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教育实践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从教育要和谐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值得作些再思考,从教育目标到办学理念,从课程改革到队伍建设,从教育公平到培养质量,涉及到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我国民办私立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我国民办私立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何齐宗,张意忠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近年来,民办私立教育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兴起,并且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全日制教育到业余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都有民...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不仅涉及到培养目标,而且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构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全方位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远距离教育文明特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文明特质是什么?它对人类教育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想影响?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出发,通过“从精英教育到民主教育”、“从人本教育到文本教育”、“从教育艺术到教育技术”、“从功利教育到福利教育”、“从教育文化到教育文明”等5个方面,对上述两个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文章最后指出,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纯粹的物质技术教育文明,它对人类教育的文化影响,并非是纯科学技术的。相反,它用一种现代远距离教育人文精神,引发了人类社会教育文明观念的全面更新和变革。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是多方面的,经历了以政治伦理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教育,以人文为取向的教育到以科学为取响的教育再到以科学与人文融合为取向的教育,以英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大众为取向的教育,以社会本位为取向的教育到以个人为本位取向的教育的转变。现代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嬗变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本文试图抓住其变迁的骨架性线索,把握其嬗变走向,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化初探浙江洞头县城关小学王岁宝小学德育工作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几年来,我校努力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形式使爱国主义教育序列化,获得较好效果。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在,从物质文明到精...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教育回归生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那么,学校教育究竟应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应回归到这样的生活:从主体而言,回归到成人与儿童共同的生活;从时限而言,回归到过去、当下、未来生活共在的生活;从内容而言,回归到事实与价值统一的生活;从意义而言,回归到丰富、有趣、有德性和智慧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基础。芬兰在推进教育平等进程中,建立了从立法干预到政策和行动干预等机制。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育环境,从提供经费到高质量教师的培养再到学校内部每件的改善,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9.
全民-全纳-全人:"穷人经济学"的中国高职教育新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穷人经济学”的“亲民”的治国方略正可打造“亲民”的中国高职教育。建立并完善从全民到全纳再到全人的“三全”教育新体系,勾勒就业教育、创新教育到创富教育的清晰线条,实现从“技术人”到“社会人”、从“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根本转变,是中国高职教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成长取向。  相似文献   

10.
陈馨  陈斯敏 《天津教育》2005,(12):42-43
当今时代,“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知识经济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就业,从学前教育到知识结构调整,从环境保护到产业结构调整,从求学就业观念到终身教育等等。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教育,知识经济要求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因此,知识经济不仅是一场知识的变革,更是一场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寺院教育为现代教育服务的思考□尕天玉一、寺院教育的历史作用及影响青海的藏族寺院教育以势力雄厚、影响较大、组织机构严密、教育体系完整的格鲁派教育为主,从招生到毕业,从课程设置到教学计划,从组织教学到行政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解放以前,这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到教育基本权利(教育起点平等)的争取,再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权利的争取,发展到目前教育实践各个方面(包括制度、方法、内容、教学与课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教育方面的各种问题,不同的人士有着不同的关注和兴趣,然而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却早已成为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教育研究所走过的大致是一条逐渐由比较泛化到相对具体,由比较分散到相对集中,由偏重于介绍西方理念到更多地讨论本地现实,由置身事外对中国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笼统地批判到设身处地或深入实践一线进行建设性实验的道路,教育的问题逐渐聚焦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了。只要班级授课的形式不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不论是谈教育观念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一种价值现、人生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当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社会实践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融入到学生家庭教育中。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督导工作也将面临着重大的变化。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的新变化体现在:一是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教育督导要从过去监督检查教育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为主逐渐转移到监督检查评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来;二是从普及到均衡的转变。教育督导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推动学校之间缩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三是从督导政府行为为主到督导政府行为与学校行为并重的转变。要监督和指导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督导要更多地转移到关注内涵,关注弱势群体接受教育上来。要为维护教育秩序,规范办学行为,保障教育公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乐舞教育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原始自然形态到自觉化过程.从娱己、娱人到娱己、娱神,又到育己、育人的教育流变,使我们看到古人乐舞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等所经历的历史蜕变。古代乐舞教育从萌芽走向成熟到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教育雏形。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古代舞蹈教育源流溯变的探索,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出特色,既要抓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教育,又要考虑到目前新生动手能力不足,要解决技术技能教育核心内容的基本问题。从教育的核心内容到新生的培养,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应该有本质的理念和实践探索,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办好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试论教育的发展阶段桑志军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教育本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到了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那么,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到现代社会的教育到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未来的教育发...  相似文献   

19.
<正>从研习学科教学,到思考学校教育;从分管部分工作,到构建学校生态;从教育相对发达的都市,到教育相对落后的县城;从将自己独立思考所得出版成一部著作,到带领团队办成一所在当地声名鹊起的优质学校,刘贤昌说自己的教育之路就是系统思考之路,是基于教育本质、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探究和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欧洲到美洲到中国,从陶行知到蔡元培到朱永新,被苏联教育模式和“分数教育”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新教育实验”,在苏州擦亮了“教育复兴”的点点星火,并以燎原之势,蔓延到中国的大半壁江山。当下.仅凭个案的成功.就宣称新教育实验决非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还为时尚早。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起码可以视作以“人的教育”为旨要的“新希望工程”的剪彩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