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幼儿园开办的早教基地、亲子园一般肩负着指导社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的功能,而对1岁前婴儿家庭,大多采取入户指导的方式。早教老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入户指导能力呢?关键是要把握住影响1岁前婴儿成长的家庭要素,比如母婴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升母亲互动质量,提高母亲的育儿水平,改善婴儿所处的家庭环境,从而间接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2.
正当对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时,许多教师主要借助亲子活动对家长进行育儿观念、育儿知识以及育儿方式的传递,这类活动我们称为"早教指导活动"。早教教师要解读孩子、解读家长、解读亲子关系,指导家长把握孩子发展规律,这是有效开展早教指导活动的关键。目前我省早教教师在观察、指导0~3岁婴幼儿方面经验不足,在实时与家长互动并给予帮助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在早教指导活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杨燕 《上海教育》2013,(13):68-69
为指导0到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我园长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早教指导活动,但由于我们幼儿园与社区中心相距较远,家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指导工作失去应有的实效。近年来,我们大胆创新,成立家庭互助小组,以合作互助的教育模式来实现对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研究,提升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实效性。家庭互助小组,是以结对友好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互相学习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4.
《教育导刊》2006,(9):62-62
以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开展0~3岁早教服务对自出生到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开始于1999年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我们的工作定位为“推广科学育儿,加强早教服务”。至今为止,上海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得到四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普及率已达80%左右。同时,我们正逐步构建多方参与的早教管理网络,推进“育婴师”资格制度,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积极探索可供选择的多样化早教服务形式,开展适合儿童特点的早教指导,逐步满足市民对早教服务的需求。实施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启动了学…  相似文献   

5.
《母婴世界》2012,(11):157-157
“金牌妈妈vip特色服务”是康Q网率先提出并研发的网络化早教产品。它面向孕期、0~6岁宝宝家庭,通过系统科学的系列育儿评测,生成个性化育儿方案。金牌妈妈vip特色服务包括“Baby营养餐”、“全脑潜能开发”、“天才宝宝训练营”、“发育评估”等特色产品及营养、胎教、月子餐、早教、科学喂养、宝宝兴趣培养课程等育儿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6.
育儿压力不仅会对承担主要育儿责任的母亲的身心健康及其育儿工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家庭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解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支持性生育政策下的育儿压力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南京市201名0~3岁婴幼儿母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育儿环境不完备”“育儿束缚感强”“体力不济”是其感觉最有压力的方面;家庭结构、孩子年龄以及流产经历对母亲育儿压力有显著影响,主干家庭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核心家庭的母亲,孩子年龄越大母亲育儿压力越低,没有流产经历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有流产经历的母亲。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政府引导、家庭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育儿支持体系;母亲应及时补充现代育儿知识,形成积极的育儿态度;家人应给予母亲足够的家庭关怀和有力的育儿支持,由此齐心协力构建起家庭与社会“共同育儿”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许悦 《母婴世界》2008,(8):62-63
不同品牌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每一位家长都很想让宝宝多学点,但是1岁都不到的小人儿,适合上早教班吗?一个成长方案早教班,上不上?去或不去的挣扎宝宝在家待不住:11个月的宝宝,开始有了与人互动的诉求;"家"这个天地已经不能满足宝宝成长的需求了。家庭教育缺乏系统性:很多家长,对育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缺少足够的认识,对宝宝的教育因零散而缺乏系统性,需要更为科学的育儿指导培训。陌生环境不适应: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年纪尚小,对陌生的外界环境不太适应,送去早教班反而会引起其情绪上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0—3岁婴儿教育是人一生大脑和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如何对0—3岁婴儿进行早教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未来。但是,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我国现有的早教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欠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早教事业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本文从细微处入手对早教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提出一些浅见,以期促进我国早教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快乐     
正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2013年,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联合早教机构、出版社、幼儿园、医院等合作机构在全国各地开展精品妈咪课堂活动,为0~6岁家庭传递科学育儿理念和实用方法。让孩子更快乐、更自信是许多家长的期望。11月17日,父母必读  相似文献   

11.
李奕 《学前教育》2008,(5):44-45
亲子班教学活动遵循O~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为主,并力求在活动中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最终促进宝宝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在亲子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家长缺乏实际的育儿经验,对宝宝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够了解,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早教机构对早期教育的过度夸大,  相似文献   

12.
文颐 《学前教育》2010,(10):44-45
目前,在大多数早教机构中,0~3岁亲子集体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通常,亲子集体活动是由家长带着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一些有教育价值的集体游戏,促进孩子的能力发展,同时提升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亲子活动的教学对象包括0~3岁婴幼儿和他们的看护人。早教机构大多数采取混龄的方式,按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班。参与集体活动的婴幼儿在年龄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看护人的育儿理念与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的发展是个性化的,看护人的需要也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养对婴幼儿个性等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在部分家庭中存在"只养不教"等现象。研究基于现实问题,对城市0-6岁婴幼儿早期教养中"家庭成员"的参与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家庭成员"对婴幼儿早期教养的参与程度受家庭结构、儿童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且在不同维度中表现出不同特征。以此提出建议:确保家庭内部观念一致,树立"教养并重"的育儿理念;自觉增强自我提升意识,掌握科学准确的早教知识;充分利用社会媒介优势,辅助提升家庭的早教质量;注重加强亲子陪伴质量,制定适宜孩子的成长计划,以促进良好家庭早期教养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母婴世界》2010,(11):11-11
邮寄地址:广州市淘金路36号帝景大厦13楼D座《母婴世界》编辑部收邮编:510095电话:020-83496029E-mail:superbaby13e@126.com您可以参与《母婴世界》这些互动栏目宝贝计划:欢迎各位孕妈妈报名,我们将全程追踪记录宝宝成长至1岁的全部情况,并有价格不菲的毕业礼物赠送请将宝宝的预产期、爸爸和妈妈的姓名、年龄、工作、住址、电话发邮件至superbaby13e@126 com专家频道/早教QA/孕产QA:您在育儿方面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信来电或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将代为咨询专家,典型性问题将被选登在杂志上来信或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早教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都给早期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的早期教育在一些认识上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育儿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些家长盲目迷信早教机构的天才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才是早教的最佳场所;最重要的是品德情感教育处于早教的末端。因此本文指出了早教的一些认识误区,以及为早期教育提出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适合早教,怎样做才能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母婴世界》2011,(9):155-159
2011年在国内早教领导品牌东方爱墅的组织下,我们全国各城市0~3岁的小宝宝们又有机会在自己的秀场展示啦! 本次活动由“东方爱婴”与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联合主办。花园宝宝独家提供系列玩具支持、《母婴世界》独家育儿杂志支持,《婴儿画报》独家婴幼儿读物支持的“东方爱婴五项全能活力宝宝大赛”活动,近日在北京、济南、昆明、南京、杭州、台肥、青岛完成了活动决赛的角逐,并为宝宝们举办了盛大的领奖典礼。  相似文献   

17.
师幼互动是0-3岁早期教育的核心,本研究基于CLASS评价工具对50个0-3岁私立早教机构早教课程视频进行内容分析,了解早教课程师幼互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育支持质量均未达到良好水平。样本显示早教课程中的师幼关系本质上是市场机制引导下的师幼关系,早教师资专业素养、质量监控等因素影响师幼互动水平。因此,建议制定和完善早期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早教市场;建立早期教育共同体,解决早期教育供给侧矛盾;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选择科学合理的早教机构;明确教师准入机制和培训系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雷敏 《云南教育》2010,(8):47-48
金宝贝、红黄蓝、东方爱婴……如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亲子早教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兴起,许多家长也对早教趋之若鹜,家庭每月育儿支出中,教育培训费占到一半以上的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随着“80后”相继步入而立之年,这批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已成为新爸妈的主流。与前代人迥异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的育儿模式截然不同。中国最大育儿网站宝宝树与某早教品牌日前发布了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研究了初为人父母的“80后”妈妈的育儿方式和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