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领导体制、组织运行方式、企业定位、经营规模、员工激励、数字出版、大众图书探索、渠道建设、研究性出版、企业文化10个方面,总结中小专业出版社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者资源、专业优势、已出版图书和编辑人才是科技出版社4种最重要的资源.整合作者资源,建立作者资源库;专业细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结合现有图书资源,开发优质选题;重视策划编辑资源,合理选用编辑人才.这是整合出版社现有资源、大力开发选题、突破出版社发展瓶颈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艳 《出版经济》2005,(2):52-54
老年消费者一直是被我国书业企业所忽视的消费群体,全国500多家出版社里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出版社;市面上很少有专门针对老人的图书,即使有,大多也仅限于保健养生类,老年图书品种匮乏得几乎不可见;各少儿书店、专业书店不少,但是没有专门的老年书店,现有的书店也没有开设老年读物专柜.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图书批发商英格拉姆和贝克-泰勒在图书发行市场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同样,现在也面临零售店越来越多地直接向出版社订货的威胁.那么,还有一批中小图书批发商的状况如何呢?情况表明:有的在市场上消失了:有的扩大了服务领域,如开始为仓库俱乐部、超市等提供服务;还有的主要是服务于一批专业小出版社或地方出版社.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在夹缝中求生存,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  &#  &# 《出版与印刷》2015,(3):2-3,6
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在我国出版社总数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多是一些员工人数少、图书品种单一、与本行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专业类出版社。其发展前景,不仅与本社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还关系着各所属行业的文化传承与发扬。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大环境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坚持专业化,立足本行业,将是各中小出版社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这样,各中小出版社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陈涓 《中国编辑》2013,(5):46-48
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细分,教育、科技、少儿、地图等专业出版社也在不断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大众图书因其受众面广、影响面大、品牌效应明显、经济价值可观而成为专业出版社的首要选择。在专业出版社涉足大众图书领域的过程中,从专业图书编辑转型而来的大众图书编辑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从专业、学术向大众、通俗过渡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所处的环境予以分析,通过对他们在工作创新、读者定位、选题策划、流程控制等方面职责的阐述,揭示在专业出版社中做好大众图书编辑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出版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站必不可少.因此,许多出版社纷纷建立门户网站,作为出版社的窗口,宣传出版社形象和图书产品.由于各社情况不同,定位、结构和功能各异,因此网站的效果千差万别.下面就以北京科学出版社的网站--贝壳阅读网为例,对中小专业出版社网站的发展进行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8.
览景榭     
中小出版社生存之道 王立群在《出版参考》2004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根据中小出版社的特点,结合目前新闻出版的现状,中小出版社的生存之道主要有:第一,要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专门领域。第二,寻求跟出版社以外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第三,努力开发新华书店以外的图书流通渠道。第四,加强出版社各种人才的培养。第五,加强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小出版社在考虑其生存和长远发展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出版政策和方针,对出版业发展有一个前瞻性的考虑,结合本出  相似文献   

9.
随着出版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图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小出版社在市场化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各中小专业出版社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对自己的分工领域进行出版资源、图书品种研究开发,经年累积,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迥然不同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效益。下面是国内部分中小出版社的经营模式,希望能给其他中小出版社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专业出版社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诸多困难,但专业出版社如果能坚定依托行业资源优势,坚持专业特色出版定位,始终重视为行业服务,保持图书产品的“专、特、精、新”,其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艺术修养提升的需求,近年来大众音乐图书市场成长迅速.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图书专业性过强,与读者距离较远,而市场对音乐欣赏类和歌词曲谱类图书的大量需求,使得对市场把控力较强的非专业出版社开始纷纷涉足音乐图书出版.但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由于非专业出版社没有专业的音乐编辑,导致图书质量不高,版权纠纷时常发生.出版社要在编辑出版物时提早规避和解决可能出现的版权问题,从客观因素上的法规条款和主观因素的编辑专业能力两方面入手,提早防范,维护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引进版专业图书的出版不仅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出版社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由于专业性强,目前该类图书的出版不尽如人意.文章基于笔者多年的版权引进出版工作经验,从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引进版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13.
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图书贸易中起到了渠道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版权贸易的形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版权的引进和输出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因此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理应大有可为.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国内近600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逾万家报纸期刊和新兴网站而言,目前我国的20多家专业版权代理机构不仅规模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在经营上也是苦苦支撑,举步维艰.而同期,尽管我国至今未批准任何国外机构从事涉外版权代理,但一些境外出版集团和专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却看好中国图书市场,纷纷抢滩中国,设立代表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具有全球时效性的版权资源和专业优质服务,获得了国内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张利 《科技与出版》2014,(5):99-101
随着出版社的深化改革,拓展专业图书营销渠道是许多出版社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编辑不仅要在选题策划、多出精品上下工夫,还要强化专业营销,实行全程策划,提升品牌效应,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专业图书营销渠道有多条,编辑利用专业学术会议营销图书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专业出版社立足自身传统与特色,从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人文视角介入建筑类图书出版,不仅形成了新的建筑图书板块,而且为其他专业出版社开发大众图书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学术图书不仅对专业出版社的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其显性和隐性的经济效益也正在逐渐被发掘,本文围绕着学术图书的产品特性、读者特性,运用4Ps营销理论探讨了专业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无疑是俄罗斯图书市场的生死关头.如果此前市场的扩张主要是来自印量的增加,那么现在则是书价开始上涨.专家认定的这一结果源自图书零售业本身的弱小与图书滞销,并且预言说,这一结果将对中小出版社产生强烈影响.他们或者面临被大社吞并,或者退出大众出版转向专业图书领域.  相似文献   

18.
钱方针  陈鑫 《出版广角》2016,(21):13-15
学术图书如何进行专业营销一直是学术出版的难点.文章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飞机出版工程"丛书、"复合材料手册"丛书和"光物理前沿系列"丛书等优势学术图书营销实践的分析,探索学术图书的特点、营销的必要性、营销的特点以及营销渠道,讨论目前国内学术图书专业营销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圈子营销"理念是最近在营销界比较流行的新思想.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解密圈子与圈子营销》一书对"圈子营销"进行了详细解读.读罢此书,笔者深深觉得"圈子营销"理念非常适合专业图书的营销.虽然书中案例并未提及专业图书的营销,但其营销理念对于解决目前专业图书营销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确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就尝试探讨一下如何将圈子营销理念引入专业图书营销.  相似文献   

20.
转企改制后,中小出版社面临着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自身实际出发,中小出版社增强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以市场细分增强图书生产能力,借网络渠道增强市场运作能力,重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创新能力,以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