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实验室研制的N1227为络合剂、磷酸三丁酯为促溶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应用络合萃取方法处理回收母液中染料K-红BB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当pH=0.5—1.7,母液:萃取剂:促溶剂:稀释荆=100:20:10:70时,母液经单级萃取后K-红BB萃取率达99%左右。萃取后的有机相经NaOH反萃后上层有机相为络合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下层为浓缩的K-红BB,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苯磺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为络合剂,正辛醇、乙酸乙酯、环己烷、苯为稀释剂对溶液中的苯磺酸进行了络合萃取研究.考察了络合剂浓度、溶液pH值、萃取剂体积、稀释剂种类、萃取温度和静置分离时间等因素对苯磺酸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离条件下苯磺酸的萃取率达到96.43%.  相似文献   

3.
溶剂萃取法在钨的分离、纯化、富集和回收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而萃取剂[ψ(N235)=15%,ψ(仲辛醇)=20%,ψ(航空煤油)=65%]中有机胺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钨收率的高低.利用甲基橙与有机胺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进而用氯仿萃取进行比色测定以监测萃取剂中有机胺的含量,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4.
黄露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2):105-107
利用超声波萃取技术萃取辣椒粉中的苏丹红类染色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苏丹红的超声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萃取剂、超声时间、液固比和超声温度对苏丹红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粉中苏丹红的最佳超声波萃取条件为:萃取剂使用正己烷、超声时间30 min、液固比20∶1(mL/g)、超声温度50℃.最后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经最佳萃取条件处理后的辣椒粉样品及辣椒粉加标样品(含有苏丹红I号及II号)进行分析检测,最终检测出辣椒粉样品中含有3.04 mg/g苏丹红II号.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提取肝中丁丙诺啡,考察不同提取剂、pH值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肝匀浆中添加丁丙诺啡,液相萃取时调pH至7用三氯甲烷提取,固相萃取时调pH至10.8用401有机担体吸附、用三氯甲烷洗脱。提取液挥干后,以苯为溶剂,加入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衍生化,用GC/NPD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液相萃取肝中丁丙诺啡提取率达82.51%,固相萃取肝中丁丙诺啡提取率可达86.35%。这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率均较高,可用于肝中丁丙诺啡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保背景和柔和"资源再生,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了化工工艺综合实验——萃取流程对二壬基萘磺酸(DNNSA)反胶团萃取镁效率的影响。以DNNSA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组成的反胶团有机相,以冶金废水为含镁原料,首先测定冶金废水中镁离子含量,通过DNNSA对废水中镁萃取后测定萃余液镁离子含量,由萃取前后镁离子浓度计算得到萃取率。考察了单级萃取、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连续接触逆流萃取等工艺流程对萃取镁效率的影响。该实验具有较好的设计性,拓展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的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7.
溶剂萃取法在钨的分离、纯化、富集和回收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而萃取剂[φ(N235)=15%,(φ仲辛醇)=20%,(φ航空煤油)=65%]中有机胺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钨收率的高低。利用甲基橙与有机胺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进而用氯仿萃取进行比色测定以监测萃取剂中有机胺的含量,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高中化学必修阶段过分强调萃取剂与被萃取物质不反应,学生的知识框架不完善。常用的萃取分离法除溶解型萃取以外,还有反应型萃取如萃取剂与特定金属阳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实现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分离与富集。萃取后的有机相要通过反萃取操作进一步获得目标物质及回收利用萃取剂。鉴于此,分析了高中阶段工业流程中萃取与反萃取的常见类型、原理、操作与调控,提出了工业流程中萃取与反萃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金属离子预富集手段,本文采用组成为载体P-204(8%),表面活性剂Span-80(3%),膜稳定剂液体石蜡(0.5%),膜溶剂煤油(88.5%),内相HC1的浓度2.0mol/L的液膜萃取体系,考察了萃取时间、外水相酸度、转速、乳水比的分离条件对镉萃取率的影响。,实验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0min、外水相pH=4.50、乳水比1:4、搅拌速度200r/min;将液膜分离与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检测镉、铜离子,结果表明,此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  相似文献   

10.
应用解离萃取分离合成吡啶产生的3-甲基吡啶(3-MPD)与4-甲基吡啶(4-MPD)的混合物(φ(3-MPD)=68.472 2%;φ(4-MPD)=26.517 6%),对影响解离萃取分离的6个因素萃取剂、萃取剂的浓度及投料量、有机溶剂及投料量,以及分离温度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各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了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有机相两甲基吡啶的体积比为主要考查对象,筛选出了解离萃取分离甲基吡啶混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甲基吡啶的混合物为24 mL时,以浓度为2 mol/L的对甲基苯磺酸为萃取剂,用量为40 mL,正庚烷为溶剂,用量为48 mL,温度为0 ℃时分离效果最好.通过重复性实验,分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说明此法具有工业化潜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八角茴香粉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分别以95%乙醇?丙酮?石油醚为溶剂,八角茴香质量(g)与溶剂体积(ml)比选取1:6?1:8?1:10作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是2小时?3小时?4小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溶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提取时间对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出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表明:当提取剂为乙醇,提取时间为3h,料液比为1:8(g/ml)时,产物得率最高,达到35.37%?三种溶剂作为提取剂蒸馏得到的精油折光率大小相同n D201.5582?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5#溶剂两次浸提番茄糊,在番茄糊与溶剂比为1:2,浸提时间2—3h,PH值6,40℃下能充分提取色素;同时用超声法对番茄红素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徐铉家世考     
徐铉是五代宋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目前对于徐铉的生平事迹的梳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他的家世的研究还较薄弱。徐铉的郡望、祖籍和出生地是三个不同的地方,有关他的父母、妻子和其他亲人的情况,均有一些史料可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两种方法提取到的当归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和含量分析。当归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可达60%,但挥发油收率只有1.9%;溶剂微波辅助萃取得到的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较低,为30%-50%,但挥发油收率有2.6%。4.4%。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穿心连内酯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的内酯量为参考指标,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60℃下,用1500mL75%的乙醇对100g穿心莲进行浸提2h,得622mg穿心莲内酯。  相似文献   

16.
提取条件对苦瓜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浓度乙醇提取苦瓜叶中的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因数对提取淬的影响分别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提取法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7.
探讨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总黄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耳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羊耳菊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25∶1、超声波提取3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8.
以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选取丙酮、甲醇、四氢呋喃3种溶剂,通过索氏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3种方式萃取胜利褐煤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FT-IR、GC/MS等测试方法对萃取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3种溶剂的萃取率:四氢呋喃丙酮甲醇,溶剂本身的性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萃取物的红外光谱图可知,脂肪烃类物质均以超声波辅助萃取物较多;微波萃取物和索氏萃取物含氧类化合物较多。GC/MS分析结果显示,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组成。脂肪烃主要由C10~C24的正构烷烃和少量烯烃以及取代环烷烃构成;芳烃主要为短链取代的苯和萘;含极少量的菲和芘。含杂原子化合物种类丰富,主要为一些长链的烷酸甲酯、醇、酚、醛、酮和含氮化合物。萃取方式不同,萃取物种类也有差异,超声波辅助对于加速脂肪烃类物质的溶出具有显著的效果,索氏萃取和微波辅助对于萃取含杂原子化合物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液-液提取法和固相提取法对尿液中氯胺酮提取的差异,并明确了两种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均能有效地将氯胺酮从尿液中提取,但液-液提取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适合于筛选检验;而固相提取法污染少,操作人员与试剂接触少,但操作时间相对较长,适用于氯胺酮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