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乡村园林与城镇园林相比更具自然性和率直性,具有反璞归真的意义,也更贴近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传统乡村园林环境进行专题研究,总结其理论精华,在继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村镇园林与人居环境规划的新理论体系,对正确和科学地指导现代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促使了人们对环境美观性的重视,所以城市的绿化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园林景观,现代园林景观当中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化的建设质量,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彦宏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92+191-192,191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当人们把各异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的造园活动中时,也就必然产生出各种形式、风格大相径庭的园林。这里所讨论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由于中日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截然不同以及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使中日虽然同种同文,却有着趣意相异的文化。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却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和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中日园林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深远的、复杂的各种力量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差异合力。对这种缘由的探讨不仅对历史有很深的意义,就是对我们现在的园林设计和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园林的一个典范,在设计手法以及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江南园林的分析,对古典园林之中,借景,障景、分景、隔景等手法的充分运用和剖析,对江南园林有一定的探究的前提下,对现代园林以及景观设计有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区建起了小型园林,而庭院正是小型园林的浓缩和扩展。现代人已经厌倦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尤其是单调的室内工作环境。人们渴望在室外营造出小型天然园林环境,用绿色来寻回日益失去的自然情趣,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中国传统的庭院设计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是现代风格的庭院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该课题主要进行现代中式庭院景观的建造和研究,将目标主要放在了现代中式庭院的规划设计与研究,通过进行不同地区环境及方案对比性研究,设计具有传统中式庭院与现代中式庭院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志强  王丽美 《今日科苑》2010,(17):106-106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源远流长形成独特的中国式风景园林体系。然而在今天,由于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中国现代园林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对中国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有着历史悠久的造园史。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型配置受儒学、道教、佛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诗歌、山水画等的影响,在建造时通常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并与自然可以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罗马,植物配置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更注重体现人工美。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均体现出渊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精髓,植物造型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地应用于园林艺术中,配置技艺也各具千秋。文章将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风格、形式等进行比较,旨在相互借鉴,取其精华,也供现代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做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时代的来临,为中国城市的都市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现代城市建设的都市化趋向,导致了水泥森林在城市中心的普遍出现。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发展、城市化以及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此设计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是以中国古典文化为根基,提取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古典元素,推陈出新营造具有古典文化气息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艺术风格.将苏州古典园林的内涵和苏州古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以理解,将之应用于室内设计之中,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儒雅风尚的吴文化气息,营造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长期以来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有内涵、有韵味、有血肉的独特园林景观,本文从“以文学艺术为蓝本、以师法自然为原则”两个特点入手,提出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传统特质的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却有着时代发展形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比较两个时代植物配置的特点对于探索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园林景物作为景观的物质和精神的载体,承载着诸多信息,从归属感到认同感、人性的诉求到天人合一、实用与审美到多元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其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现代风景园林在其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中,在发生了革命性创新。就围绕导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樊丽  刘晓鞠 《科教文汇》2009,(20):267-267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精髓,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网师园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可以说网师园映射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思想和手法。  相似文献   

14.
简洁、静谧是丹·凯利作品的最大特点,简述了凯利的设计生涯,通过对其设计作品的解读,找到了凯利与传统对话的方式。米勒庄园、达拉斯喷泉广场、北卡国家银行广场以及金氏庄园都是他的典型作品。同时,凯利理性的设计理念也唤起了对现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她不仅综合了山水画、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她深刻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追求“道法自然”的统哲学思想。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深刻影响,探讨其对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风水理论”被当成糟粕。但随着国内外对于中国传统理论探宣、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风水理论”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不仅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有着指导性,并且对现代园林景现设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简洁、静谧是丹·凯利作品的最大特点,简述了凯利的设计生涯,通过对其设计作品的解读,找到了凯利与传统对话的方式。米勒庄园、达拉斯喷泉广场、北卡国家银行广场以及金氏庄园都是他的典型作品。同时,凯利理性的设计理念也唤起了对现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和园林的旅游功能,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人文旅游资源,以它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艺术创意吸引着游客,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应该把它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利用、发展并保护。  相似文献   

19.
园林设计是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的良好前进。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并对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理论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其设计手法也广为人知,但这些设计理论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它的哲学根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着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哲学思想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