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接连收到各地一些师生的来信,询问为什么人教版新教材用“共产党早期组织”取代“共产主义小组”?在此予以统一答复。1936年,陈潭秋在《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中称,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地的早期组织为“共产主义小组”。此后, “共产主义小组”这个称呼就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在党史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中共一大前各地的党组织形式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作为普及史学研究成果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自然也要用“共产主义小组”来统称中共一大前各地名称不一的党组织。  相似文献   

2.
1920年 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后,陈独秀写信给李大钊、张申府,介绍了上海的党建工作情况,并与他们商量党组织究竟采用什么名称为好。李大钊认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已改称共产党了,其他一些国家原来叫社会党的也准备改称为共产党。”因此,还是叫共产党好,并征求了共产国际代表魏伦斯基的意见。 1920年 11月 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由李达任主编的《共产党》月刊,公开举起了共产主义大旗。 1920年 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后来在印发《宣言》时,前面有一段说明:“这个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一大”研究以1980年为开端,至2000年以前,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一大”召开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三月代表会议”、共产国际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选出的中央机构、召开地点、“一大”时全国党员人数、“一大”的意义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以来,中共“一大”研究在以下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一大”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一大”的意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地位、“一大”未采纳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革命思想原因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地点 ,课本第 12 5页为“汉口” ,第 12 6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形势示意图》为“武昌” ,第 12 7页《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表中“来自地方”为“武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4页为“汉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地图填充图册》第 14页标的地点在江右 ,即武昌。到底是“汉口”还是“武昌” ?2 0世纪 2 0年代 ,武汉由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部分组成。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第一次会议是在武昌的董必武寓所举行的 ,并推选出负责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为“武昌”。另外 ,课本第…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轻视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以及个人崇拜和路线斗争范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极力淡化中共“一大”前陈独秀对建党的贡献。于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观点一统天下。其实,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6月。从1920年6月党的成立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不应回避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中共“一大”都有哪些人参加了?为什么“一大”代表人数有十三人和十二人两说? 答:中共“一大”召开前,曾确定国内六个地区的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参加。“一大”召开时,实际出席了会议的计有: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烬美、邓恩铭,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来自广州的有陈公博、包惠僧,来自日本留学生的是周佛海,共十三人。此外,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尼柯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的参加者中,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何叔衡后来牺牲了;  相似文献   

7.
中共“一大”是在 192 1年 7月 2 3日召开的 ,可为什么中共把“建党节”要定在 7月 1日呢 ?由于当时中共“一大”是秘密举行的 ,中共的活动处于“地下”状态 ,因而“一大”文献没有发表。随后又经历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 ,恶劣的环境使得中共无暇顾及此事。随着中共日益壮大 ,纪念中共诞辰也就提到了日程上来。但此时 ,“一大”的文献找不到了 ,众多的当事人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也记不准确了。193 6年 ,中共“一大”代表、时驻共产国际代表的陈潭秋为纪念中共诞生十五周年 ,发表了题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的文章 ,指出中共“一大”…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共“一大”前党员的人数,目前未见详细统计.笔者根据所见资料,能考出姓名的最早党员如下:在中共“一大”前,党员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或支部)的成员.当时国内的主要共产主义小组有六个:上海、北京、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山东济南和广东广州;在国外的主要是日本和欧洲.“一大” 开会时,日本东京派有代表参加,而欧洲则没有.那里的一些共产主义者都是在“一大”后陆续加入党里的,所以欧洲没有被算作一个正式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此最早的一批党员也就不包括他们了.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同志在介绍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关于陈独秀的新评说时说:“要肯定陈独秀从建党直到大革命运动前期,都是有巨大功劳的。”“他是我们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从党的‘一大’的‘五大’一直是党的主要领袖。他那时的威望盖过了其他任何人。”石仲泉说,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把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中的错误从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二○年三月,他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克服重重困难,在当时反动军阀统治的武汉,创办了一所革命的学校——武汉中学。一九二○年秋,董必武、陈潭秋等同志组织了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次年七月,董、陈又赴上海出席了党的“一大”。在这期间和以后几年,武汉中学一直是董必武、陈潭秋等同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董必武同志还亲自在武汉中学担任国文教员。武汉中学所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在后来“黄麻起义”、“鄂东南暴动”、以及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我们纪念董必武同志创办武汉中学六十周年临近的日子里,我们缅怀董老在武汉中学的革命实践,分别走访了一些当年在这所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中共从一大到遵义会议前,党的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共产国际都有代表参加,大会的决定,都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第3版)时,笔者发现两处错误。一是第88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阐述.应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江泽民在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确切的论述.并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二是第105页第10行.“20时期后半期”应改为“20世纪后半期”。  相似文献   

1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2009年第3版)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个标题“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第一段有这样的表述:“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科书的这一表述突出了“共产国际的指示”。课堂教学中,也有细心的学生问过与此相关的问题:中共为什么要接受共产国际指示?为了回答学生的提问,也为了搞清教科书这一表述的内涵,笔者翻阅了一些书籍与档案材料,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试对这一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有关问题过去党史学界对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时间议较大,有“1920年6月”“1920年7月”“1920年月”“1920年7、8月间”之说,也有“1920年秋”的模说法。近几年来,由于“俞秀松日记(俞是参加上海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和从俄罗斯国家档馆收集来的一些资料”等新史料的发现,现在普遍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时间“应是1920年6”(包晓峰“纪念建党七十九周年全国党史学术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5期)。上海共主义小组成立时,最初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而非过许多史书上所称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相似文献   

15.
夏耘 《云南教育》2003,(9):15-17
无产阶级的探索一、党的会议(一)“一大”1.背景:⑴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地点:外商企业)。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⑵组织基础: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⑶思想基础: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⑷领导基础:“五·四”运动期间,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领导作用。⑸国际背景:共产国际的帮助。2.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3.地点:上海4.人物: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陈公博、李汉俊、周佛海、张国焘、李…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习》1999年第1期发表了韩长代先生的《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未参加党的“一大”》的文章,文中说陈独秀当时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提出辞呈尚未获准;同时,他还在筹集广东大学的预科班经费,也抽不出身来。这种解释,最早的出处是1936年陈潭秋发表的《回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之际,6月29日,中共泉州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李云华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入开展向李云华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成立到中共“一大”召开前的这段时间里,陈独秀以《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为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对各种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论战,重视培养党的骨干力量,积极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具体指导中共“一大”党纲和章程的制定。尽管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但他还是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一大”中央局的书记。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光荣诞生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何叔衡同志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了“一大”。毛主席回到湖南后,立即着手创建党的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并亲自担任湘区党委书记。同时,为了有计划地迅速地培养和输送大批干部,实现“一大”反帝反封建的路线,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冲破了反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长期的努力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胡耀邦同志的这一论述,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就是必须弄清共产主义首先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