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了使得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与当代高校中医教育模式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中医传承班应运而生。本文以独具特殊优势的中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医学史》教学为论证对象,从课程定位、中医思维培养、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反馈等多个角度着手讨论中医传承班的《中国医学史》教学方法,以期使其不但能够传授知识,而且通过理清历史,解析中医学发展特点,把握中医学历史发展规律,发挥中国医学史指导中医类其他课程学习的特殊优势,从而培养造就一批能为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而奋斗一生的中医传承人才。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教学管理模式,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将中医学中的"仁和精诚"理念渗透到现代的精细化管理教学模式中,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将中医技术与中医文化不断传承与发扬,从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案是中国老中医的智慧的结晶,为了挖掘出中医医案中隐藏的大量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本文采用了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医案进行结构化研究,使用了改进的贝叶斯网络算法对其医案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中医医案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张念琴 《文教资料》2013,(19):53-54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的思想,如气、阴阳、五行等;古之医者对《内经》的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中医在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脏病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医医案是中医诊疗过程的记录,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基于 Java EE 结合模式匹配技术,设计开发了慢性肾脏病中医医案解析与管理系统,实现慢性肾脏病中医医案患者基本信息、病史信息、诊断信息、住院信息、出院信息、理化检查信息等记录的解析、存储与管理。该系统有利于中医医疗人员对慢性肾脏病中医医案的分析、利用与管理,促进中医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是随着职业分化而产生的,"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医案为本的职医教育、师徒传承的艺徒制训练教育和农器与法术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教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职业与技术教育的信仰、目的、价值和方法追求,给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本土化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引导下,传统中医迎来了发展与挑战。受此影响,当前中医方法论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凸显了不足,缺乏对临床诊断,尤其是医案说理活动的分析。文章尝试引入广义论证理论,结合传统中医医案文本的特点,提出传统中医医案说理的本土化研究方法;进而选择《小儿药证直诀》作为分析案例,从该文本出发,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中医临床诊断中的说理,推动中医方法论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入手,对比TFIDF与Word2vec方法抽取结果,探讨更适用于中医医案症状信息自动化抽取的研究思路,为发展中医医案的自动化分析提供参考.在构建好的医案词典基础上,利用TFIDF与Word2vec方法分别对心系医案数据进行症状抽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医案中,病人发病往往伴有心悸、胸闷、...  相似文献   

9.
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育的目的和中医学的特点分析了中医学临床教育阶段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从教学改革、营造学习氛围和加强管理等5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篇名中含有"泛在学习"的文献有382篇,本文以这些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法分析目前学术界对泛在学习方面的研究概要,发现学习环境、媒体与技术、学习资源、教学活动和应用实践是研究热点。最后,分析了泛在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贺丹  胡鑫才  石强 《科教导刊》2023,(8):131-133
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是中医特色思维方式在临床操作中的体现,然而四诊技术传承未引起足够重视。夯实中医四诊技术是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正确途径,其核心是培养一批四诊技术精湛和带教能力过硬的实训人才队伍,制订一套可重复的人才培养方案。江西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获得了独特的培养理念和方法。现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为例,讨论如何用还原中医本色、朴素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当代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的高低,既影响高等中医教育的效果,又影响中医文化的传承,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需要中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正>《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畜牧兽医学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承担对畜牧兽医人员畜禽疾病诊断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畜禽临床诊断和畜禽治疗技术两方面的技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紧扣教学大纲,本着"以临床实用技术为本,以教会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中医中药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认识肤浅的现状,为了不让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在年轻一代人中被淡忘、衰败,笔者在《大学生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进行了中医知识的传播实践,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中医学的兴趣培养,结合课程内容,联系实际作了一些探索,目的在于传播中医文化,使中医学这个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认识、产生兴趣,进而去学习它,为己所用,并把它传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起源与精髓,是中医精华的体现,是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主要灵魂,亦是中医教育必要的传授内容。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理论和临床辨治都记载于中医经典之中,对临床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中医妇科师生对学习四大经典缺乏兴趣的实际情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一些学习中医经典的有效方法,提出设想,来说明学习中医经典对提高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具体内容和教改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事业需要我们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但由于中医学科本身特点,需要在培养中医人才的时候符合它自身的规律。中医本身就是一门领悟性课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我领悟,不断结合临床,不断体悟,作为中医的传承、培养人才更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将师承模式与传帮带的方式对中医人才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医的领悟和以增加对中医的热爱,将中医的继承人真正培养成具有临床思维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流传久远,但高等中医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却是近三十年的事。一九五六年,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倡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创办高等中医院校。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广州中医学院诞生了。从此,写下了华南地区高等中医教育史的新篇章。广州中医学院为卫生部部属院校。它的任务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商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现代自然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课程,同时学习一定的普通课程和西医课  相似文献   

18.
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促使移动学习大发展。移动学习在数字教育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以Elsevier为文献来源数据库,以"mobile learning"和"M-learning"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使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检索文章进行基本情况分析和重点内容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学习进行展望并提出未来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医文化传承的(西方)科学化,正在逐步挤压中医的空间,使得中医日益丧失其身份的核心部分,进而导致中医的身份危机。那么,该如何理解近几十年来中医传承方式的历史变迁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医学边界的模糊性问题,从而反思全球化时代中医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及其传承方式的文化保真性,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致力于中医文化学、科学技术哲学、西方哲学研究的张宗明、蔡仲、方向红三位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医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医的身份问题提供了颇多洞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是随着职业分化而产生的。“以吏为师”的职官教育、医案为本的职医教育、师徒传承的艺徒制训练教育和农器与法术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教育,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职业与技术教育的信仰、目的、价值和方法追求,为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