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反映论与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我国,所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写的心理学著作中,开宗明义,总是把“心理”定义为“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或“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把反映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刘荣 《教育艺术》2006,(2):60-61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形式,是入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美国心理学协会(APA)1993年曾公布了一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心理学原则”,其中第七条原则是:动机与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学习的内容与程度会受到学习者动机的影响。学习的动机则会受到个体情绪状态、信念、兴趣、目标和思维习惯等情感因素的影响”。从现代语文教育学的角度审视,情感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离开了客观现实社会,也就谈不上人的心理意识。心理学的这一基本的原理说明了外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而且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一、心理与意识的关系、二、心理是脑的机能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人的心理活动是反射。①什么是反射。②反射活动的三个环节、③人类反射的主要形式——条件反射.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什么是反映。2.客观现实影响心理的途径。四、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核心。2.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心理活动公式。3.心理学的学科性质、4.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心理状态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是具有客观性的。 所谓“触景生情”,是说当一个人受到外界景物的触时,便会产生内心感情的波动。“情”是客观现实,“情”是心理活动。“触景生情”形象他说明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 然而心理活动还有主观性的一面,既同一客观现实可以引起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活动。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低。经验多寡。阅历深浅都存有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所不同。 技艺成熟的歌唱家和初上舞台的歌手,在同一纷杂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6.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就其起源来说,是社会的产物;就其结构来说,以人脑为中介;就其内容来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的。探讨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是当代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要充分体现现代心理学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探索创新。导心教学法的核心要义就是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完善心理素养。促进心理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导心教学法构建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和育人至上是其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是其基本目标。运用导心教学法,教师要加强心理修养,做专心的“导师”、诚心的“导演”和热心的“导游”,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苏联生理学家И.П.巴甫洛夫以严格的自然科学方法,用数十年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高等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为辩证唯物主义对於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心理是脑对於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奠定了巩固的自然科学基础。因此,巴甫洛夫关於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就构成了心理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其标志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波普尔的心理学观点;波普尔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是伪科学;休谟对“归纳问题”的心理学解释也是错误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是“尝试和错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作为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对心理学学科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核心或中枢作用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应尊为“百术之首”;此外,他还对身心关系、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公孙龙的“臧三耳”命题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在现代心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资料客观公正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知“臧三耳”命题所揭示的是人和动物感知的一般规律,具体涉及到现代心理学中的“分析器”原理。因此把古老的心理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的“臧三耳”命题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在现代心理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历史资料客观公正的分析和研究 ,可以得知“臧三耳”命题所揭示的是人和动物感知的一般规律 ,具体涉及到现代心理学中的“分析器”原理。因此把古老的心理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大的范畴。又把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为理论基础的各家心理学著作共同认为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一致认为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认为情感过程反映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的关系,即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对意志过程的论述,在西方心理学著作中非常少见。在中国和原苏联各家的普通心理学著作中虽然设置了“意志”这一章,但对意志过程反映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却找不到具体、明确的回答。例如…  相似文献   

15.
刘兆吉创建了美育心理学,提出“美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学”学科概念,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科建设,使之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是对中国心理学和世界心理学做出的独特贡献,是刘兆吉的心理学思想、崇高的学品和人品有机统一的结晶,也是西南师范大学校史上永远值得骄傲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采用的中师《心理学》教材,内容多、分量重,有些部分抽象、难懂。再加上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比较严重,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因此,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大有改进的必要。为了改进《心理学》教材,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建议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生理基础与心理现象的关系。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客观现实对脑的影响,人脑的本身就  相似文献   

17.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70年代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之一。它关注的是超越个体当时当地、追求自然和本性融为一体的非理性存在。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以其非理性的道德心理为依据。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下,一方面,道德之“心”在个体的心灵深处得到充分体现,与人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道德之“心”又和他人、和世界、和大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而,道德心理又是一种深度的和高度超越的心理状态。对于一贯崇尚道德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超个人心理学的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8.
1.说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答案见教材82年版第3页,83年版第4页。 2.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可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与客观现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心理产生虽然依赖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反映客观现实;这种反映关系是通过人本身的实践活动进行的)”和“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2年,冯特首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揭开了实验心理学的序幕;1879年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宣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在心理学史上有重大的革命意义。本文力图从实验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和对心理学科学化、心理科学方法论、后来心理学的发展的意义角度进行论述,并提出未来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五、作文心理的本质 人的认识与思维能力,基本上都是大脑皮层七种性能以主次不同配合形成的。“功能系统的解剖基础包含许多皮质和皮质下区域。它们通过纤维通路的作用协调地工作着。”[K·W·沃尔什(澳):《神经心理学》第24页]作文心理同样如此。研究作文心理的本质,也就是研究作文心理的各能力与大脑皮层七种性能的关系。 1.题材挖掘能力的心理本质 主体挖掘题材,必须对社会生活和客观现实即获得的生活信息进行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确立思想,组合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