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接触也使自身发生了改变。以大陆梅县话和台湾四县话为例,从亲属称谓的比较角度来管窥两岸客家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对贵港市五里镇当地的方言之一——客家话进行语缀方面的研究,主要前缀、后缀和中缀三两方面着手,通过研究得出当地客家话语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闽语)、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人体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这三大方言人体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窥探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以及与普通话词汇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方言及普通话对赣南客家话的影响是随着化教育事业的发达而与日俱增的。对赣南客家话产生较大影响的汉语方言主要是粤语、赣南的西南官话、赣语、闽语及普通话。影响的主要方面是词汇的吸收,其次是语音,语法上则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中山客家话代词系统有自己的规律。与其他客家话和粤语比较,中山客家话的代词有突出特点:人称代词“格”的现象十分明显,复数表示法有异于其他各地客家话,其他的代词亦自成一系。  相似文献   

13.
贺州沙田客家话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州沙田客家话主要是长乐声,来自广东梅州地区。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基本送气,有舌尖前不圆唇音韵母[η],晓匣二母合口基本读[f],没有[y]音,声调6类,浊上读阴平,有两套塞擦音及同部位擦音,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这反映了沙田客家话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五华客家话的连读音变主要表现为同化现象,而其中大部分是顺同化。本文对五华客家话中带有较强规律性的顺同化现象作了初步的描写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比较的角度,考察两岸客家话语法特点上的共性。从比较结果看,大陆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台湾客家话几乎完全相同(只是落到具体的成员上,个别虚词或虚成分有差异),表明两岸客家话的语法上具有极强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描述了廉江塘蓬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塘蓬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客家话主要通行于福建、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客家祖地在闽西,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地描述了客家话在福建的使用流播地域及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18.
英东客家话的主要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多数都读成送气清音;有[v]声母;古鼻音韵尾-m、-n、-η和塞音韵尾-p、-t、-k对应整剂地保留了下来;有[y]韵母等。英东客家话保留了不少古语词,有些词语在读音形式及语义表述上与其他地区的客家话有所不同,有些词语与粤语音近义同。其语法上亦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客家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根深蒂固的客家话思维定势不可避免地干扰大学英语学习中有限的英语思维。借助客家话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避免中文式英语产生。  相似文献   

20.
贺州市公会客家话中有不少风格独特的用词、歇后语等,其中很多词语与普通话或汉语其他方言相比,在构成、读音、使用诸方面有着非常有趣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