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说“舍”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舍"是个常用字。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客舍"的"舍"和"舍弃"的"捨"在意义上毫无关系。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还有待于继续挖掘,文章使用汉字字形结构分析手段,在对"舍"字字形和本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舍"的词义系统的梳理,分析了"舍"字的意义演变线索,得出"捨"的"舍弃"义是从"舍"的本义"客舍"引申出来的,"捨"是"舍"的分化字。  相似文献   

2.
说“舍”     
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舍"是个常用字。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客舍"的"舍"和"舍弃"的"捨"在意义上毫无关系。这一说法值得商榷,还有待于继续挖掘,文章使用汉字字形结构分析手段,在对"舍"字字形和本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舍"的词义系统的梳理,分析了"舍"字的意义演变线索,得出"捨"的"舍弃"义是从"舍"的本义"客舍"引申出来的,"捨"是"舍"的分化字。  相似文献   

3.
"闻"字在古代兼表"听觉义"和"嗅觉义",而在古代"听"和"嗅"也分别具有"听觉义"和"嗅觉义",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表"听觉义"的"闻"是如何逐渐被"听"代替的以及表"嗅觉义"的"闻"是如何发展壮大并在现代汉语中代替"嗅"的。  相似文献   

4.
前辈学者推求词的本义,运用形训方法:因字释词,据形求义;行之有效,多所发明。然而这方法存在局限性,有时难免臆断。本文以“之”词为例提出问题,向专家求教。“之”词本义的三种说法“之”词本义有三种说法:训出说,训往说,两字说。都是运用形训方法的,而结论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夜来"一词具有"昨天"义,"来"具有"往昔,过去"之义,这在《汉语大词典》中已有收录。"夜来"一词无论是表示"昨天"义还是非"昨天"义,都应视为主谓结构的复合词。"夜来"三个主要义项"入夜"、"夜间;夜晚"、"昨天"均与时间有关,三个义项之间具有其内在关联。"夜来"在表"昨天"义时是派生词,"来"为时间词后缀的说法有待商榷。"夜来"表示"昨天"义这一用法至今仍保留在山东方言中。  相似文献   

6.
关于四声别义现象,今人多有论述,但早在100年前的《马氏文通》中有所涉及。草创之初不免粗疏。本文主要围绕《文通“》名字辩音“”动字辩音”提供的203个例字,通过整理归类,并参照各家观点分析马建忠对四声别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副词“又”触发的预设与其词汇意义密切相关。其中表重复或继续义的“又”,表更进一步义的“又”,表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义的“又”,表示转折义的“又”,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表加强语气的“又”等具有预设触发功能。不同义项的“又”所触发的预设既表现出共性特点。也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浅说“儒”     
儒家何以以“儒”为称 ,需从字源上探究这“儒”字的含义。《说文》“柔也 ,术士之称”的说法 ,历为学者所宗。其所以谓为柔 ,是由于把其主构“需”与“”相混。这种混淆由来已久。实则两字各有其本义。“需”训须 ,“”训柔。而“儒”取“需”义 ,即迟滞、流连、等待。《说文》“术士之称”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而所谓“术”,乃指道术。“术士”乃从事探求大道的人 ,即学者。儒家是探求大道的学者一派。“儒”作为学者之义至战国始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形声字声中有义,自从宋人王圣美首倡“右文说”,渐为世人所知。到清代,乾嘉诸贤发明“因声求义”,其旨大显。后来,再经过章太炎、刘师培、杨树达、沈兼士等近、现代学者的精研推阐,终于取得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0.
"黑"在M·Swadesh《一百词的修订表》中居91位,是语言中较为核心的词。考察东汉文献,"黑"语义场有10个成员:黑、墨、玄、弋、缁、淄、黔、黝、盧、皁。上古汉语里,先秦时期表"黑"义的有"黑、墨、玄、缁、盧",但"黑"占主要地位,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淄、黔、黝、皁"也加入了表"黑"义的行列,但使用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上古声调的论说历来都众说纷纭,前人也有相关文章时其进行梳理,但是都不够全面和深刻.陈第的《读书拙言》否定上古音有四声 顾炎武和江永一方面肯定古有四声,另一方面认为古人在歌唱时不拘四声之限 段玉裁首次从系统上否定了四声模式而提出另一种声调系统.他主张古无去声,只有平上入三声 孔广森的《诗声类》中认为《诗》有三声而无入声云云.本文对历代学者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能给大家在上古声调方面的学习上提供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黄侃一生治学严谨,提出了一系列治学原则,其中以"在于发明,不在于发现"的主张最具代表性。它是中国近代学术创新的一种治学方法论,以"独殊"为学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以"不雷同"为学术创新的一条标准,阐述了学者进行学术创新必备的四种学术气质。黄侃对这个治学原则的具体实践及其再认识的衍化轨迹是:从提出"在于发明,不在于发现",以"发现新材料"并不等同于学术创新为理由否定"发现之法",到认识"发现"研究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替代性的"发明"研究,再到归纳出"发见(现)一、推明二"的"治学六道",认同"发现"与"发明"同样具有创新功能。这一治学原则的创新意蕴在于: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与超越性,又反映出执着于国学研究与传承的学者所具有的一种文化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四声之目"的发明,高华平在《"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中提出"王斌首创四声说",杜晓勤在《"王斌首创四声说"辨误》中提出所谓"辨伪"。实则杜文所谓"辨误",本身存在很多逻辑和事实上的谬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张冠李戴,论证不严密;二是罔顾事实,轻易否定他人。故对其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辩驳。  相似文献   

14.
前人学者对莆仙方言单字声调的调类归并与调值描写存在各种观点。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探讨莆仙方言单字声调,进一步描写莆仙方言的时长特征,与传统调值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所得莆仙方言共有7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单字调调值分别为533、334、331、51、31、41、3。  相似文献   

15.
词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配乐演唱抒情文学,既要配乐,就要考虑字声的平、上、去、入与乐声的宫、商、角、徵、羽的协调契合。平仄四声的表情效果有所不同,所以词句与韵位的平仄必然会对词的表情产生不同的效果:平声宜于表达柔婉、缠绵、怀念、愉悦、悲伤等情感;仄声宜于表达低抑幽怨、沉郁悲痛、慷慨磊落、急壮豪迈等情感。  相似文献   

16.
刘应秋词是清初词的一部分,具有清初词的共同时代特征。其词在内容上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作为文人的不可言说的反抗情绪,表达了他对家国飘零的痛苦,体现了其出处两难的困惑、看破世情的"旷达",饱含着诚挚浓郁的友情以及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致等;在表现手法上曲折隐约,富有言外之意的美感。刘应秋词的词调选用多数符合《钦定词谱格式》,但也有部分词的词调与《词谱》不合,有一定的词谱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永明体的特征是"四声"调和五言句,以此分析沈约诸人两组<赋鼓吹曲名>,并比照唐代所称"齐梁调诗",说明永明体崇尚平、上、去、入四声具备的句子,并有一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声调情况的客观。二,《诗经》同部字相押,有的既同部又同声调,有的同部但不同声调。在符合一定韵式的规律性转换中,同部不同声调也是诗人有意识的换韵,应当视为四声分押。三,因假借、引申派生、语法音变等原因,有些字一字多个声调,根据音义相应的原则,应区别其不同意义和不同语法功能,以定其在具体诗句中的实际声调。四,《诗经》中,平、上、去、入各声,阴、阳、入各声,用韵情况很不同,了解古四声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各声应区别统计。根据上述四点主张,发现一些新的定例、韵式,以义辨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诗经》用韵的四声数据库,从而利用计算机对全诗305篇、1133有韵之章、1696韵段、5308入韵句的用韵关系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以下数据:4548必韵句中,通押183句,占全部必韵句的4.02%。各声通押比依次是平声2.27%,上声5.42%,去声16.71%,入声1.44%。阴、阳、入三声的通押比依次为阴声韵5.88%,阳声韵3.29%,入声韵1.44%。阳声韵中,平、上、去声的通押比依次是1.26%、15.05%、17.86%。阴声韵的去声和阳声韵的上、去声,在《诗经》时代可能处于四声系统上发展完善的晚期。  相似文献   

19.
河北平山方言声母系统的变化与北方话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精组字保持独立,疑、影两母的今开口洪音字前有辅音[η];韵母系统中入声韵塞音韵尾已经消失,与阴声韵合流,没有形成摄口呼韵头[y];声调系统中平有声不分阴阳,入声基本自成一类,部分入声字按照出现的语音环境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mirror neuron research from the neurosciences is incorporated by the field of group analysis and made to fit within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s of the field. The approach taken i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across actor-networks. The article ends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a trans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good reason for rhetoric and writing scholars to consider “multiple ontologies” and to understand neurodisciplinary work as in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