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段水红 《科教文汇》2007,(4S):182-182,187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中国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情感纠葛为叙事框架,塑造了不同的日本形象。相对于鸟托邦色彩浓厚的女性形象,作为集体想象物的男性形象具有更多的意识态性。这些形象在言说他者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反观作为弱国子民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林玫 《科教文汇》2020,(4):162-163
小说《恍惚的人》中昭子这一人物形象是日本20世纪60、70年代挣扎在工作与老人家庭护理之间的主妇们形象的缩影,她有着作为职业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着传统日本女性的贤惠,并且接受新时代的思想,向往男女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3.
王秋萍 《知识窗》2011,(6X):42-44
"思妇"这一起源久远的文学形象,按历史纵向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承载传统女性精神的思妇形象、作为生命主体存在的思妇形象、沦为男性审美客体的思妇形象。思妇形象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具象化,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折射出女性在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文学中的思妇形象在男性审美观的规范下逐渐形成固定模式,生活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向男性理想化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源氏物语》是整个日本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存在着“年轻的继母”这一形象群。本文通过对较具代表性的藤壶、空蝉、紫上三位“年轻的继母”的形象分析,试图窥见作者紫式部个人人生经历对作品人物塑造的影响,及她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话中君临高天原,统领众神,是神话史上罕见的女性太阳神,又是日本皇室的皇祖神。这样一位女神形象非常特殊,极具日本特色。她对中国读者来说是相对陌生的。通过对她特殊形象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接近这位女神,也更了解产生她、孕育她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6.
蔡亮 《科教文汇》2008,(24):220-220
作为一部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大量的爱情篇章为我们展示了众多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爱情的主动追求,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禁锢,本文试图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郭懿 《科教文汇》2010,(13):67-67,75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的主人公,是世界上第一部表现妇女悲剧的作品。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作为女儿形象、作为妻子形象、作为母亲形象三个方面。本文分别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希腊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美狄亚的反抗精神、美狄亚的反抗方式和美狄亚极其残酷的选择,同时分析了产生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的主人公,是世界上第一部表现妇女悲剧的作品。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作为女儿形象、作为妻子形象、作为母亲形象三个方面。本文分别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希腊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美狄亚的反抗精神、美狄亚的反抗方式和美狄亚极其残酷的选择,同时分析了产生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语言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现象,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女性用语的存在.女性用语的内部结构让我们了解到了日本女性用语形成的成因及其女性用语所独具的特色.本文从日本女性用语的历史成因并分析了女性用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广告中女性形象窥探中国女性社会价值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的才女意识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李清照自我意识觉醒的前提条件.她的才女意识通过咏物词、傲慢与叛逆的个性、独创精神表现出来.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上,塑造了自我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形成了注重自我倾向,她用女性的笔调书写了女性的真情实感.李清照作为女诗人、女词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的觉醒.李清照站在女性思维的制高点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属于整个女性的文学区域,她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奠瑞森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将她与同时代的作家所区分开来.奠瑞森在刻画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的同时,也着墨于作为构成其作品的重要因素--黑人男性形象.她对其作品中的黑人男性形象的描写颠覆了对于黑人女性主义传统刻板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张贤亮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风格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又都与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家心中深藏的女性情结--性爱情结和母爱情结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蔡雨 《科技风》2016,(4):47-48
概要:高校日本文学课堂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知识,文学代表着一个时期的产物,更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的探索作品所处时代的日本文化特色,更全面的了解日本。本文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和远藤周作的作品《深河》的女性形象为例,浅析如何上好一门生动而有内涵的文学课。  相似文献   

16.
胡孟笛 《百科知识》2021,(9):16-17,36
《红高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其日译本翻译是日本教授井口晃.日译本《红高粱》作为被介绍到海外的莫言长篇小说的译介开端,为莫言的著作进一步为海外人士关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红高粱》于198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3年后日文版《红高粱》出版,该译作后经修改被日本岩波书店收录于"岩波现代文库".该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系列故事,成功塑造了男主人公"余占鳌"野蛮霸道但又英勇无畏的民间土匪式抗日英雄角色,以及女主人公"戴凤莲"敢爱敢恨并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划时代新女性形象.通过小人物的生存和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讴歌了民众生命力的顽强.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常运用很多的方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这给译者翻译时增加了诸多困难.井口晃教授翻译的日译本《红高粱》作为最早的莫言长篇小说的译作,为莫言小说在日本引起更多关注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其译作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其中女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女训深受中国女训的影响,但也不是全盘借鉴,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的加以模仿,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女训文化。研究日本女训有助于了解当时日本女性在日本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同时能给当代女性以启迪,发掘出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一宁  张喆 《科技风》2014,(14):180-181
简·爱一直作为一部现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形象的楷模作品而被人们称颂与传扬。整部小说通过简·爱的一言一行和她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竭力捍卫自我尊严、努力争取女性平等的栩栩如生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厚山西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赵树理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后女性,一类是进步女性。在这两类形象内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差异。从这两类女性形象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入手,深刻揭示了当时山西农村女性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农村女性画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那些充满着自然美、人性美的美丽女子可说是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代表.其表现就是自然纯真、美丽善良:芙蓉如面柳如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几位真美丽、真性情的女性的比较,探讨她们身上共同体现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