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本节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对燃烧现象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有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这就是灭火的原理.根据灭火原理可确定灭火的方法.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二、重点难点突破(一)燃烧1.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燃烧,  相似文献   

2.
氧气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气演示实验的改进陕西省商洛师专化学系(726000)任有良演示好木炭、硫、磷、铁、蜡烛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试验,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掌握氧气化学性质,认识燃烧实质,了解可燃物发生爆炸的原因,理解“化合”、“氧化”等化学基本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的指南,是能源开发的根本,是环境保护的领袖.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本人教学有年,积累浅见些许,列举如下,希望同仁共同商榷. 一、利用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扬利避害 先了解可燃物的燃烧现象:燃烧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其中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可改变.那么,改变可燃物的状态,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就可以使燃烧更符合生产、生活的要求,扬其利,避其害.  相似文献   

4.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个课题。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经观察、分析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备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因此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课前,我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1.巩固与深化燃烧的条件,木炭吸附性,CO32-的鉴定,胆矾性质,气体体积变化与压强关系等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明白只有牢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分析、综合能力.[活动过程](引言)我们这本化学新教材,增加了十多个“家庭小实验”,开设这项课外活动的目的,一是要使同学们明白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原来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在浙教版科学8年级(下)P42中有一个活动: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对于这个实验活动,笔者认为其对可燃物燃烧两个必备条件的探究、阐述并不严谨。在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课教学内容多、难度大,让学生阅读的文献资料几乎占课文内容的一半,要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自行探究出燃烧的本质,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诸方面都有所得。如何上好这节课,关键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使学生自行探索出燃烧的奥秘,我对这课教学进程做了如下安排。  相似文献   

8.
背景:对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一块重要知识点.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42页中有一个活动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对于这个活动实验,本人认为它还不能完整地告诉学生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备条件.对此,笔者进行了实验的重新设计,望同仁不吝指正与赐教.  相似文献   

9.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10.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11.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紧紧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一、两个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可燃物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因此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达到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用年12期刊登的文章《第23题答案值得商榷》,我们不同意该文分析所得的结论.因为该文在分析试题时只抓“体积不变”进行讨论,对于“完全燃烧”却置之不理,片面理解题意,导致所得结论错误.关于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燃烧就是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广义的燃烧泛指一切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若氧气足量或剩余,可燃物不剩余,且组成可燃物的元素转化成尽可能高价态的、较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完全燃烧.若氧气量不足,则可燃物剩余或组成可…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初中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形成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以及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条件较差的乡村中学,多做化学实验,可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获得知识、理解原理。现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学术语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为便于同学们确切掌握,现对几个易混淆的化学术语进行辨析。一、点燃、燃烧与加热点燃是点火使之燃烧。加热是使物质温度升高。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性物质(如氧气)间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是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而点燃才是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故在书写可燃物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为点燃。反应条件的不同取决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点燃与加热的共同点是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不同点是点燃是可燃物需经“点”,即加热使其(局部)达到燃点。由于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5.
1.燃烧的两个条件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相似文献   

16.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1.点燃点燃是一种用明火来引发化学反应的操作。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其温度决定于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点燃一般是让火焰直接接触可燃物,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2.燃烧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是反应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可燃物的燃烧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其他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燃烧与灭火1.易错指数:2.易错点辨析:(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注意: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1)实验方法:a.对比实验法:如图1,薄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药品呈现方式、改进装置结构、改变反应条件等方法,重新设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白磷在水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铁生锈等实验。新设计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直观、有益环保。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或独立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等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实验中对反直条件控制不严,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失败。学生在平时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对反应条件也常常忽略,已成为中考高考失分的原因之一。 1 实验条件不具备,反应不能发生 可燃物不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制取氧气、甲烷或氢气、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实验  相似文献   

20.
限于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燃烧”概念的建立是逐步加深的。最初在做了镁、碳、磷、硫、铁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基础上,把“燃烧”说成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其中镁、碳、磷、硫、铁和蜡烛为可燃物,氧气在这些反应中起支持燃烧的作用。当学到氢气的性质,提到氢气不仅能在氧气里燃烧,而且还能在氯气里燃烧时(H_2+Cl_2=2HCl),课本才揭示出燃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