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侯静  张庆艳 《考试周刊》2007,(52):134-135
社会语言学将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现代社会经常会有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操着方言、普通话并时常夹杂英语进行交际的现象,这都属于语码的夹杂与转换的研究范围。本文即对年轻人语码转换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码(co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类。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它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不仅是一种讲话技巧,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它既传递语言信息又具有社会意义,反映说话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文化素养、民族出身等方面的信息。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同样体现了其独特的语言功能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双语人或多语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应用语言学界广受注意并得到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语码转换的类型、作用和起因。  相似文献   

4.
李霞  白娅  刘禅  杨晨  强李兵 《海外英语》2012,(17):66-67
语码转换是拥有双语或者多语能力的会话双方进行语言交流时的一种常见现象。近年来,这种语码转换现象引起了不少语言学家的关注。语码转换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且转换过程受到不同方面的因素的制约。该文将通过实例解析大学校园语境下双语或多语能力者交际中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及其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浅析大学校园的语码转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本文基于大学校园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这些转换主要出现在港台歌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地的流行歌曲中。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既有同一切语码转换相同的功能,又有其特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从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使用和社会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8.
雷永红 《文教资料》2009,(25):54-56
语言是一种具有社会规约性的符号系统.语码转换是指在一语篇中,从一种语言或者变体转到另一种语言或者变体的语言现象.本文作者结合汉英语码转换的实例.分析部分语言属性在汉英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中的反映和体现,进而说明汉英语码转换的存在是和其所具有的一些语言属性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语码转换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发生在大学校园对话中的语码转换从而探讨学生、老师以及校职工的身份如何通过语码转换构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朝气的一个群体,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文化,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多样,语言多样,从而语码转换普遍发生。语码转换是大学生交际策略之一,也是有效促进或疏远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收集大学日常谈话真实语料,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动机以及语言顺应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查五位教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并利用帕普拉的语言接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高级阶段的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结果表明语码转换在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课程设置等因素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2.
尹慧昕 《海外英语》2014,(13):271-272
On the basis of the them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de-switching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paper summarizes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de-switching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de-switching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t aims to help people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de-swit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从人际交往看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会话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时,就涉及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交际策略。而大学校园又是语码转换频繁和集中的场所,文章基于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观察,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以260首含有英汉语码转换的歌曲为语料.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分析词作者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结果表明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并不是任意行为,而是词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预先设定的一种言语行为,旨在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既与双语社会的语码转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模式.从英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的语码转换模式,从而阐述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中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基础上,运用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来分析了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得出校园广告中的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语言顺应论为依据,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语码转换是师生双方在作出语言选择时,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功能对于英语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学和会话分析等不同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文章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拟从顺应广告的语言现实、顺应广告受众社会的社会规约和顺应商家的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对杂志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的语用功能进行尝试性研究,希望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及其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关联—顺应"模式和"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通过问卷、访谈和录音转写的方式,文章提出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关联—顺应模式",对课堂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阐释。通过分析发现英语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使用是教师寻求关联语境,并对所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和交际目的,在不同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做出商讨型的语言选择。在外语课堂这一特殊语境中,语码转换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语用策略和与学生沟通的有效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动态顺应过程,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顺应性动机进行分析,提出语码转换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