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能够概括报道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关注,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体育报道因其充满动感、人情味和娱乐性的特点,在标题制作上尤其要花费一定的工夫。在报刊编辑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标题制作。研读稿件,提炼主题体育新闻的主题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例,包括赛前预测、比赛的重要经过、球星表现、比赛结果、人物言论、意外事件、花絮报道等。编辑要善于准确、迅速地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介如何报道自己新闻界的新闻?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问题。现在大城市一般都有几家主要报纸,于是便会出现这种现象:比如评好新闻奖,本报只得了一个三等奖,不仅消息里要着重强调还作上标题,而一等奖是谁,却提也不提———只订阅这家报纸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体育迷,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凡是有关体育的消息,我都极为关注。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些新闻报道经常“刁难”受众。如报道某球队几位著名国手出国参赛,按理说是金牌在握,可几天后消息传来,只获得季军,至于负于谁,如何输的,比分多少,谁获得冠亚军,则没有下文。我有时看了或听了这样的新闻、广播不甘心,又去查报纸,结果还是找不到“下文”。其实作为球迷,不单单关心比赛结果,更希望了解比赛过程。  相似文献   

4.
胡阳 《记者摇篮》2007,(1):17-18
近年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烽烟四起,所有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独家的、有特色的新闻。其中抓好灾害性新闻(亦可称之为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是媒体时事新闻之间竞争的筹码之一。新闻实践表明,在灾害性突发新闻面前谁的报道客观、准确、丰满,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谁就有可能牢牢地吸引读者。所谓灾害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害、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些新闻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比如洪涝灾害、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山体滑坡、坠机事件、车祸矿难、瘟疫流行、屋倒楼塌等等。西方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把灾害性事件称为记者的节日。因为它们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读者们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军报三版刊登的加框新闻,大都是一事一报式的新闻,即一篇报道只报道一件新闻事实,这种新闻写起来好写,编起来好编,安排版面也决当,可谓是一路开“绿灯”。见报后读者也喜欢看。为什么这种新闻如此受欢迎?首先,它符合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次,它篇幅短小,一事一报,一般不会超过800字;第三,它通篇都用事实说话。可是,从自然来稿情况看,这种新闻却很少见到,有些新闻虽然见报了,也是编者从众多事例中挑选出来的。一事一报写新闻,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行。可为什么这样好写…  相似文献   

6.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7.
邵枫 《记者摇篮》2005,(2):19-19
以往经济报道,就是工作报道、成就报道,都是站在宣传者立场上报道,表达宣传者意图,宣传政府部门业绩,为报道对象树碑立传。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和老百姓不相干,结果是读者都不爱看。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办给人们看的。一张报纸,读者拿在手里,如果眼光停不下来,一翻而过,甚至根本不想多看,那还有什么效果?夜班编辑贯彻落实编委会的编辑思想,采用什么稿件,选用什么照片,放在什么位置,是要反复掂量的。所以,在夜班的岗位上,想得最多的是:在我们编辑的这张报纸上,国家大事要事、国际重要新闻、编辑部的重要言论,安排是否突出、得当;在所编辑的版面上,什么消息最“抓人”,什么照片最有吸引力,“亮点”在哪里?时刻不忘服务大局3月份的一个报道重点是“两会”,这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役性报道。“两会”期间,既充分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9年首次在重庆举行的中国第十一届科协年会,汇聚了近150位院士,可谓中国科技界最大规模、最高档次的盛会。此次年会主题很专业,还有数十个论坛。如何把枯燥的科学议题转换为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是这次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传统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来说,由于自身承载着极其多的会议报道任务,通过改进会议报道,让读者喜欢会议新闻,让会议上不是新闻的东西从报纸版面上消失,把真正的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新闻单位,没人爱跑会议、没人爱写会议新闻,但负责跑党政机关的记者,却天天离不开写会议稿,开各种形式的会。我在跑党政新闻的所谓“枯燥乏味”里,却寻找到了在文山会海中挖掘新闻“金矿”的乐趣。一、跳出程序寻突破把党政新闻写活跑五大委的记者几乎绝大多数的新闻都是写会议报道、领导活动。这类稿子最容易写成程序式的“八股新闻”,不但读者不愿看,而且这类稿子多了,也严重影响了报纸的质量,时间长了,连记者自己都懒得写懒得看了。本人在采访此类稿件中,注意跳出程序化的束缚,真正把新闻写活、写生动,写得老百姓爱看…  相似文献   

12.
某地电视台日前在地方新闻节目中相继直播名为“谁是啤酒王?”、“谁是龙虾王?”的比赛场面,画面上虽十分热闹而壮观,却让荧屏前的观众不敢恭维。(见于江苏卫视5月21日、5月22日《1860新闻眼》)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特质在于一个“新”字,其感染力、启发力,也在于一个“新”字。但是,目前有些报纸缺的恰恰是“新”。新闻报道是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它以报道事实、沟通信息、反映舆论、传播知识为读者服务,在这种服务中影响读者、感染读者。报纸不是文件,读者可看可不看。内容干瘪、枯燥、无新意的报道即使上了版面也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指导人们了。这样,新闻报道的作用何以充分发挥?要让新闻报道真正出新,我认为,记者  相似文献   

14.
(1)体育报道体育报道种类很多,最简单的是单纯报道比赛结果。这种报道要包括比分、比赛转折点、主力队员,以及比赛中表现最突出的个人。随着电视的发展,观众已能从电视中看到比赛结果,但他们又想了解电视上看不到的细节,西方报纸体育报道的要点如下: 阶段比分,最终比分,各队名称,比赛项目,比赛范围,比赛地点,比赛转折点,胜方情况,比赛战术,体育明星,是否破单项记录;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的公开评议,客观因素(气候、观众人数);队员有否受伤;比赛统计数字;比赛持续时间等。西方报纸还特别强调如果记者不是体育专家,  相似文献   

15.
领导人活动报道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也是新闻资源的"富矿".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客观上已经成为党报要闻版面的主打新闻,也成为新闻采编人员每天都可能遇上、必须精心做好的日常工作之一. 但长期以来,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存在"八股化"趋向,长风盛行,格式化严重,缺乏创新,可读性差,普通读者望而生厌,采编人员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形成了"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马培忠  陈霞 《青年记者》2007,(12):84-84
时政新闻广受读者关注,也是党报最重要的新闻资源。做好时政报道,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仔细筛选,把最有价值的新闻、最新鲜的事实、最为广大读者关心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7.
军事政变,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都是世界媒体关注的头等重大的新闻。2006年9月19日夜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配以大幅照片进行报道。但是,在图片的选择和使用上,却千差万别备有不同:有的图片,读者只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却无法看出政变发生在哪里:有的图片,读者不但能看出发生了军事政变,而且能够看出是东方某个国家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图片,读者一眼就看出是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有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晚报上经常可以见到采用冠以“焦点”、“焦点报道”、“新闻焦点”等醒目栏头的报道形式,对某些新闻或人物进行集中式的聚焦报道,通称为“焦点报道”。焦点报道突出的栏头和醒目的标题处理,往往会起到引人注目、唤起读者阅读欲的作用,而图文并重的版面处理,视点集中,好象一组组近镜头,把读者拉近新闻点。  相似文献   

19.
元莉华 《今传媒》2005,(9X):38-38
新闻之于读者,犹如珍馐佳肴之于食客,那是人欲求先睹为快、先尝为快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读者却总嫌我们报纸上的新闻乏味,特别是所谓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甚至头条新闻,卒读者更加寥寥。其故安在?原因是记者把大量的不是新闻材料的东西充斥于新闻中。  相似文献   

20.
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应当处于什么地位?有的报刊仅仅把它作为文字报道的从属,用来美化版面,忽略了它可以独立作为新闻报道手段存在的意义。图片固然可以配合文字发表,但毕竟可以独立成章,与文字新闻一样,可独立地反映新闻事实,报道新闻事件,甚至能给人们以更加可信的感觉。近年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都比较重视图片新闻,一是图片位置突出,篇幅也较过去大了;二是经常举办新闻摄影比赛,激发新闻摄影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注意使用图片进行连续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