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学生朗读课文时经常会出错,有字音读得不正确,有语调的错误,有情感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具体地加以指导。我在执教了《林海》一文后,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林海》中,有这样一句:"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  相似文献   

2.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引入:本册学的《养花》、《风》两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今天我们再学老舍的一篇文章——《林海》(板书课题)。2,提问:①我国的什么地方是林海?②人们看了林海有什么感觉?(亲切舒服)3.初知课文内容:看到大兴安岭的林海,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二、紧扣内容明思路1.课文中几次谈到“亲切舒服”?(学生找出带这个词的三个句子,着上符号,再齐读。)  相似文献   

3.
笔者听了六七位教师执教《林海》一课,觉得一则板书有新意。在简笔画的基础上,教师如下板书:亲切舒服亲切舒服亲切舒服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师在教《林海》(第十册)一文时,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来写的,后面又说“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如果文章的标题用“兴安岭”不是更好吗? 《林海》这篇课文确实是围绕着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美丽的景色,并展开联想。但以全文的内容看,主要是围绕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来写的。“林海”一词有“象海一样辽阔的原始森林”的意思,这中间既有“美  相似文献   

5.
[教材解读]教材整个单元的各个板块均贯穿了“爱我中华,清白做人”这一主题思想。“导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主题,《桂林山水》、《林海》景美,文也美,通过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林海独特风光的描写达到赞美祖国锦绣河山  相似文献   

6.
老舍是一位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趵突泉》、《猫》、《劳动最有滋味》、《草原》,《养花》。《林海》等选入了小学课文,颇受师生们的喜爱。但是,有的老师对老舍的含义不清楚,甚至把老舍(sh6)读成老舍(“隔)。因此,有必要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如此优美的文章,学生竟无法领悟,实在太可惜了。"开学不久,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完《桂林山水》《林海》后发出如此感叹。是啊,对于西北农村的学生来说,又有几个去过桂林,观赏过漓江风光?  相似文献   

8.
<正>曾经,我校举行了一次中青年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比武活动,我执教的是《林海》的第一课时,听课的是本校的所有语文老师。"谁来说说《林海》中的‘岭’有什么特点?"我提问道。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由于是公开课,我立即叫了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大兴安岭的"岭"是多而温柔的。"该生响亮地回答道。"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我接着问。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我在南通县石港小学,作为如皋市选派的一名代表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上了《林海》一节课。这堂课是我最满意的课。《林海》是一篇抒情散文,老舍先生用饱蘸欣喜、赞美之情的笔墨,深情地描绘了大兴安岭奇丽诱人的风光,热情地讴歌了大兴安岭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根据课文前三层写景部分情深意浓、描写细致的特点,我采用抓一“线”、  相似文献   

10.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文章。文中对大兴安岭的描写采用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写景时学习运用。一是运用比喻写景。作者把连绵起伏的群峰比做林海的波浪,把俏丽的白桦比做林海的浪花,把青松比做“岭”的裙,把野花比做“岭”的绣花鞋。——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教例]人教版第九册《林海》师 :大家读得很有感情 ,老师也想读一读。听的时候 ,可以闭上眼睛 ,一边听一边想象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配上悠扬的音乐 ,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闭上眼睛欣赏 ,想象。)生1 :我好像看到了一碧千里的林海。生2 :我好像闻到了森林里空气的清香 ,好舒服呀!生3 :我好像看到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浓绿、翠绿、墨绿……互相辉映 ,比大海还要美丽。师 :大家的想象好丰富。谁来结合自己的感受 ,把黑板上的板书补充完整?(出示板书 :林海—()—()—())生4 :林海辽阔无边!师 :你说得真准。确实 ,林海一碧千里 ,无边无际。把“…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第十二册《林海》第3节时,引导学生与第十册《可爱的草塘》第5节比较。让学生从内容到写法,到语言特色,在对照中分析异同,从而主动地获得新知,促进知识迁移。 ①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  相似文献   

13.
[教例]人教版第九册《林海》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老师也想读一读。听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配上悠扬的音乐,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生闭上眼睛欣赏,想像。)生1:我好像看到了一碧千里的林海。生2:我好像闻到了森林里空气的清香,好舒服呀!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幅迷人的画卷,浓绿、翠绿、墨绿……互相辉映,比大海还要美丽。师:大家的想像好丰富。谁来结合自己的感受,把黑板上的板书补充完整?[出示板书:林海—()—()—()]生4:林海辽阔无边!师:你说得真准。确实,林海一碧千里,无边无际。把“辽阔”这个词写在黑板…  相似文献   

14.
教材整个单元的各个板块均贯穿了“爱我中华,清白做人”这一主题思想。“导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主题,《桂林山水》、《林海》景美,也美,通过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林海独特风光的描写达到赞美祖国锦绣河山之壮美的目的。《古诗三首》通过梅、竹、石灰三种事物反映出不同凡俗、坚毅的品格和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让学生感悟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应科学地渗透写作方法的训练,否则作文这一难关就难以攻破。那么如何渗透,渗透哪些方法呢?一是在学写景状物的文章中渗透。小学阶段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很多,著名的有《林海?、《猫》、《草原》、《海上日出》、《桂林山水》等。仔细研究这些文章的写法:《林海》通过写“岭”、“林”、“花”几个方面表现出大兴安岭景色的优美;《猫》通过写猫的贪玩而又守职,温柔、倔强、胆小而又勇敢这几个方面写出猫的性格古怪;《桂林山水》更是如此,通过水的静、清、绿几个方面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通过山的奇、秀、…  相似文献   

16.
教学《林海》,旨在让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兴安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采用如下导学设计。一、引言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可采用如下引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一文。在预习时大家知道,这篇  相似文献   

17.
用《林海》做课文题目好吗?河南省夏邑县教研室杨继新《林海》(五年制·十册)这篇阅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描写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由此而产生的丰富联想,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挚爱大兴安岭森林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我针对课文景色美和语言美的特点,设计了“请学生充分读”的教学环节,学生读得很投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 ,就是将学生从“接受——记忆——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 ,转到“探索——内化——创造”的良性轨道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创新氛围 ,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面以第 1 1册教材中《林海》一课为例 ,谈一些粗浅认识。一、鼓励学生“先知”《林海》一课 ,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 ,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预习 ,不仅理解了“目之所及”“泛着”“悦耳”“空洞”等词语的意思 ,还了解到桦树的种类。课上大家能够整体把握教材 ,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对景物的特点有一定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道具”中应忌讳的问题江苏镇江市渔业小学杨方定在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常常需要借助录音、图像等“道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这是不错的。然而,“道具”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反作用。最近我听一位教师上《林海》一课就是这样。《林海》这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