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专业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效益。近年来,在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把培养“名师”作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牵头”工程予以加强,从而使“名师”数量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2.
王景魁 《教师》2020,(13):127-127
自2016年湖南省启动教师培训师培养工程起,一大批中小学教学名师成为教师培训师培养对象。从教学名师成长为一名合格讲师,需要经过怎样的历练,培训师课程的学习对名师的进一步成长和教育教学有何促进作用,个中有很多道理可言。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师等等,是当下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美好建议。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直至名师是不少教师心中的梦,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静下心  相似文献   

4.
<正>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深化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安庆市以"名师阶梯培养工程"为突破口,营造优良的教育生态,为教师成长搭建阶梯。多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确立培养总体目标安庆市教育体育局(下文简称"教体局")于2014年开始酝酿"名师梯级培养工程"(下文简称"名师工程"),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正>名师是教师成长的榜样,是教育宝贵的资源。作为湖北省黄冈市委组织部、黄冈市教育局命名成立的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涂玉霞名师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成长呈现出一种积极、高效、跃升的良好态势。最美示范:每一节课都要上出"原汁原味"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涂玉霞,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逐步成长为"黄冈名师""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并于2016年1月12日被湖北省  相似文献   

6.
名师培养与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根据学校实际,按照一定的培养模式加强名师的培养,同时又要不断创新实践,善于解决名师培养与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生物教师要逐步完善自己,完善教学,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型教师,应该从培养“反思”习惯开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名师的成长经验体现在成长历程、成功课堂和发展窘境三个层面,文章通过对名师的成长路径和特质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名师成长之“道”与“术”,发掘名师培养的规律及范式,为教师成长、名师发展为卓越教师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是当前职教师资研究的重点课题。根据教师职业成长规律与国家职教教学名师的个人素质及成长发展历程,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把职前和职后紧密连接起来,并实现大学、企业、职校三者的有机合作,实施立体化的培养策略。职前与职后三维立体的培养模式将使三者实现共赢,这种合作机制的成功实施需要许多支持条件,如政策规章、模块式整体化课程的设计与运作等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特色的积累亦非一曝十寒,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蕴含了个体探索和教学文化积淀的过程。本文以152位第二轮绍兴市名师培养班的培养对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名师专业成长叙事个案的搜集和对部分个案的访谈,试图梳理出名师成长机理。  相似文献   

11.
<正>"提升他人,成就自己。"淮北市教育局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高举名师旗帜,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教师成长梯队,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带头效应和工作室辐射作用,共同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灵动课堂,得到全市师生的广泛赞誉。淮北市教育局从2010年起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其职责为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名师工作室是近年来兴起的学校教研平台之一,通过领衔名师的引领带动,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网络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而开展教学研究。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对教师成长的引领和带动功能,能培养出一批学科骨干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作为福建省小学体育阮光清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研究与实践,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与任何事物一样,名师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和地域性的动态概念,名师也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成长。但事实上,许多地方比较注重名师成名前的培养,不重视成名后的继续发展,导致了许多名师后劲不足;或因使用不当,造成了名师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们知道,理想的学校既是教师发挥其作用,助人发展的地方;也应当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地方。教师的发展应立足于教育实践之中,立足于学校对教师的合理使用之中。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合理使用名师,如何促进名师的继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名师的使用要…  相似文献   

14.
梁好 《中国教工》2009,(8):36-36
近年来.随着“名师工程”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实施,一大批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这些名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一笔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可是,在当下的教师管理环境下,却存在着许多名师赋闲或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苏派"中生代名师开始续写并创造着苏派教育的辉煌。研究中生代名师,提炼他们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对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苏派教育研究走向未来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从中生代名师成长的背景与土壤、规律与特征、策略与路径等方面,就他们共同的成长规律进行了探寻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名师"一词在教育行业可谓炙手可热,"名师"效应也在中国教育这方热土上弥散开来,名目繁多的名师评比、名师送课、名师讲座、名师出书等等不一而足。毋庸置疑,名师效应的兴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还是满足国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都是值得推崇的。不过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结构方面讲,"名师"应该是庞大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属于人才顶端的极少数,多数教师还是普普通通的教育工  相似文献   

17.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名师培养工程"如火如荼,的确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名师",顾名思义是出了名的"有声誉""名望高"的教师,在教学技艺方面,"名师"的确比一般教师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因为有一定的成绩,在一定区域内也颇具"声誉"。但是,也有的"名师"还不是"明师"。最近,某地举行教学能手评选,其中一个环节是现代理论考试,参加者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师”等等,是当下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美好建议。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直至“名师”是不少教师心中的梦,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静下心来琢磨一下,真正成为“专家型”“学者型”“名师”的教师确实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不妨抓住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精心打磨,持久努力,  相似文献   

19.
名师工作室作为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不仅是教师成长的有力助推器,而且也成为了优秀教师的重要孵化器。名师工作室以名师授徒的方式,在各种学习、交流和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通过传、帮、带有效缩短了教师成长周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水相荡而成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名师工作室的创  相似文献   

20.
名师工作室作为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模式。不仅是教师成长的有力“助推器”,而且也成为了优秀教师的重要“孵化器”。名师工作室以名师“授徒”的方式。在各种学习、交流和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通过传、帮、带有效缩短了教师成长周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水相荡而成涟漪;石相击而发灵光”,名师工作室的创建,既有利于总结升华并推广名师的成功经验,也有利于带动一批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成人达已”的过程巾.师徒形成了一个“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